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軍:巨頭并購意在全球
發(fā)布: 2011-04-26 10:30:53 作者: 劉歡 來源: 贏周刊

贏周刊:您認為是什么原因讓雅芳被收購的傳聞流傳于市?倘若傳聞屬實,雅芳(中國)的虧損會不會是造成雅芳被收購的原因之一?
王萬軍:歐萊雅190億美元收購雅芳這個消息從歐洲媒體傳過來的。收購案是針對雅芳整個集團,并沒有把中國市場單列出來考慮。我們站在國內市場看,雅芳確實是在虧損,雅芳(中國)高層也確實一直沒能找出有效的辦法予以解決。但我們不能單單只關注國內市場,在拉美等海外市場,雅芳還是經營得很不錯的。全球市場上,雅芳的銷售業(yè)績也是有所增長的。所以,即使傳聞屬實,雅芳被歐萊雅收購的原因,也不會是因為自己的經營不好、業(yè)績不行,更不會是因為雅芳受到中國市場的拖累,導致整個集團無法支撐,因為雅芳(中國)占其全球市場的份額并不算太大。原因一定是綜合性的。如果雅芳愿意被收購,那么,據我分析,應該是雅芳高層站在全球戰(zhàn)略的角度去考慮所得出的策略。或者是為了雙贏,或者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本運作。就現狀而言,不管是實力、品牌還是產品影響力等方面,歐萊雅都優(yōu)于雅芳,且歐萊雅收購成功案例比較多。這個傳聞出來之后,從雅芳股價大漲這個資本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認為,收購事件對雅芳而言是一個利好。
贏周刊:如果傳聞屬實,那么您認為歐萊雅收購雅芳的動機是什么?
王萬軍:收購一直是歐萊雅慣用的手法。在歐萊雅品牌金字塔結構中,很多品牌都是其通過收購得來的。在中國,它就收購了羽西和小護士。今天假設收購雅芳,也是它開拓市場、拓展品牌的一種慣性。收購可以讓日化巨頭獲得相對成熟的品牌、產品以及營銷渠道。寶潔、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目前都具備直銷渠道,而歐萊雅沒有,或者說比較薄弱,所以歐萊雅一直試圖通過收購的形式獲得相對成熟的直銷渠道,完善自身的戰(zhàn)略布局,2006年,它曾收購過英國著名品牌美體小鋪。當時市場放出消息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歐萊雅想借力美體小鋪做直銷的試驗田。那時,美體小鋪有幾千家專門店,渠道配備十分完善,且已在籌建自己的直銷網絡。所以,現在,對于歐萊雅來說,收購直銷企業(yè)并不是一個很陌生的事情。
贏周刊:那么,您認為歐萊雅收購雅芳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萬軍:收購的可能性應該說比較大。在目前的市場上,日化巨頭交叉持股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收購也是一個非常平常的事情。歐萊雅現任高層對直銷持兩可態(tài)度,不排斥把直銷作為產品銷售渠道。且直銷在銷售化妝品或者美容護膚品這一塊的渠道效果也已經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同。不過,這類收購往往關乎于巨頭與巨頭之間的談判。我認為,如果要收購雅芳,涉及的難度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價格談不攏。但這是可以通過高層談判與相互妥協解決的。第二,就是這種大型收購可能會遭到本國或是歐盟的仲裁,以防止形成壟斷。從目前所涉及的金額來看,歐萊雅還不至于存在構成壟斷的可能。還有就是兩巨頭之間的融合。我個人認為,歐萊雅鐘情雅芳,就是看中了雅芳的直銷渠道。所以歐萊雅即使收購雅芳,應該也不會改變雅芳的直銷隊伍和直銷模式,最多只是對其進行優(yōu)化。雅芳小姐遍布全球,渠道非常成熟,沒有必要做根本改變。
贏周刊:有市場人士擔心,雅芳倘若被收購,品牌會不會被收購方雪藏?
