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T然健環球 2010年生死攸關
發布: 2010-09-17 15:31:36 作者: 佚名 來源: 道道網

然健環球這個在中國直銷業界曾經響當當的名字最近卻不斷傳出危機信號,這個2001年在美國成立卻在中國輝煌的直銷新秀在將要邁入第10個年頭的時候卻似乎風雨飄搖,能否在中國市場堅持下去?甚至能否繼續生存似乎都成了一個疑問。在中國直銷市場趨向成熟快速發展的今天,本應得以壯大的然健環球為何止步不前反倒要激流勇退成了很多業界人士關心和熱議的話題。近日,記者走訪了然健環球的諸多經銷商和高管為這家美資直銷企業劃下了一幅成長路線圖。
早在今年3月時,曾任然健環球中國區高管的知情人給本刊記者打來電話,稱然健環球(中國)將于近期關閉在珠海的工廠,同時他還告訴記者,然健環球(中國)近期人員流失嚴重,這些流失人員既有公司員工,也有經銷商。然健環球(中國)公司可能會迎來進一步的調整。
記者之前已經獲悉,約翰·泰勒從然健環球大中華區總裁的職位上離去后,前不久也已經正式離開然健環球公司,然健環球中國區已呈現管理真空狀態。原高管層和經銷商流失嚴重,紛紛投奔他家。
今年4月18日,然健環球大連分公司開業,在開業慶典中,已經幾乎看不到當年的熟悉面孔。數年的經營,似乎仍未能讓然健環球在中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陷入財務困境并非一日釀成
“然健環球(中國)近期的變化,主要是總公司因為業績下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然健環球之所以退出納斯達克而轉板OTC(未掛牌證券交易市場),主要是因為糟糕的財務狀況,作為上市公司不能達到納斯達克對企業業績的基本要求,甚至已無法支付在納斯達克市場中并不高昂的服務費用。這的確讓人感到費解,但當記者查看了然健環球近幾年公布的財報以后才真的相信,然健環球的財務狀況非常嚴峻!而一家業績卓越的企業從巔峰跌入谷底也并非一日釀成。其原因何在,隨著采訪的進行記者了解到了其中更多情況。
NHTC從2004在NASDAQ最高股價$26.00下跌,到2010退市到OTC板,場外交易價已跌至$0.18(來源:https://www.etrade.wallst.com/v1/stocks/charts/charts.asp?symbol=NHTC)
然健環球進入中國后,采用了全新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與公司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的經營方式完全不同。然而這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并沒有幫助然健環球成功規避由此帶來的市場風險。涉傳、更名等系列風波,讓然健環球中國區的業績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
知情人稱,中國雖然是然健環球最大的市場,但公司在中國卻一直沒能擁有一個合法的身份,中國龐大的會員群體幾乎都是以香港會員的身份加入。“公司在香港的業績主要是由內地的會員貢獻的。”近年來,然健環球在中國市場的合法性已嚴重影響了香港業績的增長。
“然健環球最初是希望通過直銷上的優勢來開拓中國市場的,所以進入中國市場后不久,便向國家商務部遞交了直銷牌照的申請。”知情人士說。雖然2004年然健環球陷入涉嫌傳銷困境,但仍然希望通過更名來扭轉企業形象,并對繼續申請直銷牌照抱以期待。但數次的無功而返,讓然健環球在中國的運營思路發生了變化。
