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創業”騙局 千萬不要輕易給對方打款
發布: 2011-01-09 20:38:42 作者: 湯計 來源: 新華網

據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披露,在2010年,呼和浩特市曾發生多起打著“網絡創業”幌子,實施傳銷、合同詐騙等犯罪的案件。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高呼剛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要嚴防打著網上創業幌子進行詐騙的經濟犯罪。
高呼剛說,針對以網絡創業為幌子進行詐騙的新型犯罪,呼和浩特市警方總結了不法分子的三大騙術:一是變相傳銷,要求創業者投資數千元購買公司產品,由此獲得該公司產品的代理權與經營權。此類網站推廣的直銷公司均未獲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牌照,其描繪的“買產品——拉下線——拿提成——下線再拉下線”的模式,實際上是網絡傳銷!
二是以制造“瀏覽量”為名詐騙,讓網友不斷點擊所提供的網絡廣告,為廣告商賺取“流量”,以宣稱月入數千元來吸引詐騙對象。一般要求購買公司專門推出的“點卡”后登錄相關推薦網站,每點擊一次網站的廣告就可獲利0.3元,但每張卡每天限定點擊次數,一張卡的有效期為3個月到半年不等。當“點卡”銷售達到一定規模時,該公司就卷款失蹤!
三是以“加盟”為名詐騙,在網上發布加盟信息,號稱國外品牌,一旦有人聯系,就會有業務員不斷吹噓公司規模和產品利潤,再慫恿創業者到實地考察,讓創業者對公司的品牌和市場前景深信不疑,最后簽訂合同交納數萬元加盟費,拿到錢后人去樓空。
“千萬不要輕易給對方打款。”高呼剛說,識別違法網絡創業,可采取以下辦法:一是核查網站注冊信息。在域名注冊網站上查閱此類網絡創業網站的域名注冊人,然后再通過各地的工商注冊網站查詢其工商資料是否屬實。二是網站有沒有實際經營地址、電話號碼和在線客服等。一般來說,正規性經營網站都會將自己的經營地址、電話號碼公布出來,也有在線客服務與客戶聯系。而詐騙網站往往不敢公布詳細地址和電話。三是檢查該網絡創業的運作模式是否合理。對具有多層次下線體制,需收下線的會員費、資料費、網站費等費用,且主要收入又來自下線會員交納費用的模式,應格外提高警惕。
高呼剛說,針對以網絡創業為幌子進行詐騙的新型犯罪,呼和浩特市警方總結了不法分子的三大騙術:一是變相傳銷,要求創業者投資數千元購買公司產品,由此獲得該公司產品的代理權與經營權。此類網站推廣的直銷公司均未獲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牌照,其描繪的“買產品——拉下線——拿提成——下線再拉下線”的模式,實際上是網絡傳銷!
二是以制造“瀏覽量”為名詐騙,讓網友不斷點擊所提供的網絡廣告,為廣告商賺取“流量”,以宣稱月入數千元來吸引詐騙對象。一般要求購買公司專門推出的“點卡”后登錄相關推薦網站,每點擊一次網站的廣告就可獲利0.3元,但每張卡每天限定點擊次數,一張卡的有效期為3個月到半年不等。當“點卡”銷售達到一定規模時,該公司就卷款失蹤!
三是以“加盟”為名詐騙,在網上發布加盟信息,號稱國外品牌,一旦有人聯系,就會有業務員不斷吹噓公司規模和產品利潤,再慫恿創業者到實地考察,讓創業者對公司的品牌和市場前景深信不疑,最后簽訂合同交納數萬元加盟費,拿到錢后人去樓空。
“千萬不要輕易給對方打款。”高呼剛說,識別違法網絡創業,可采取以下辦法:一是核查網站注冊信息。在域名注冊網站上查閱此類網絡創業網站的域名注冊人,然后再通過各地的工商注冊網站查詢其工商資料是否屬實。二是網站有沒有實際經營地址、電話號碼和在線客服等。一般來說,正規性經營網站都會將自己的經營地址、電話號碼公布出來,也有在線客服務與客戶聯系。而詐騙網站往往不敢公布詳細地址和電話。三是檢查該網絡創業的運作模式是否合理。對具有多層次下線體制,需收下線的會員費、資料費、網站費等費用,且主要收入又來自下線會員交納費用的模式,應格外提高警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