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哈藥直銷宣講會 其制度涉嫌傳銷
發布: 2010-08-19 11:35:16 作者: 佚名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暗訪哈藥北京直銷宣講會 稱其制度涉嫌傳銷(騰訊財經配圖)
7月23日,北京,晴,入伏后的第四天。在這樣悶熱的天氣里,就連樹上的知了都懶得叫了,然而,北京市海淀區一個普通的民居里卻有些熱鬧。
二室一廳,大約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進門是一個屏風,上面印有“HPGC哈藥健康產業”的牌子;客廳是簡單的會客室,中間擺放著產品,一個房間是辦公室,產品堆滿了半個房間;另外一個房間則是會議室。
演講人為蘇阿姨(化名),烏黑的短卷發,自稱非常有經濟頭腦,打小便自己賺錢,目前在北京擁有3套房子。
席間一位聽眾提出了一個疑問,這已經是蘇阿姨第三次講解。講解后,她一臉期待地盯著聽眾,然而臺下的人卻依然還是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她一臉恨鐵不成鋼,甚至急出了一頭汗:“這么好的制度怎么就還不明白呢?”
說完,她很是挫敗地沖下了講臺,拿進來一瓶水喝了起來。雖然周收入過萬,但這位蘇阿姨顯然還保留著純樸的本色,她喝的是自己灌裝的白開水,用1.5升的果汁源瓶子盛著。
這便是哈藥直銷的宣講現場。雖然哈藥直銷目前仍未開盤,處于試運營階段,但是,已經吸引了不少人投身其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多日的暗訪中發現,與商務部的《直銷管理條例》對比,哈藥直銷目前似乎存在違規的嫌疑。
記者暗訪:“瓜分幾十億”的誘惑
“你來的正是時候。”哈藥直銷此次宣講團負責人李春(化名)一上來便告訴記者。
據介紹,李春是哈藥直銷在北京的“元老”,上述周入過萬的蘇阿姨便是李春的母親。
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系統顯示,哈藥集團是2008年年末獲得直銷經營的許可。一年之后,2009年12月1日,哈藥集團才開始進軍直銷業。據說當時,哈爾濱當地做直銷的人士告訴了北京的兩個人,李春便是其中之一。
十點左右,宣講會開始了。會議現場,老人和年輕人各半,基本上都是被朋友介紹帶來的。一位住在國家圖書館附近的李爺爺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挨著坐,他是由蘇阿姨介紹過來的,已經做了幾個月了,據稱已經賺了1萬多元。
宣講會上,哈藥集團的雄厚實力成為被反復提及的內容:哈藥的品牌價值超過140多億,中國醫藥(600056,股吧)百強企業,是國家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有兩家上市公司,旗下有三精制藥(600829,股吧)廠,有葡萄糖酸鈣、新蓋中蓋等多個品牌產品。
“哈藥是國企,國企做直銷,這意味著什么?這是國家行為,是為了對抗安利等外資的。”有關哈藥集團的介紹結束后,李春走到了前臺如此宣稱。
“這相當幾十億全部都歸先期進入者進行瓜分,會出來一批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李春在黑板上給聽眾畫了這樣一個大蛋糕。
質疑一:直銷?傳銷?
蘇阿姨表示,哈藥之所以能讓人賺那么多錢,就在于“制度好”。據其解釋,做哈藥直銷,簡單地說就是購買哈藥的產品,自己購買并推薦更多的朋友購買,推薦的朋友越多,購買金額越大,返利就越多。
記者聯系到另外一位在福建做哈藥直銷的賴醫生。賴醫生告訴記者,做哈藥直銷要以宣傳為主,邀約朋友們加盟,最重要的是幫助朋友們訂購產品。因為介紹的朋友購買成功后,可以拿“8層的10%”。“你說這個獎金高不高?”
