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傷人害己 自我制怒6法
發布: 2011-03-12 10:46:36 作者: 李會嬪 來源: 新浪博客


憤怒傷人害己:自我制怒6法
專門研究怒氣問題的心理學家查理斯·斯皮爾伯格教授早就定義了怒氣:“一種強度各異的情緒狀態,從輕微生氣到暴怒、狂怒。”憤怒是一種強烈的心理反應,是由于別人的過錯而懲罰自己。憤怒是個人的意愿遭到挫折或對客觀事物不滿時,為尋求心理平衡而進行的情緒釋放。引起憤怒的原因很多,例如希望破滅,失敗,不公平,身體受約束,言論遭反對,權利受侵犯,嫉妒,受人侮辱,受騙,失戀,疾病,疲勞等,都可以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產生憤怒。另外,心境不佳,或脾氣急躁的人,也易發怒。人在發怒之后,常有一種舒暢、欣快的感覺。這是由于體內的郁積、不滿、怨恨、不平等得到迅速釋放的緣故。
憤怒過程的三個階段
一般來說,憤怒的過程可分三個階段:(1)儲能(不滿、氣惱)階段。其心理特征為憤憤不平,波瀾起伏。(2)裂變(慍怒、激憤)階段。其心理特征為激動不已,情不自禁。(3)爆發(暴怒、狂怒)階段。其心理特征為劇烈震蕩,喪失理智。其中,第一階段具有干擾性,可引起人們心理、生理正常功能的紊亂;第二階段具有損傷性,可導致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損害;第三階段具有破壞性,可造成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嚴重損害,甚至導致猝然死亡。
憤怒時的生理反應
現代醫學心理學認為,憤怒實質上是人體為了緊急自衛而采取的一種“應激”狀態。形成這種應激狀態的生理改變是: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引起呼吸加速加深(可達20~23次/分),心跳加快加強(可達180~220次/分),血壓升高(收縮壓可達230毫米汞柱),血糖上升,外周血管擴張,消化道痙攣,肌肉緊張度增強,視力、聽力高度敏銳。這是“應激”反應的第一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腎上腺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陸續受到一些特殊酶的破壞,機體生命活動的所有異常指數逐漸恢復正常。這是應激反應的第二階段。如應激狀態仍得不到緩解,應激時間過長或過于強烈,則可能出現第三階段,即腎上腺髓質中的激素嚴重枯竭,心臟難以繼續超負荷工作,機體承受不了這種超越極限的高度緊張而衰竭,便會導致猝然死亡。
憤怒對人體的損害
《內經》指出:“怒傷肝”,“怒則氣上”。人在發怒時,由于交感神經過于興奮,可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故經常發怒的人易患高血壓、冠心病和腦中風。若已患有上述疾病,再經常發怒不止,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盛怒還能擾亂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導致胃潰瘍或潰瘍性結腸炎。長期發怒還能降低或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據臨床調查顯示,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多有憤怒情緒被壓抑的病史。憤怒不僅能使人致病,盛怒還能致死人命。
自我制怒6 法
平時加強修養,牢記諸葛長青研究古今歷史名人得出的結論:“發怒就是用人家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憤怒總是以愚蠢而開始,以后悔而告終”和“說話之前先思考,話到嘴邊留半句。”古人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學會運用制怒方法,避免憤怒導致自己和他人的傷害。
排解憤怒的方法,在第一階段,應該進行自我心理疏導,以消除或減緩不滿、不平的消極情緒;第二階段,應該迅速進行情緒的轉移,以便有效地遏制不良情緒的裂變;第三階段,應該對自己的惡劣情緒進行強硬的鎮壓,立即撲滅對健康具有毀滅性的怒火。學會化解矛盾,學會自我制怒6法:
1.躲避法
在生活中遇到怒的刺激時,就盡量避開,眼不見,心不煩,怒氣自消。
2.轉移法
當發怒時,有意識的聽聽音樂,逗逗孩子玩等,這是積極的接受另一種刺激,即轉移大腦興奮點的制怒方法。
3.釋放法
把腦中的不平和憤怒向認為適合的人全盤托出,平時與人相處不可能不產生意見、隔閡,經常交換意見,把話說清楚,也是平怒和增強團結的方法。
4.克制法
是以自己的道德修養、知識水平使憤怒情緒難以發生或降低強度。以自己的內部語言為媒介,如在發怒時心中反復默念“別生氣”“不該發火”等等克制自己常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5.升華法
把怒氣化為從事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的力量。司馬遷說:“文王拘而做《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怒之所為也”。就是升華的典型例證。
6.想象法
通過聯想消怒,都是制怒的好方法。我真的是對這個人感到憤怒嗎?我憤怒的原因真的是我說的那些原因嗎?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我之所以對他憤怒,是因為對他發火比較安全?不要把誰當替罪羊,這樣沒有任何作用,相反會讓你的情緒變成迷途羔羊。如果你成了別人憤怒的目標和犧牲品,問自己:“我一定要接受這個人給我安排的位置嗎?我一定要為這種事感到受傷嗎?”其他人和你一樣也會尋找替罪羊。你可以去做志愿者,但不要做“志愿羊。”即便別人選擇了你,也可以避開。不要上鉤,不要去打和你沒關系、你也贏不到什么的戰斗。
關鍵詞:憤怒 傷人 害己
上一篇:網紅洗眼液真能洗出"臟東西"?專家:極... 下一篇: 春飲茉莉香茶緩解壓力清肝明目抗輻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