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把傳銷當成恐怖活動 魔爪伸向中國商人
發布: 2012-05-20 20:07:20 作者: 佚名 來源: 世界新聞報

6月27日下午,位于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的一家地方法院門口聚集了數千人,外界猜測可能是反對派的抗議活動。但經了解,這些是被警方抓捕的傳銷人員,正在等候簽署悔過書。
今年5月,伊朗警方查封400多家傳銷公司,逮捕7000多名傳銷人員。除了嚴懲傳銷頭目,對于一般的傳銷人員,伊朗政府要求他們必須簽署悔過書,承諾今后不再從事傳銷活動,并向受害者作出賠償。按規定,傳銷人員可以通過網站或者前往指定法院簽署悔過書。據了解,由于參加傳銷的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于網絡還很陌生,或者缺乏上網條件,因此,很多人選擇去法院簽悔過書,而且多數人可能覺得去法院簽字顯得更正式些。
傳銷實質是賭博
在伊朗,傳銷被稱為“金字塔式銷售”,是經濟領域最常見的騙局之一。伊朗政府稱其為經濟恐怖活動,常年保持高壓態勢。
伊朗設立了一個打擊傳銷的專門網站,幫助人們識別傳銷的種種行騙手段,鼓勵民眾檢舉揭發傳銷組織。對于政府嚴打傳銷,伊朗輿論普遍支持。在分析伊朗傳銷活動猖獗的原因時,伊朗社會學家認為,由于經濟不景氣,就業難,很多年輕人找不到正當工作,很容易被傳銷公司誘惑。堅決打擊傳銷固然很好,但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政府要積極創造就業機會。
有網友評論說,從事傳銷的人,實質上就是在賭博,而賭博在《古蘭經》上是被列為嚴重犯罪行列的。20歲出頭的青年內扎對自己參加過傳銷組織感到羞愧。他說,其實做傳銷根本賺不到錢,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坑了親朋好友,富了少數人。
騙子魔爪伸向中國商人
除了傳銷公司,伊朗還有多如牛毛的中介公司,其中充斥形形色色的騙子,令人防不勝防。伊朗民眾呼吁政府在重點打擊傳銷的同時,對其他騙子公司也不能坐視不管。傳銷主要危害伊朗本國人,而一些騙子公司把魔爪伸向世界各地,不少中國商人貿然與他們做生意,結果吃了大虧。
去年有一位做五金生意的山西朋友曾找記者幫忙討債。先前,他在網上結識了一家伊朗公司,并與其業務員貝赫扎德建立了聯系。經過一兩次小額交易,對方付款及時,這位朋友就麻痹大意,結果后面連發了3個柜的貨,沒收到一分錢貨款。
記者找到接貨方,對方稱貝赫扎德只是個中介,他們也聯系不上,貨款沒付是因為貨物出了問題,反而要求記者的朋友先賠償他們的損失。結果這位山西朋友近100萬美元打了水漂。
由于生產成本高昂,伊朗私商很少有搞實體的,很多公司都做中介業務。他們打著貿易公司的旗號,本身并沒有資產。貿然與這些公司做生意風險極大。而不少中國商人并不了解伊朗國情,情急之下往往成為伊朗騙子公司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