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中尋找寂靜的世界
發布: 2010-09-14 10:11:45 作者: 邸長興 來源: 直銷博客網

滿眼望去,中國的直銷界一片浮躁,在一夜暴富的誘惑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顆驛動的心,守住自己那寂靜的心靈世界,而變得越發盲目,急躁和史無前例的急功近利。
然而, 在這一片的浮躁之中,我還是發現有人能夠在浮躁中尋找自己寂靜的世界,至少在我的眼里他們是這樣的。感嘆中我常常想起一些直銷人,一些真正值得我敬佩的直銷人,他們或是直銷界曾經響亮的名字,或是曾經叱咤直銷界的風云人物,在直銷立法前,他們高度活躍,為直銷的開放搖旗吶喊,卻能在誘惑中急流勇退,在亂世中沉下心來,遠離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世俗,靜靜地耕耘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實在難能可貴。
我常常由此而想到的人有楊謙教授,陳德發教授,天問,甄剛,張愛梅…
楊謙教授我只和他見過一面,那還是2004年,臺灣的陳德發教授給我寫序的我的第一本直銷書《網絡行銷是金》出版了,陳德發教授讓我送幾本給楊謙教授,并由楊謙教授去臺灣的時候轉交給他。當時,楊謙教授是中國最知名,最火的直銷風云人物,我在海外一直關注著他,拜見他是我的榮幸。于是拿著我的樹回國專程去拜見了楊謙教授,那是至今為止的唯一一次見面,他的謙虛和正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說,他如果這幾年繼續他的輝煌,他肯定是一個大發特發的人,他要去撈錢,我相信會比現在那些所謂的專家要容易很多,要快若干倍。 然而,我注意到,他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在浮躁的中國直銷界大出風頭,而是非常低調。看他的博客,也大多和直銷沒有關系,都是生活感悟,能夠如此沉下心來,看者別人瘋狂而不被所動,讓我敬佩。
甄剛,一個曾經非常活躍的直銷人,2003年以前的中國直銷論壇上最活躍的人物,我和他沒有見過面,不曾相識,卻勝似相識,因為那時候我常常上論壇看他和天問他們討論直銷問題。 他思路敏捷,文采銳利,對直銷制度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后來,他的博文也是比較受歡迎,然而,2007年他的博客嘎然停筆,人從此在媒體上消失,我很想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是,至少他已經不在我們的視線中,無疑已經遠離浮躁,尋找到了自己寂靜的世界。
張愛梅,一個輝煌的直銷領袖,我們也沒有見過面,但是常有網上交流。她的堅持實屬難能可貴。 她認識的那么多網頭,系統領導人都跳槽了,有些是她的領導,有些是她的上級,有些是她的朋友,戰友。。,然而不閃,依然堅守陣地,不為所動。相比那些跳來跳去的網絡領導人,她的定力實在難能可貴。當然,從她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她對國內直銷環境的失望,于是她遠離了中國直銷的浮躁和噪雜,在加拿大沉下心來,吸取著各種營養,并把每日的好心情帶給大家。雖然我發現她的每篇博文的點擊率并不高,但是她照寫不誤,勤奮筆耕,發表的博文是我博文的5倍之多,她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堅持自我,悠閑自得,令我敬佩。
浮躁是一種情緒,一種并不可取的生活態度。浮躁的主要原因還是個人間的攀比產生的。“人比人,氣死人”。通過攀比,對社會生存環境不適應,對自己生存狀態不滿意,于是過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們顯得異常脆弱、敏感、冒險,稍有“誘惑”就會盲從。
美國“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退潮時,你才知道誰在光著身子游泳。他當時批評的正是以前美國人的盲目和浮躁,經濟熱潮一經退卻,喧鬧的沙灘上留下的,便是投資者惶恐、尷尬的身影。如今,這句名言用于警醒那些夢想著一夜發財、成名的人來說非常貼切。
其實,很多人攀比的方向都是錯誤的,我們到底應該比什么?最近在網上偶爾看了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演講視頻,可能是他尋找他寂靜世界之前的最后的演講,我頗受感動,沒有想到他對人生認識的那么透徹。他說終于抑制住了貪婪,不再對物質有那么貪婪的要求,現在誰要和他談車,房等物質,他就說,“那是Bulshit!” (臭大糞)。他激勵大家說,只要你活著就是成功,你能健康就是非常成功,你能健康活著的同時還能做點對社會的貢獻,那就是非常非常的成功了。李陽的這種認識的的深度讓我肅然起敬。近年來,我們已經很少看到李陽拼命的演講掙錢了,他也學會了沉下心來,學會不被物質所動,而關注到真正生命內涵上,令我贊嘆。
比健康和比時間才是明智的,因為健康能讓你擁有更多的時間,而時間則能讓你擁有你想要的一切。我常常羨慕烏龜的秉性,烏龜能活千年,沒有別的高招,就是沉寂不動,最后那些蹦蹦跳跳的動物全都不見了,烏龜依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