宣講會當天,記者對這個高額的獎金制度有了更為詳細了解。宣講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哈藥直銷的獎勵制度分為7種,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上面講的拿“8層的10%”,即“直推8代政策”,他們稱之為“養老金制度”。
具體來說,消費者的直接推薦人為第一代,推薦人的直接推薦人為第二代,以此類推。往下推薦的8代的消費份額中,作為最上一層的人都可以從他們的獎勵額中提取10%。所以推薦人越多,獲得獎勵也就越多。
記者比對查閱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發現,《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界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傳銷。
從哈藥直銷的計酬制度來看,與上述對傳銷的界定比較相似。
另外,《直銷管理條例》規定,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而根據《禁止傳銷條例》里面對傳銷行為定義: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屬于傳銷。
上述記者聯系到的兩位分別在福建和北京的人士,均是以購買哈藥直銷產品的形式加入哈藥直銷組織中。記者另從哈藥直銷推廣人員那里得到了一份哈藥直銷制度詳解的文件。文件顯示,會員資格的取得是根據消費額,消費額不同,對應的級別分別為普通卡、銀卡、金卡和鉆石卡四個級別。會員資格消費為每月100元,若3個自然月沒有消費業績就歸零。
在宣講會現場,記者進一步印證了上述文件對會員資格取得的規定。宣講會結束后,李春對記者說,“回去我給你一份產品目錄,其他的你不要考慮,直接考慮買多少產品就行了。”
質疑二:超地域范圍直銷
2007年5月16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獲得直銷經營許可的企業從事直銷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提出僅取得直銷經營許可的企業尚不能從事直銷經營活動,只有完成服務網點核查備案后方可從事直銷經營活動。也就是說,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要在某一地區從事直銷還必須要經過核準才行。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網站顯示,哈藥集團核準的直銷區域為黑龍江省的12個市及大興安嶺地區82個區/縣(縣級市),并不能在全國開展。然而,記者發現哈藥直銷的推廣正在各地遍地開花。
李春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做的直銷是電子商務,沒有地域的限制,只要能聯系上,全國都可開展業務。
身在福建的哈藥直銷人士賴醫生也表示,哈藥直銷沒有地區限制,全國各地都可以做。
在百度的哈藥直銷吧,幾乎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在勸說更多的人加入哈藥直銷在某地的經銷同盟。
網上廣為流傳的一段近40分鐘的哈藥直銷的千人大會視頻里面,“全國各地的朋友”、“各省市各地區的團隊領導人”等等字眼頻繁出現,絲毫沒有地域限制。
商務部的官方網站顯示,哈藥集團直銷信息披露網站為哈藥直銷管理網。但是,這些直銷人員告訴記者的哈藥直銷均為哈藥健康產業公司。根據他們提供的網址,記者發現這個哈藥健康產業公司全名為哈爾濱哈藥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在聯系方式一欄非常明顯寫著哈藥直銷的字樣。
而哈藥集團的網站則顯示,哈爾濱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為哈藥股份(600664,股吧)(即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控股子公司。
對此,哈藥股份的證券事務代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他們確實有公司做直銷,不過直銷業務目前正在籌建中,具體進展到何種程度“要問做直銷的公司”。
根據其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聯系到了哈藥直銷公司。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確認,哈藥直銷管理網為信息披露網站,而哈藥健康產業公司為具體操作公司。他證實,哈藥直銷只是在黑龍江等商務部核準區域內進行,至于黑龍江之外區域,采取的是經銷商的形式在做銷售,并不是直銷。對于許多人宣稱做直銷,上述負責人表示,有這種違規現象,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自查自糾。
質疑三:超目錄產品銷售
商務部的網站還顯示,哈藥集團前后兩次核準的直銷產品目錄中,保健食品共計4種,分別為樸欣牌乳酸鋅口服液 (生產廠家為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哈藥牌伊美膠囊(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維衡牌多維膠囊(哈藥集團制藥六廠生產),以及維衡牌兒童多維膠囊(哈藥集團制藥六廠生產)。
不過,在哈藥直銷的宣講會現場,卻在銷售另外一些產品。其中之一為藍莓口服液。在該產品盒子右下方印著大大的哈藥集團的字樣。據當天主講人介紹,這個小小的口服液功能非常強大,如果每天服用兩瓶的話,可以養顏祛斑,而且還可以清理血管垃圾,減少膽固醇,保護眼睛;每天服用3支,還有神奇的治療效果。
記者拿到的外包裝顯示,這個產品的批準字號為食品批準字號,是哈藥集團監制,生產廠家為黑龍江省清河進出口有限公司珍想藍莓公司。而記者在上述宣講地的產品陳列架上看到的藥品幾乎均為哈藥集團監制產品,有的甚至都沒有批準字號。
記者隨即查閱發現,在今年5月份有媒體就曝料稱,哈藥健康產業公司因為委托外地的企業生產一些產品惹出了不少爭議。
記者致電上述藍莓公司,其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哈藥確實在他們那里有貼牌生產藍莓口服液。這是食品,并不是保健品,如果宣稱有保健等功能的話屬于夸大宣傳,是不被允許的。
記者隨即還從前述賴醫生那里得到了一份哈藥直銷的產品目錄,其中除了多維膠囊外,其他均不是核準內的直銷產品。在哈藥健康產業網上,賴醫生所給出的產品目錄,也都顯示在哈藥健康產業網列出的產品目錄中。
對此,哈藥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解釋稱,產品推廣對象不僅有直銷還有經銷商,所以品種多一點很正常。
但是,查閱所列的產品目錄,記者發現,哈藥健康產業網上所列產品共計有21種,商務部核準的直銷產品卻只有多維膠囊一種列入其中。
哈藥直銷3質疑
1、傳銷之嫌
傳銷界定:通過發展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
哈藥直銷:宣講團工作人員介紹,上一層的人可從下一層的獎勵額中提取10%,推薦人越多,獲得獎勵也就越多
2、超地域范圍
商務部網站:哈藥集團核準的直銷區域為黑龍江省的12個市及大興安嶺地區82個區/縣(縣級市)
哈藥直銷:宣講團負責人稱,做的是電子商務,沒有地域的限制,只要能夠聯系上,全國都可以開展業務
3、超產品范圍
商務部網站:哈藥集團直銷產品目錄中,保健食品共計4種,另有幾種化妝品
哈藥直銷:宣講會現場銷售另外一些產品,其中之一為藍莓口服液;另哈藥健康產業網上所列產品共計有2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