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孩子牽手看世博 共度“完美”童年
發布: 2010-08-25 11:02:50 作者: 藍震 來源: 杭州網

視頻:城鄉孩子牽手看世博 共度“完美”童年
杭州,我們來了。
杭網義工核對孩子們信息。
20戶“愛心家庭”,開心地認領結對孩子。
8月22日下午3點50分,搭載著20名貧困孩子的客車,從蘭溪和東陽方向駛向杭州汽車南站。
車還未停穩,等候多時的20戶“愛心家庭”,早已迫不及待地上前認領自己的結對孩子。
這20名貧困孩子來自蘭溪市柏社鄉水閣小學和東陽三單小學。他們長途跋涉來到杭州,參加由杭網義工組織、中國完美日用品贊助的“同一世界 ‘完美’童年,城市與農村孩子牽手看世博”活動。
20個農村孩子 都是第一次出遠門
小帆是蘭溪市柏社鄉水閣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昨天是他最為興奮和難忘的一天。他第一次吃到了肯德基,第一次看到雄偉的錢塘江大橋,第一次看到了圓柱體的建筑,第一次離家這么遠。和小帆一樣,這20名來自金華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也都是第一次出遠門。
柏社鄉水閣小學的教師潘麗玲是這10個孩子的領隊。她告訴杭州網記者,他們學校的這10個學生,一半以上都沒到過慈溪的城里,更不用說來杭州了。
“坐長途車是第一次,途徑蕭山,遠遠看到大飛機,看到真正的火車,都是第一次。”
東陽三單小學的教師朱艷艷說,在來杭的客車上,孩子們都“舍不得”休息,恨不得把窗外的風景看個遍。
餓了,拿個蘋果充充饑。
杭網義工給孩子們發送T恤。
為幾十塊錢路費 高個子女孩差點沒能來杭州
“這10個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近一半是單親。”潘麗玲老師說,這些孩子能有機會出來見見世面是很難得的。
她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插曲。在這些孩子中,個子最高的女孩叫玲玲,母親智障,家境貧寒。得知這次去世博的機會,玲玲非常開心,就自作主張向老師報名前往。而就在出發的前一天,玲玲的父親找到了老師,表示不想讓孩子過來。“她爸爸不讓她來的原因是因為幾十塊路費的開支,對于他們家來說,不是一筆小錢。”最終,老師幫忙解決了路費,玲玲的父親這才同意孩子來杭。
四年級的朝陽活潑可愛,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小小年紀所遭遇的不幸。朝陽的父親患白血病去世了,母親改嫁,現在跟著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他很聰明,有時也比較搞怪。”潘老師對這個孩子贊不絕口。潘老師說,這次來杭的孩子家庭條件都十分艱苦,這次經歷將是他們生命中難忘的一筆。
拿起話筒,做個自我介紹吧。
孫大哥結對的是個小老鄉。
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但快樂是一樣的。
愛心家庭:環境不一樣,快樂是一樣的
在車站,杭城的20戶“愛心家庭”當場認領了來自金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他們把結對的孩子帶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度過兩天的生活。
管笑是杭州網小記者團的記者,這次也帶著父母來車站迎接與自己結對的柏社鄉水閣小學學生瑩瑩。
瑩瑩比管笑大4個月,個頭差不多。管笑熱情開朗,瑩瑩則有些靦腆。管笑發揮小記者的風范,不斷向遠道而來的小客人介紹杭州的情況,還問起瑩瑩對杭州的印象。
“這里的房子高,路平。”瑩瑩說,自己家鄉的路還都是泥巴,坑坑洼洼的。
曾多次參加杭網義工愛心活動的周女士是管笑的媽媽,對于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周女士已經做了精心安排。“逛完世博園后,我要帶瑩瑩去杭州的一些展覽館、博物館走走看看,讓鄉下的孩子也感受城市的生活。” 周女士說,雖然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但是快樂應該是一樣的。
今天上午,孩子們已經踏上了去世博的列車,不管是城市的孩子還是鄉村的小孩,在他們心中,這都將是值得難忘的日子。
杭州網記者也將全程跟蹤報道孩子們的世博之旅,并將深入到杭城“愛心家庭”,探訪農村孩子在城市孩子家里的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