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MP沖擊千家藥企 老版認證遭搶注
發布: 2010-07-20 11:46:02 作者: 佚名 來源: 華夏時報作

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GMP)何時推行一直是各方關注焦點,而7月份也是藥監局規定的最后期限。
據記者了解,目前,新版GMP修訂的相關技術層面工作已全部結束。6月份已按程序將新版GMP上報衛生部,預計新版GMP有望今年7月由衛生部頒布。而在新版GMP推出前夜,風暴已開始波及一大批企業。而據透露,一些還未拿到GMP認證的新建中小藥企則計劃盡快取得老版GMP認證。
新版GMP進入頒布程序
目前,我國實行的仍是1998年版GMP。自從1998年國家藥監局成立以來,GMP就成為制藥企業所必備的生產準入條件,主要對企業硬件方面進行規范,即生產設備、廠房等必須達到GMP的標準。
據了解,即將頒布的新版GMP前后經過十余稿修訂,在去年9月和12月兩次公開征求意見,醞釀過程相當謹慎和成熟。
記者將新版GMP的征求意見稿與98版比較后發現,新標準大幅度提高了關鍵認證項目的數量,由原來的56項調整為101項。與此前的主要對企業硬件方面進行規范不同,新版GMP增加的關鍵項目主要集中在人員、軟件、生產工藝管理等方面。
參與新版GMP修改意見的麗珠醫藥集團副總裁陶德勝表示,新版GMP吸納了國際GMP先進標準,增加了諸如質量風險管理、供應商的審計和批準、變更控制、偏差處理等章節,以期強化國內企業對于相關環節的控制和管理等。
“新版GMP實施后,將給予企業3年過渡期,逾期不達標的企業或車間將被責令停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過渡期內可以按照新標準,也可以按照老標準實施,但最遲不超過3年期限。這是強制性的。”上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員表示。
據了解,新版GMP規范對基本藥物、注射器類生產企業也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企業在新版GMP實施后兩年內達到要求,涉及硬件改造的可適當延期,需要延期的,應在實施后兩年內向所在地監管部門報告實施進程,但最遲也不超過3年。
近千藥企面臨壓力
據了解,新版GMP標準的提高主要涉及注射劑生產企業。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最新投資評估測算,新版GMP實施后,全行業的改造投資應該在300億-500億元之間,而這個數據是按照1/3的企業從廠房開始,全部拆掉重建,并采用國內高檔設備的標準測算得出的。
盡管如此,這對企業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7月6日,四川迪康科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鑒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即將頒布新版GMP,經董事會審議,決定按照新版GMP對迪康長江進行注射劑GMP(大、小容量、凍干粉針)再認證暨生產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總額約為人民幣2600萬元。
“新版GMP對于凈化、無菌等要求確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如果企業不具備類似設備,確實會增加較多投入,尤其是凈化級別較高的凍干生產線等。”北京京豐制藥總經理陳成龍告訴記者,“新的認證更多是在軟件上有高要求,如質量控制、流程跟蹤等。而這部分主要是人力資源的投入。”
藥監局2004年底給出的統計數據表明,2004年7月,98版GMP要求強制達標時,全國5071家藥品生產企業中,未通過認證的1340家企業全部停產。不僅如此,當時通過GMP認證的藥企也并不輕松,許多小企業負債兩三千萬。
有業內人士估算,上一輪GMP全國制藥企業投入總資金為1500億元左右,其中30%來自銀行貸款。
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4824家藥企中就有910家處于虧損狀態,而國內年銷售收入不足5000萬元的制藥企業占企業總數的70%以上。僅以每個企業投入1000萬元的技改費用來計算,完成GMP認證預計需要付出中小企業一年純利。
廣發證券[27.90-1.55%]醫藥行業分析師葛崢告訴本報記者,新版GMP一旦強制執行,這些無力投入技術改造的中小企業將被關停。
部分藥企擬搶注老版
出于對新版GMP將為國內制藥企業帶來沖擊和壓力的擔心,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一些還未拿到GMP認證的新建中小藥企則計劃盡快取得老版認證,為緩解即將到來的壓力爭取時間。
按照新版GMP實施的基本原則,新建企業或車間應達到新版GMP要求,而對于現有已獲原GMP認證的企業給予3年過渡期。
“老版的GMP認證要求也不低,但在企業硬件到位的情況下,提前幾天準備資料基本就能通過,而且力度和時間限制上都不會太苛刻。”一位新建藥品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說不定過上兩三年,新版GMP的認證標準也會放松。”
事實上,正如這位負責人所說,98版GMP要求并不算低。一直專注于GMP研究的中國醫藥[12.35-1.83%]競爭力研究課題組主任李磊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上輪GMP事實上是放水的,設定標準也比較高,行業壓力很大,最后只能通過降低標準來追求認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