王萬軍:歐萊雅收購過很多品牌,這些品牌后來很多都運作得非常成功。比如英國的美體小鋪,中國的羽西、小護士,現在照樣都發(fā)展得很好,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我認為,既然歐萊雅假設能夠把雅芳收購回來,不但要借力對方的渠道,也需要借力對方的品牌,所以,應該沒有刻意雪藏的必要。
贏周刊:傳統(tǒng)日化企業(yè)與直銷巨頭“聯姻”會不會產生銷售模式上的沖突?
王萬軍:歐萊雅收購美體小鋪后,美體小鋪還是照樣獨立運作。歐萊雅只是占到美體小鋪百分之五十幾的股份,在資本市場控股。這就類似于一家大集團收購了一家小公司,卻依然保留住原來公司的建制,這家被收購的公司還是可以獨立運營。只是,通過被歐萊雅收購,美體小鋪的實力增強了。歐萊雅對它注入了更優(yōu)質的資源、更成熟的管理,并對其發(fā)展進行了戰(zhàn)略把控等。同樣,即使傳聞成立、收購成功,我認為,并購之后的歐萊雅還是歐萊雅,雅芳也還是雅芳,應該不會出現銷售模式的融合或者沖突的問題。雅芳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那是雅芳自己的問題。可以另外想辦法解決。
當然,“聯姻”之后,兩家企業(yè)相互肯定會進行資源優(yōu)化組合。歐萊雅可能會設計出新產品注入雅芳銷售渠道體系,而雅芳渠道也會因此而增添進入新的活力因子,雅芳原有直銷隊伍也會因此獲得更多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銷售產品。我認為,即使收購后,雅芳現有的產品也會同步銷售。然后,不論是雅芳原有產品,還是歐萊雅通過雅芳渠道銷售的產品,都會優(yōu)勝劣汰,但這已經是市場在做選擇了。
贏周刊:假設并購傳聞成立并且成功,會給日化行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萬軍:如果傳聞屬實,收購成功,兩方又融合得很好,這將使歐萊雅更加強大。雅芳在全球還算一個不錯的品牌,有自己忠實的消費群體,同時還擁有龐大的直銷渠道。歐萊雅本身產品線很豐富,渠道也很多,收購雅芳成功對其意義就是一個渠道的拓展。雅芳呢,則可以通過被收購獲得更大實力的支持。
從巨頭競爭層面看,倘若并購成功,歐萊雅在跟寶潔、聯合利華等同級別企業(yè)競爭時,籌碼會更足。但即使這樣,在全球市場甚至中國市場,歐萊雅也不會一家獨大,日化巨頭的整體市場格局也不會因此而改寫。畢竟現在,這幾家日化巨頭在全球市場所占的份額都是相當大的了,收購等資本運作只會讓巨頭更加巨大,卻沒有辦法形成寡頭。全球日化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雖然外資日化企業(yè)頻頻進行資本運作,會對中國日化行業(yè)帶來一定的沖擊,但這種壓力其實一直都存在,不會說一下子就把市場沖沒了。日化行業(yè)的蛋糕很大,做得不錯的日化品牌還是具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相關鏈接:相關鏈接:
聯合利華37億美元欲“娶”雅濤
據悉,聯合利華近期宣布,將以3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成立于1955年、被譽為“世界美容美發(fā)始祖”的美國護發(fā)用品生產商雅濤。聯合利華宣稱將使雅濤新增V05、彩絲美、耐克斯、圣艾芙等品牌。若交易獲批,將極大增強聯合利華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和澳洲的護發(fā)業(yè)務。聯合利華也將憑借此次收購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護發(fā)產品生產商。消息公布后,雅濤應聲大漲19.57%。
寶潔有意拿下拜爾斯道夫
去年9月,寶潔CEO麥睿博公開宣稱,有意收購大名鼎鼎、有120年歷史的德國拜爾斯道夫。據悉,拜爾斯道夫旗下擁有妮維雅、優(yōu)色林、萊珀妮、Juvena等多個知名化妝品品牌。盡管拜爾斯道夫的表態(tài)相對木訥,稱尚不知曉寶潔有意收購自己,但其股票還是大漲10%。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