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人不識“負面口碑”真面目
發布: 2010-08-23 10:51:21 作者: 邸長興 來源: 大手網

從古到今, 口碑傳播一直是最具威力的傳播形式, 直銷行業更是靠口碑吃飯的。然而,我們很多直銷人(直銷企業,直銷老板,所謂精英,經理人和系統領導人等)卻只知道正面口碑的威力而渾然不知負面口碑致命的殺傷力。不然的話,直銷在中國怎么口碑那么差呢?一些直銷企業因負面口碑中黯然消失 一些系統因負面口碑而由輝煌走向衰敗,一些名師因負面口碑由無限風光走向臭名昭著。一些權威操盤手因負面口碑而名譽掃地,毫無威信,直銷人怎么總是讓自己在負面口碑中斃命或者窒息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我標題所示:直銷人不識“負面口碑”真面目
直銷人只對別人宣講“正面口碑”的威力,什么眾口含金,什么“一傳十,十傳百,就是不提”負面口碑“的威力。其實,負面口碑的威力要遠遠大于正面口碑。因為人們最愿意傳播的是負面口碑而不是正面口碑,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這是因為正面的經歷或故事是人們原本期望的, 不足以掛齒, 而且常常會被忘掉。 但是, 沒有解決的負面經歷或故事使人們憤怒和失落, 必須一吐為快不可。 加速了口碑的傳播。而且人們傳播負面的東西要比傳播正面的東西多3到10倍。 很多研究都顯示, 滿意的客戶通常會向另外的三個人傳播該信息, 但是不滿意的客戶會向11個朋友傳播該信息。 良好的口碑可以使你,你的的產品或你的企業一舉成名, 紅透半邊天。 壞的口碑, 也可以一夜之間讓你從天上掉到地下, 萬劫不復。 眾口可以含金, 眾口也可含毒, 口碑譽人, 也可毀人。 這就是口碑的廬山真面目。
然而,甚少有直銷人重視這個負面口碑的,中國直銷行業里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越演越烈。這涉及眾多的企業,系統,老板,精英,大師,操盤手,網絡領導人,我不想得罪任何人,也得罪不起,只能拿已經因負面口碑已經消失了的兩家直銷企業來說事,也不過是輕輕點水,只想給中國的直銷行業提個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有得罪,敬請海諒。
經營10多年的綠谷集團是一家宣揚中醫文化的優秀中藥及保健品企業,自打轉型直銷后,就一直走背字。其靈芝產品堪稱國內一流質量,唯一的靈芝類藥號產品。但是因為不重視負面口碑的威力,而沾沾自喜,夸大功效,善于忽悠的直銷人的加入更加速了這種不實宣傳,惹來多方面的非議,負面報道,負面口碑向脫韁了野馬,害得政府相關部門實在招架不住,盡管有著多年的政府良好關系,其藥號還是被撤銷,企業被責令停止生產該產品和其他類似產品。在道鋪天蓋地的負面媒體報道和競爭對手趁火打劫的雙面夾擊下,頃刻之間,企業窒息,就像當年史玉柱的情況一樣,企業無法正常運轉,直銷的大好形勢也頃刻瓦解,已經取得輝煌業績的國內直銷已經無法做下去,綠谷老板忍痛割愛,將經銷商整個網絡雙手白白送給了另一家直銷企業,當時綠谷國際已經在非洲,東歐,東南亞取得不俗的業績,也因得不到總部的支持,而頃刻崩盤。之后,這家著名的企業就這樣消失在公共的視野之中了。
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星直銷企業月朗,曾經震撼業界的名字,用一款衛生巾創造了直銷行業的驚喜,按說如果企業照著這樣的路子踏踏實實的走下去,理應成為直銷行業的驕傲,可是企業偏偏要招惹是非。 大包大攬行業內最具爭議性的所謂精英,造成了群魔亂舞的局面,我曾寫過多篇文章善意的提醒該企業,歐陽文章老師也撰文尖銳的點出企業的弊病。然而,企業就是聽不進去,更是逆水行舟,我行我素,結果,負面口碑向瘟疫一樣在行業內蔓延,最終導致這家企業妻離子散,眾叛親離,現在月朗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消失了。
雖然老板金蟬脫殼丟了月朗,撿來了富迪,盡管老板想以大愛無邊來挽救企業形象,白花花的銀子捐捐了不少,然而企業形象與花出去的血本錢簡直不成比例,仍然無法擺脫負面口碑的影響,在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掙扎而已,前景還是不太看好
。
其次,說說直銷所謂精英,為什么說是所謂精英呢?應為真正的精英是不會做這樣讓自己臭名昭著的事情的。精英應該為人師表,誠信為本。從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無可非議,然而,跳到一家企業就把這家企業吹上天,走后又把人家罵入地獄,這就是不地道了。這樣的人就無法有好的口碑。如果一個天天站在臺上的人,一個當著數千,數萬經銷商演講的人這樣沒有誠信,怎么會有好的口碑呢?一次喊狼來了,大家信,二次,三次,最后就沒有人信了。
中國的直銷業有點邪門,口碑臭的人偏偏有市場,很多老板偏偏迷信口碑臭的人,紛紛搶奪,真是中國直銷行業的悲哀。都是急功近利造成的。俗話說,響壺不開,開壺不響。真正的精英,真正直銷行業能干的人是那些在第一線上的經銷商,那些身經百戰的經銷商講師比那些大牌的講師講的好的有的是。 人家只不過在默默的耕耘罷了,業績也是大家創造的,不是所謂大師創造的。那些連一句外語不會的人,一個甚至連國都沒有出過的人,號稱自己是國際直銷專家,還被某些企業奉為寶貝來開辟國際市場,簡直可以讓人笑掉大牙,
再說說直銷老板,老板用什么樣的人是他自己的事,外人無法干涉,然而,不要為了一時的所謂業績而錯誤的用那些口碑已經臭名昭著的人,如果一個老板喜歡能忽悠的人,喜歡阿玉奉承的人,養了一幫能花錢而不能掙錢的御林軍,真正的野戰軍卻得不到重視,那么這家企業肯定搞不好。高調招募口碑臭的人很可能得不償失。因為,對他們個人的負面口碑會像病毒一樣傳染到自己的企業和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