在2009年的財報中,然健環球稱已經撤回了在中國的申牌請求,原因是申牌一直沒能得到答復。然而一位原然健環球中國區高管卻不這樣認為,與上述知情人一樣,他也認為然健環球撤回直銷牌照申請的原因是總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業績的拖累讓然健環球不得不考慮在中國的進一步走向,“撤回申請后,當初申請牌照的相關費用,主要是2000萬的質量保證金就會退還給然健環球,這樣對處于財務困境中的然健環球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包括關閉位于珠海的工廠,也是為了減少在中國的費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以解燃眉之急。”2005年8月在珠海成立的工廠,是然健環球在美國本土以外建立的第一個生產基地,占地達2萬平方米。維護這樣一個工廠,實則費用不菲。
中國工廠關閉透視更多問題
不過有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稱珠海工廠對然健環球來說,意義不大。“當時建廠主要是為了能夠順利申請直銷牌照”,因為要在中國順利獲得直銷牌照,產品研發的本土化是一項重要的硬性指標。
該消息人士還透露,然健環球在珠海的工廠并非購買,而是租賃的。“珠海工廠主要面對的是國內的零售需求。”該消息人士表示,然健環球在中國的運作,主要是通過電子商務網絡,許多會員是通過香港公司加入。由于內地和香港的獎金制度并不相同,如果需要獲得對碰獎等多種獎勵,則需要從香港公司處購買產品。
記者采訪了一位然健環球的老會員。她也是通過香港公司加入的,由于家在深圳離香港很近,因此她拿貨都是直接去香港購買,再帶回內地出售給需要產品的顧客和會員。她表示,內地許多會員都是以這樣的途徑進貨。不過她也坦言,這是公司物流上的弊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由于物流原因,產品的到貨時間最長延遲了兩個月,嚴重影響了市場銷售。盡管最近的物流狀況得到改善,但大多會員依然不太滿意:“物流的費用是會員買單,物流費用大約為產品總價的6%,大大增加了產品的銷售成本。”
近年來,然健環球(中國)和香港公司在運營制度上的逐漸統一,使得珠海工廠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小。對美國產品品質的信賴和性價比上的考慮,也是會員選擇因素。“我們更愿意去香港購買美國產的產品”,一位然健環球會員告訴記者。不過物流的滯后和高昂的運輸費用,卻阻礙著然健環球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記者在2008年造訪然健環球香港公司時,看到香港公司的產品全部是從美國直郵而來。因此然健環球盡管在珠海設廠,但由于中國保健品的審批流程,珠海工廠的產品種類并沒有美國工廠的豐富,另外在價格上也不具優勢,甚至比美國市場還貴。很多人對此感到費解,然健環球香港公司經兩次提價后產品單價和運費已經是然健各國際公司中最貴的市場,讓人們不得不猜想然健只是在中國掘金而不考慮中國市場的培育。
今年3月12日,然健環球發布公告,稱將關閉在珠海的工廠,并考慮“北移”。然健環球公司的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關閉珠海工廠的手續已經基本辦理完畢,大約在4月30日左右將完成最后的撤離工作。
內外交困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
2004年,然健環球以萊科薩斯的身份在廣東注冊。由于優質的產品和差異性的制度、以及市場定位高端客戶,市場拓展迅速。良好的發展勢頭也吸引了大批直銷職業經理人加盟。如雅芳(中國)公司高級銷售總監任曉蘭曾出任然健環球(中國)總裁;原康寶萊南方區銷售總監吳均琪曾出任公司市場及營銷副總裁;業界著名培訓師天雕曾擔任然健環球(中國)教育總監。萊科薩斯成立之初,廣州總部僅員工就達到了150多人。
中國市場的開辟,帶動了然健環球整個大中華區業績的增長,于是不少人才聞風而來。曾在安利和特百惠公司擔任高管、有著18年直銷經驗的蔡宏明成為然健環球亞太區副總裁,主管教育培訓;約翰·泰勒則從兼任中國區總裁做到大中華區及亞太區總裁。
2004年4月,然健環球因涉傳被央視曝光,時任然健環球首席執行官的泰利·拉卡爾親自到中國公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穩定市場。
