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胡瑞連:帶你的孩子建個水窖吧
發布: 2010-07-16 09:09:5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長期以來,完美(中國)傾情捐助多項社會公益事業,其范圍涉及希望工程、西部開發、慈善救災、體育醫療、文化藝術和優軍優屬等多個領域,逐步形成了以“捐建希望小學及發起希望教師工程、建設母親水窖、連年推動無償獻血、資助健康快車(健康光明行)、完美慈善萬人行、資助我國尖端科研人才的培養”為主體的六大慈善公益體系。
以下轉載胡瑞連先生在《中國經濟周刊》中發表的《帶你的孩子建個水窖吧》原文。
10年前,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工程,這個項目旨在幫助中國西部干旱地區老百姓特別是婦女擺脫由嚴重缺水帶來的貧困和落后。作為婦女發展基金會為數不多的“男理事”,我從第一年就參與了這項活動。
10年間,我曾經多次去過那些接受捐助的地區,我覺得那是非常值得企業帶員工、父母帶子女去的地方。去過那里一比較,你會感覺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你真的需要感謝自己的境遇。
“母親水窖”這個活動是可以讓更多的家庭和百姓參與進去的項目,1000元就可以捐一口水窖。你可以明確知道這筆錢是建了張三家的水窖,還是李四家的水窖。如果你到了那個你捐過水窖的村子,老百姓會非常熱情,拿雞蛋、玉米和他們的土特產請你吃。更為重要的是,您可以親眼看見1000元讓一個家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甘肅省婦聯的領導告訴我,以前沒有水窖的時候,當地有些地方家庭平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但是有了水窖之后,年收入能達到2000元,雖然這個數字也不高,但是已經翻了數倍了。
中國缺乏從小就開始的慈善教育。雖然目前我們已經能夠感覺到企業和個人公益慈善觀念的大幅提升,但是也不可否認,很多企業的慈善行為是因為受到了輿論的“鞭策”。
一個國家的公益慈善事業要想健康、良性、長久地發展下去,需要有深厚的根基,需要從孩子培養起,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就要開始進行慈善教育,這樣才能讓慈善慢慢成為一個社會的傳統。
我小時候在馬來西亞長大,我們會把零錢存在“撲滿”里面,遇到重大事件,爸爸媽媽捐錢的時候也會讓小孩把自己的“撲滿”砸掉,一起來捐款。孩子從小就這樣做了,長大后有了經濟基礎會更熱衷慈善,他的慈善意識會一直延續下去,一切都會變得很自然,不需要誰來鼓勵或者“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