易鐵:傳銷圍城下直銷“緩靖主義”休矣
發布: 2011-05-27 11:04:21 作者: 易鐵 來源: 直銷報道網

2007年《禁止傳銷條例》出臺,2009年組織領導傳銷罪三審通過,這一切都是國家為了進一步打擊傳銷,量化出臺的具體措施。2009年至今,飛速變異的傳銷,通過互聯網媒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種類之多,名目之亂,讓人目不暇接,其躲避法律制裁的各種技巧令人瞠目結舌。以往打擊傳銷的經驗以不足以有效威懾懲處,短時期內導致各種網絡傳銷的肆虐。
直銷是人際網絡營銷的行業。眾多傳銷紛亂現世之極,最直接受傷的群體就是未能足夠沉淀理性的中國直銷業人群。諸多直銷公司辛苦建立的系統,費盡心血培訓的直銷員,因為熟知人際網絡倍增理論,熟悉溝通技巧,善于管理團隊,成為各個傳銷騙局最為看重的發展對象。各直銷公司團隊在這一波傳銷浪潮沖擊之下,苦苦支撐團隊業績,卻收效甚微。現有直銷培訓中過度重視收益,而合法的直銷收益速度,是無法和非法傳銷斂財速度相提并論。在這個層面,體現的問題并不是忠誠度夠不夠,而是培訓策略的僵化,應變能力的嚴重不足,團隊都被沖垮了,還未能找到一個有效應對策略。甚至不少直銷公司效仿傳銷操作,開展所謂的“電子商務模式”在網上展開拉人頭操作,用這種無奈的方式與非法傳銷競爭,直接體現了直銷業整體性缺乏創新性思維。
在基層直銷員群體中,有一種很普遍的思維方式:如果朋友做了其他什么傳銷,由于自己不具備專業知識,勸阻無力,而對方又一直在使用并銷售自己的直銷產品,為了不破壞雙方聯系和友好關系,直銷員一般對這些滲透能力極強的傳銷分子采取緩靖政策(不擋朋友財路的思想),這種做法進一步讓傳銷分子氣焰囂張。而在另一個方向,由于傳銷集中多數人財富分配給少數人的特征,只要有一個傳銷人員斂財成功,具備包裝成功人士的條件,買車賣房這種短平快的誘惑之下,基層直銷員群體就會軍心大動而土崩瓦解。
現有直銷培訓流程中,直銷業還未能從戰略層面意識到傳銷的危害,很少有機制性的預防策略。筆者所聽到的直銷培訓中,均對各傳銷種類一筆帶過,做簡單預防,不能有效預防直銷團隊被沖擊。很多直銷公司在團隊中發現被廣西異地傳銷干擾時,居然拿搖擺機和獎金撥出比例對照廣西傳銷做思想工作,牛頭不對馬嘴(廣西傳銷在事實操作中分完所有錢無沉淀)。在針對新變種的網絡傳銷和集資類傳銷時,更缺少足夠預防手段,往往是倉促應戰,而在基層直銷員口中含蓄的語言技巧往往就是緩靖思想,沒有強勢的對抗。“商場如戰場”這句至理名言在直銷培訓中卻淡而化之。
在肆虐各地的異地傳銷中,尤其是資本運作、連鎖銷售名目傳銷中,這些曾經的直銷骨干,是唯一經過團隊培訓善于管理團隊的人,其在異地傳銷團伙中發揮的作用,可以用中流砥柱來形容。一個異地傳銷團伙之中如果有一個具備搖擺機或安利豐富經驗的人,其掌控能力、洗腦能力、對抗基層執法技巧,都會成倍提高。筆者在調查各地69800的傳銷體系中,均能聽聞這種人在傳銷人群中流傳的“口碑”,普通人做異地傳銷往往是三條腿斷兩條腿,而這種具備經驗和人脈的傳銷分子,往往是直線兩層甚至三層四層均衡發展。其對未參與人群的蠱惑能力比之一般人強大十倍甚至百倍。而且這種人因為在直銷中長期培訓的原因,深度認可幾何倍增理論,幾乎都是撞上南墻也不回頭的死硬分子,出了這個傳銷體系馬上會被另一個傳銷種類吸引,形成惡性循環。
在異地傳銷“天堂”的廣西南寧,這兩年才漸露猙獰的66(16萬門檻)、87(18萬門檻)、108(21萬門檻)、120、150份資本運作傳銷體系中(以往新聞中所見的絕大部分都是21份傳銷體系),可以看到大量直銷公司的直銷員參與其中,由于其強大的口語能力和歪曲能力,又將異地傳銷的歪理邪說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其傳銷群體高端化發展以后,反向破壞了直銷業團隊。直銷業盡管以很不屑的眼光面對異地傳銷,錯誤的方法和缺乏系統的對抗策略,導致自己團隊逐步被蠶食。這也是一種有意無意的緩靖主義。
網絡傳銷中,集資類傳銷中,執法部門如果匯總資料,應該能見到足夠多的老資歷直銷人。筆者所接觸的各個直銷業媒體記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這種情況反映。大把的搖擺機傳銷人出現,成群的早期直銷失敗者,這些人在當初參與培訓的過程中,長期的“工作狀態”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其個人狀態已經到了只會溝通,而喪失其他一切生存手段的地步。.對這個小群體來說,做直銷太慢,沒有耐心去沉淀下來,而做傳銷快,在各種夾縫中尋找所謂的短平快的“機遇”。一旦尋找的所謂的“機遇”(甚至是自己制造“機遇”開盤),會集結團隊大規模高速擴散,在形成一定群體定勢思維及磁場效應之后(開盤),介入大眾層面,進而進一步修改各種歪理邪說,完善各種操作。人群一旦積累到兩千人的門檻,則形成滾雪球效應,洪水一般勢不可擋。在打擊網絡傳銷和集資類傳銷中,有一個常見現象,在人群積累達到兩千人臨界點的時候,那些具備對抗執法機關經驗的傳銷頭目,會用兩種策略回避風險,一個是無聲無息的玩消失(以MDG/ABG/美亞國際/麥酷、易訊傳媒操作為代表),一種是自我舉報,通過公關手法低調處理,降低懲處力度來擺脫墊底人群的舉報,在其團隊中散布“不是我不讓你賺錢,是執法不讓我們賺錢”的歪理來擺脫責任(以桂林大好河山為例,這種操作由于低調很難有足夠案例集中體現)。