中國公司很快在廣州正式注冊成立,公司的高撥出比讓最先加入然健環球的會員們嘗到了甜頭,并吸引了更多的后來者加入。2005年,然健環球的業績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中國區則成為其業績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公司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的泰利·拉卡爾卻以違紀的理由被逐出然健環球,由財務執行官常大鈞繼任。
2005年底,中國直銷立法,兩部條例開始成為衡量中國直銷企業是否合法的準繩,而直銷牌照則成為企業合法經營的資格證。由于條例規定,獲牌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五年內無重大違規記錄,間接宣告前期涉傳的然健環球拿牌夢碎。這也是然健環球中任職的直銷職業經理人相繼離去的原因之一。而涉傳得陰影也一直困擾著然健環球在中國的發展。2006年中國區運營總監任曉蘭由于“公關不力”而被然健環球公司勸退。任曉蘭離職后,主要從事個人理財投資,從此遠離直銷圈子。,
2007年,天雕與然健環球的合同到期,沒有選擇續簽而選擇了離開,哈藥直銷成為他目前的事業;吳均琪在數次選擇后,進入中脈公司擔任高管;緊隨其后的還有眾多的離職員工。“越來越多的公司獲牌,直銷監管逐漸加強,然健環球的運作正成為危險地帶”。
2007年,由然健環球原創始人泰利·拉卡爾另立門戶的BHIP在美國與然健環球官司不斷,形成分家之勢。泰利的離開也帶走了大批然健海外公司的管理骨干。而2007年7月然健環球中國區3名經銷商在丹陽遭逮捕并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更讓然健的經銷商辛酸。然健環球在中國市場中公關不利的弊病顯露無疑,顯然已不能為經銷商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經營環境,造成大批優秀的市場領袖黯然離去讓本已下滑的業績雪上加霜。
2009年底,然健環球公司總裁常大鈞將大中華區總裁約翰·泰勒召回美國,“直接對他負責”。但2010年3月10日,然健環球發布公告,宣布泰勒將于3月27日前離開然健環球公司。
與此同時然健環球的經銷商團隊也面對從所未有的考驗。隨著眾多市場領袖的離開然健在中國市場的經銷商團隊也呈無系統經營狀態。早期加入的行業精英都悉數離開,僅剩下1個系統在國內運作。而具知情人透露,該系統領導人的收入也紛紛大幅縮水還不及2005年的十分之一,年收入還不及很多個體經商戶的收入,無法對市場起到感召作用。并且此系統主要的幾名領導人也都已辦理移民,國內的經銷商多半都是行業里的新手,只能透過資料和網絡進行悠閑地學習,完全沒有開拓市場的經驗更不要說和同業競爭了。
今年3月12日,然健環球發布公告,稱已有新的針對大中華區市場的管理團隊。然健環球總裁常大鈞將直接監管香港公司,管理總監王正忠先生及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裁吳耀棠,負責區內的具體管理工作。以上海分公司區域經理忻蓓蓓調任中國市場營運總監,主管大陸相關事務,并直接對常大鈞負責。
對于近期的調整,一位剛剛離開然健的高管稱,然健環球大量的員工和經銷商流失,不得不讓其考慮新的人事調整,但此次調整中,很多人并沒有擔任現任職位的能力而且薪金低廉,然健環球人才環境堪憂。該人士認為,然健環球進入中國后,一直沒有把握放權的規律,使得在中國的管理層很難以自己的方式運作,加上美國公司混亂的內部管理、不斷地權力更迭加上糟糕的公關策略使然健中國錯失了最好的拿牌時機是導致近年來人才失去信心紛紛離開的主要原因。
市場發展優勢不在
與大多數試水中國直銷市場的外資企業一樣,然健環球最初也是以“偷渡”進入中國,并根據中國市場的特殊性,采用了有別于其他市場的分配制度。
