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反傳銷走到“十字路口”
發布: 2011-04-10 13:32:25 作者: 廖喜張 來源: 信息時報

吳俊為反傳銷志愿者事業貢獻了自己的5年時光,如今卻面臨貧病潦倒的境地。信息時報見習記者 廖喜張 攝
自2006年開始,從臥底傳銷到反傳銷,從救助到再救助,他的人生在一次次奔波中歷練不止。
他叫吳俊,網名“利劍”,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副會長(以下簡稱“反傳銷聯盟”)。他是俠之大者,也被譽為“幸福使者”。在5年間,他面對面從傳銷組織解救出來的就有近3000人。而這一切,均是在“志愿者”的名義下進行。
然而如今,生活的窘迫、被救助者的冷漠,令這個熱血漢子走到了訣擇的十字路口。離開,還是繼續?改成收費,還是堅持志愿者之路?對前路悵然不知所措的吳俊,只能在心底一遍遍詢問路在何方。
最終,吳俊還是選擇了公布自己辦公室的聯絡方式,“在我還沒有決定離開的時候,希望還能幫到更多的人。”
女朋友在背后默默支持
東莞3月的霧雨天氣,沉悶而陰寒。
19日下午,天空又飄著微微細雨。順著吳俊電話中細心的指點,記者在東莞萬江一處住宅前見到了這個面色蒼白的男人。他忍著腳上的疼痛,蹣跚著艱難地把記者領到了八樓的住處。
這是一間并不寬大的房子,客廳里堆滿了東西,雜亂而繁多。這里是他的住處,也是他的辦公室,之前還是中國反傳銷聯盟的總部。不過如今,隨著總部的搬遷,少了戰友們喧嘩的聲音,吳俊的境況也愈加變得艱難。
女朋友小陳正在打包化妝品?粗鴧强∮诸I著陌生人回家,她沒有言語,仍靜靜地忙自己的事情。和吳俊一起3年多,這樣的情況她已司空見慣。她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店,不辭辛勞地日夜打理。這是除了她微薄工資之外,她和吳俊的唯一希望,生活費、水費、電費、房租、車費,還有吳俊可能需要的事業開支,都要從這里擠出來。
兩人的認識緣于傳銷。那時小陳的弟弟被騙進傳銷組織,在吳俊的幫助下,小陳找回了弟弟。自此兩人相識相知,并走到了一起。在沒有和吳俊在一起時,東莞女孩小陳的生活簡單而愜意,而隨著吳俊的出現,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我真的很對不起她,這些年沒給她帶來任何幸福,還給她帶來了這么大的負擔。”吳俊的聲音有些哽咽,前段時間因為勞累過度,他的腿部血流不暢。每天200多元的醫藥費,幾乎掏空了小陳多年來的積蓄,她的信用卡也因此過度透支被凍結。
幾乎每天解救兩三個人
吳俊永遠都無法忘記2006年的那個春天。那時,還在云南當防暴警察的他,被通過網絡認識的前女友騙到了遼寧丹東做傳銷。生性沉穩冷靜的他竭力表現出配合的態度,在獲取了對方信任后,悄悄聯系上當地工商局和一個姓馬的記者,轉而做起了臥底,尋找證據,希望一舉打掉這個傳銷團伙。
然而幾天后,吳俊在和馬記者聯系時,不小心暴露了意圖。無奈之下,他在“反傳銷斗士”鄒凌波(當時為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大一學生)的幫助下,跑到了天津。當年11月,兩人聯手創立了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
五年如一日。吳俊和他的戰友們用腳步丈量心中的赤誠,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只要有傳銷組織的地方,就留有他們的身影。“這些年下來,單單是我一個人,面對面解救下來的人就有近3000人,幾乎每天都要解救兩三個人。”吳俊告訴記者,他們就是這樣沒日沒夜地奔波在反傳銷第一線。往往是一個地方的工作沒做完,另一個地方又在急著催了。
“出于對受害者的同情和對邪惡詐騙者的憎恨,是一種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感和邪不壓正的斗志?v使遭遇經濟的窘迫、精力的巨大消耗、操盤手的威脅恐嚇、親友的勸阻和擔憂、癡迷者的謾罵和侮辱,我們依然沒有放棄。因為,我將無法面對身后眾多受害者親友的重托和期盼。”在鄒凌波撰寫的《圍剿傳銷》一書中,他用這樣一段話來解釋自己的堅持。
在吳俊現在的辦公室里,還掛著一面錦旗,上書“無償解救,喚醒心靈”幾個大字。吳俊每天借此鞭策并勉勵自己,他說反傳銷之路依然漫長,他要做的是每天多做一點事,多解救一個人。
令人寒心的反傳銷救助
盡管獲得諸多的贊譽和感謝,但吳俊和戰友們仍不乏被誤解甚至遭受侮辱。2010年3月,浙江溫州一男子李某通過反傳銷聯盟找到了誤入傳銷的妻子。由于夫妻關系緊張,李某希望反傳銷聯盟幫忙勸說其妻子,于是便攜妻子一起來到位于東莞萬江的總部。
經過聯盟總部反傳銷工作人員的努力,李某妻子終于意識到傳銷的危害,并同意不再加入類似組織。但由于雙方矛盾突出,李某妻子強烈要求離婚。個人感情生活本與反傳銷聯盟業務無關,但李某卻硬要求反傳銷聯盟解決。隨后,李某以此為借口,在網絡上大肆對反傳銷聯盟進行失實攻擊和惡意侮辱,反傳銷聯盟被迫搬遷往廣西。
“真的太讓人寒心了。我們那么幫他,他住在聯盟一個星期,沒有給一分錢不說,還要我們給他買早餐,中午還要給他加買啤酒。”吳俊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好心的付出竟會收獲如此回報?
