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董事長鄭李錦芬退休 直銷深水行進
發布: 2011-01-17 09:39:55 作者: 盧曦 來源: 中國經營報

2011新年第一天,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利”)正式換帥。董事長鄭李錦芬女士退休,她的工作將由行政總裁顏志榮接手。
從加入安利香港公司至今,鄭李錦芬已在安利工作了34年。她一手打開了中國內地,并將其發展為如今安利全球最大的市場。1998年,中國政府對傳銷的一紙禁令曾讓安利陷入絕境,鄭李錦芬帶領團隊艱難挺過危機。此后多年鄭李錦芬成功的政府溝通,確保了安利在中國的業務安全。
然而,政策的風險卻從來不曾遠離。游走在政策邊緣的“多層次直銷”能否被放行,將是繼任者面前的頭等大事。
任內兩件大事
鄭李錦芬提出退休申請是在2010年9月得到美國總部批準的,這位被香港人稱為“鄭太”的成功女性在將近60歲的時候選擇了淡出。
鄭李錦芬1975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在香港政府政務處工作了兩年后,不安于現狀的她加入了當時在香港只有五個人的“小公司”安利,一做就是34年。
上世紀90年代初,在鄭李錦芬的“力諫”下,安利總部同意從零開始進軍中國內地。2010年,安利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220億元人民幣,遍布31個省區,中國成為安利全球最大的市場。退休前鄭李錦芬是安利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的頭號人物。
安利中國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鄭李錦芬退休后仍是安利的顧問,還將參與到安利的事業中去。她的職位將變成安利(中國)非執行董事長和馬來西亞公司非執行董事。安利的中國總部設在廣州,同時在上海、北京建有運營中心。
接替鄭李錦芬的是在安利工作了17年的原副總裁顏志榮。一位安利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顏志榮是馬來西亞華人,比起鄭李錦芬,他更年輕,做事風格很有沖勁。在加入安利之前,顏志榮在聯合利華工作了許多年,深受傳統快消企業的熏陶,在管理上力求規范。
該內部人士分析認為,顏志榮可能給安利帶來一些類似聯合利華的風格。以往安利專心做直銷,將渠道建設視為重中之重,顏志榮可能會把重點放在品牌建設上,向消費者塑造一個快消企業的形象。
無論如何,鄭李錦芬在安利留下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在任內,她經歷了1998年中國政府出臺傳銷禁令,并首開安利在全球做廣告的先河。
1996年,安利的年銷售額為9億元人民幣,而在1998年,這一數據銳減至3億元。這一年,為了打擊國內危害深重的傳銷,政府部門突然頒布了一紙禁令,包括安利、雅芳在內的直銷企業的業務被明令禁止。
4月21日,禁令突至,當夜安利北京辦公室燈火通明。公司連夜發出公告,在不到一千字的內容中,有鄭李錦芬定下的核心方針——“不慌、不亂、不離、不棄”。
此后連續三個月,中國區每個月損失1000多萬元,安利的股價也下跌了20%。最終鄭李錦芬帶領安利提出“店鋪 雇傭推銷員”的模式,艱難地得到放行。
由此引發了鄭李錦芬又一突破之舉。鄭李錦芬曾對外透露,禁令之后,公眾對安利產生了負面看法,員工也覺得為安利打工很沒面子。安利迫切需要挽救形象,穩定軍心。安利先后花大價錢請來伏明霞和田亮代言。2000年,安利的銷售額恢復到24億元。
成功政府公關
一位曾在安利任職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鄭李錦芬對安利最大的貢獻之一,是在政府公關方面。
據透露,鄭李錦芬在政府公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她曾頻繁走訪相關政府部門,不斷向外通報安利所做的工作。她還主動打開大門,邀請政府官員參觀安利的生產基地和工廠。所做的一切無非是要證明安利確實是在做實業,而非“老鼠會”。
上述業內人士透露,1998年之后,安利與雅芳走出了兩條不同的路。雅芳選擇大規模開設專賣店,同時保留直銷員,從此埋下隱患。全國超過6000家專賣店成本遠高于直銷員,卻以差不多的價格銷售產品,雙方沖突不斷。
然而,安利的“店鋪 雇傭推銷員”卻有玄機。目前安利在全國擁有超過30萬直銷員,其中“活躍直銷員”有16萬人,門店只有200多家。
安利并不指望門店完成多少銷售任務。開設門店一方面是滿足相關法規“有實體店”的要求,和非法傳銷區別開來。另一方面,門店被用來做展示和體驗用,特別是對化妝品的銷售有幫助。此外,門店還常常被用作中轉倉庫。
在雅芳的推動下,所謂“單層直銷”被視為合法,而安利的“多層直銷”并不被認可。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安利的模式其實一直都沒有什么變化。從鄭李錦芬開始,這家美國公司在華的管理層基本上都是中國人,他們更懂得如何與政府和媒體打交道,同時保持了美國人對產品品質的重視。
一位跨國公司政府公關總監告訴記者,政策往往會落后于企業的發展。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往往要想方設法挖來有政府背景的人,專門向政府部門介紹、解釋自己的企業和行業最新的進展,幫助企業贏得政府信任。政府官員們通常態度十分謹慎,跨國企業也非常小心,通常不敢突破商業賄賂的底線。
未來的懸念
鄭李錦芬為顏志榮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2009年,安利在中國的銷售額首次突破200億元人民幣。
快速消費品營銷專家陳小龍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安利在珠三角做得十分成功,一對廣東佛山的夫婦,做到了一年兩個億的巨大銷售額。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鄭李錦芬穩住了人心,穩定了安利中國的員工隊伍,也就確保了渠道的強大,然而顏志榮仍面對著諸多挑戰。安利近年來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大企業病”,而管理層最為關注的,無非還是政策風險。直銷行業的立法和執法變化,對于企業來說都是性命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