“高撥出比讓我們在當時獲得了比在其他公司更多的收入。”一位2003年便加入然健環球的會員告訴記者。她表示,然健環球的雙軌制度加上其與眾不同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然健環球的會員網站,出售更多的產品和發展更多的會員,成為然健環球前期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隨著后期更多雙軌制公司的進入,以及采用電子商務或異業聯盟等形式進入中國的公司越來越多,而這些新的外資企業或者灰色公司所采用的獎金額度、獎勵范圍與規模都遠遠超過了以制度為傲的然健環球,然健環球的制度魅力被逐漸淡化。
“然健環球的制度優勢已經不再。在中國可以選擇的公司越來越多。”一離開的經銷商透露。更致命的是,從然健環球分離出來的BHIP公司,不僅繼承了然健環球的產品、制度,而且還擁有大批的會員資源。BHIP的現任老板泰利·拉卡爾是然健環球的創始人,并一直擔任管理層職務。由于后期在財務和運作上與當時的管理層發生沖突,泰利在2007年開始籌建BHIP,但由于“BHIP”同時也是然健環球的股票代碼,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糾結多年,并對薄公堂。這一官司持續了近三年,最終經調解以然健環球的撤訴而告終,2009年的最后一天,BHIP與然健環球多年的官司得以全面解決,BHIP有了自己發展的空間。而這樣的結果讓很多然健的經營和管理骨干氣餒。有人甚至認為,如果然健環球不和BHIP打官司,然健環球也不會有后來的種種困局,官司沒贏卻讓競爭對手更加壯大。為了與然健環球競爭,BHIP進入中國后,提高了撥出比,加大了獎勵力度。雖然BHIP在中國市場也沒有合法身份卻在追新的浪潮下分流了本來屬于然健環球的市場。
面對這種惡性的競爭,然健環球采用的應對措施竟然是效仿BHIP,再次提高制度的撥出比。然健進入中國為順應變化先后四次修改制度,但對于內憂外患、人才流失、業績下滑的頹勢也是杯水車薪。
生死攸關前途未卜
然健環球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都是最早應用互聯網和高薪金獎勵的直銷公司之一。在經歷了開拓期、發展期后沒能在中國站穩腳跟得以更大的發展。從創業到迅速發展獲得最初的輝煌后卻從內部分歧開始管理混亂,經歷人才流失后業績下滑,不能順應市場發展和身份的不合法使主要業績來源的中國市場大幅萎縮,而過度發展的海外公司和無效投資使公司陷入財務困境,財務的緊張狀況又迫使公司減少對市場和公關的投入,在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中然健環球還能不能擺脫惡性循環起死回生讓業界拭目以待。
據記者了解然健環球最輝煌的時期宣稱擁有42家國際公司,而為了節約開支已一一關閉入不敷出的90%的國際公司,而保留的公司減支也是重要的任務。遷址裁員,連美國總公司都關閉了位于達拉斯的辦公室,所有員工改為居家辦公。中國公司關閉工廠,原有的10家分公司也在縮編之列。與此同時開辟俄羅斯等東歐潛力市場,以使公司擺脫業績低迷的困境。而今天的然健環球已不是身處千禧之初的市場環境,以記者觀點看:管理團隊的團結一心,中國市場的合法身份,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外來資金的支持和經銷商的信心五大因素都是然健環球起死回生必須條件!
然健環球——一家創業公司成長了九年,承載了很多人的奇跡、夢想和希望,也吸引了眾多業界的目光,成為了很多直銷新企學習的樣板!它代表著很多創業型直銷公司的成長之路。在記者采編的過程中采訪了一位2003年參與然健環球的經銷商,她的話或許代表著很多中國經銷商對然健的最后寄語。記者也將它作為本報道的結尾“然健環球的興衰固然有環境的外部因素,但中國市場這么大發展也這么快,怎么就會倒下呢?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核心是人和企業的精神!別只拿中國當掘金地,真正為市場、為國家、為經銷商著想才是共贏的發展之道!我們很多人還握著然健環球的股票,也不知道還有沒有用?雖然現在不再經營它了卻仍然希望然健能起死回生,這和利益無關而因為我們在這個舞臺上奮斗過!希望然健現在的困境只是它成長的痛!讓它學會如何成長!祝愿然健環球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