無法注冊 聯盟屢屢受困
和眾多的民間公益團體一樣,由于找不到掛靠管理單位,反傳銷聯盟也屢屢受困于無法申請注冊。因此,大多數時候,吳俊和他的戰友只能尷尬地稱自己為志愿者。“我們的確沒有合法身份,但并不意味著因此就不能做點公益的事情。”吳俊對此很堅持。
由于是非營利性組織,志愿者們在對求助者進行解救時,只能收取路上的交通費和通訊費,而他們的生活開銷則只能來自社會捐助和家人支持。“一年能收5000元的捐款就已是天文數字,人們愿意相信收取酬勞費的機構,而不愿意相信我們。”
今年年前,由于身體虛弱、治病耗費巨大,吳俊不忍心讓女朋友太過艱難,便給之前救助過的人打電話,但竟然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助他。其中一個湖北的救助者,剛剛脫離傳銷組織后,生活難以為繼,吳俊曾將自己做生意壓在家里的200多件衣服寄給了他,“這么多年了都沒給過我錢,這次本來想說要給200元算了,但一聽對方的語氣,硬是只能把話留在了心里。”
斗士之路還能走多遠?
5年的時間消磨了吳俊的激情,也越來越降低了他對生活的要求。在他的世界里,已完全沒有了早餐的概念,中餐、晚餐也習慣于速凍餃子、速凍湯圓解決,“做飯開銷太大,吃不起。”
吳俊記得,小陳曾不止一次叫他去找份工作。但這么多年的反傳銷救助,已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我還能做什么呢?洗碗還是掃地,或者當保安?”
反傳銷之路還能堅持多久呢?前不久,吳俊再次和鄒凌波談到這個問題,說自己真的呆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自己是聯盟的創立者,如果連自己都堅持不下去,聯盟就真的要跨了,“再忍忍吧。”鄒凌波最后說。
擺在吳俊和鄒凌波面前的路有兩條,要么采取救助收費制,要么重新找份工作。吳俊的干媽在東莞當心理咨詢師,她建議吳俊也開個心理咨詢室,繼續做反傳銷事業,但按照標準收費,至少把生活保證下來,但吳俊不愿意,“如果我也收費的話,就對不起‘志愿者’那三個字,還有這里。”吳俊指著自己的胸口,語氣堅定而執著。
采訪結束后,吳俊發來短信,讓記者把他辦公室的號碼公布出來,“在我還沒有決定離開的時候,希望還能幫到更多的人。”
我坐在車上,當看著父母還在雨地里看著我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水奔流而下。車子緩緩開動了,我又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這次離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歸。但我知道如果他們知道真相的話,也會為我感動高興,因為他們的兒子做的是一件偉大而光榮的事業。
——摘自葉飄零《反傳,我們還能走多遠?》
當許多同齡人揮灑激情、安享韶華的時候,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危險與責任間身體力行書寫壯志報國的新篇章。他們是一群無私奉獻的反傳銷志愿者,更是以維護家庭安定、營造和諧社會為己任的幸福使者。
——摘自鄒凌波《圍剿傳銷》編輯語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址:http://www.fcx114.com/index.php
東莞反傳銷聯盟求助電話:0769-2638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