在法律層面來說,在傳銷團伙發展至2000人以上這個階段打擊傳銷團伙,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傳銷高層的組織者領導者,而在實際操作中,相當數量的傳銷中層也會有多少不等的非法收益。目前的法律框架不能對這個中層的既得利益小群體進行懲處,間接導致傳銷中層人員產生“找到合適的短平快項目確實能賺錢,而出了法律問題以后高層傳銷人員承擔主要責任”的一種定勢思維。在這一點上,也是打擊傳銷屢禁不止的一個基本因素。理論上來說組織者領導者都應該被懲處,而基層執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問題的邊界很難界定,另一方面因為人數眾多,難免會有漏網的既得利益中層傳銷人員大量存在(尤其是類似世界通、太平洋直購這種超大型團伙),進而在這一個傳銷團伙被打擊崩盤之后,進一步擴散“短平快”的暴富思想,這種利益驅動之下,很多人會放棄對傳銷的抵觸心理,對傳銷心存僥幸,去進一步尋找下一個“短平快”的機會,為下一個泛濫的傳銷盤做好“群眾基礎”。
綜上所述,曾經的直銷人,是目前泛濫的傳銷骨干力量,現在的直銷人,則是現在傳銷團伙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對象、首選的對象。
所以,我們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是:中國直銷,你還要對非法傳銷緩靖多久?
商場如戰場,在這種爭奪市場的過程中,本應老死不相往來的直銷和傳銷,其生存狀態幾乎是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令常人難以理解這種狀態。僥幸思想作祟的根源,需要直銷業高層的集體性反思。團隊平移難度很大,風險大,但是在初期溝通過程中,首先不能暴露的態度是,我不會干擾你的團隊管理,我不會強勢要求你解散團隊。這種思想是有歷史根源的緩靖主義。大團隊平移的操作本身,就是高層管理者的一種僥幸思想。(早期異地搖擺機團隊平移之后留下的后遺癥。)
而如今,勢如洪水的網絡傳銷、集資類傳銷,強勢沖擊了各個直銷公司基層團隊,作為正規軍對非法傳銷采取緩靖策略,存在團隊平移幻想,都是一些缺乏戰略眼光的短視思維。在這個風口浪尖,從技術層面來說,直銷人群是最具擴散效應的人群,通過這個人群可以大量的去宣傳非法傳銷各種特征,作為全民打擊傳銷風潮的排頭兵,同時為了保住已有團隊健康有序發展。提高自己團隊凝聚力,有效抑制不健康的暴富思想。甚至夸張一點說,全國有多少直銷正規軍,就有多少公益反傳銷志愿者,直銷公司和直銷人群理應為保衛自己、正本清源去打擊傳銷,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另一個問題是,直銷人群生存能力的多樣化培訓。我們總是說以產品為導向,可是我們假設一下,在市中心廣場搭建幾個臨時售貨點,我們讓基層直銷人員去面對尋常顧客做一對一單純的產品銷售,你能看到多少收獲?你有培養他純粹的銷售技巧嗎?各直銷公司重點關注培訓、激勵、團隊,這種尋常層面最為基本的技能,都被大規模忽視。這個問題所需要闡述的是,你的直銷員除了會溝通,他會銷售嗎,他能在尋常銷售中沉淀下來嗎,你有沒有對他進行團隊操作之外的生存技能培訓?如果沒有這一點,同時你的團隊激勵中有宣傳暴富的傾向,那么你就是在間接的制造非法傳銷的“群眾基層”。
頑固不化的傳銷分子,才會絞盡腦汁創造出各種令人目不暇接的傳銷騙局,而如何打擊這些頑固不化者,打擊這些“中流砥柱”,才是目前打擊傳銷的重中之重。各種堪比詐騙甚至超越一般性詐騙的傳銷騙術,層出不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普通老百姓,為下一個傳銷浪潮,鋪墊了、制造了大量的“群眾基礎”。而打擊傳銷工作的難度,因此提高了幾個數量級。
直銷企業和廣大直銷人員,面對來勢洶洶的各種傳銷的沖擊,“緩靖主義”是不是該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