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雅民:十年直銷歷經風雨下輩子仍續三生緣
發布: 2010-06-06 18:45:45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雅蘭花自在民火煮琴心
當筆者見到呂雅民時,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明眸善睞的女子已經五十九歲了。知性、優雅、執著、熱情……這就是呂雅民性格特征的一部分。她堅持原則有如堅持夢想,認定的事情便要一做到底。對于三生事業,她說要活到老做到老;對于團隊伙伴,她說帶著大家一起實現夢想是她的責任。是的,她是用愛在經營著她的事業,帶領著她的團隊。呂雅民就像她的名字一樣,雅蘭花自在,民火煮琴心。
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一直追隨著呂雅民的原因。呂雅民一直認為,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是最重要的。呂雅民為人很豪爽,卻又非常的講原則,是個標準的北方性子。呂雅民說,“如果想在直銷中有所作為,想獲取他人的支持,個人的影響力就是她的核心競爭力。”
而如何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呢?呂雅民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影響力,不是看自己有多強、自己的人脈怎樣、自己和他人有多少利益沖突,而是這個人考慮事情是不是以他人為主,永遠把別人而不是自己擺在第一位。當你習慣把他人利益一起考慮時,你的影響力就會不知不覺地擴大了。
在直銷事業里,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是做不長久的。呂雅民有她自己做人的原則。因其在業內的影響力,很多直銷公司都想找她合作,她都一一拒絕了。她說這不僅是做人的原則,也是對三生事業的尊重。呂雅民一直把三生的營銷伙伴都當做家人,而把他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她對待她的團隊伙伴們,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她常常對團隊伙伴說,一根竹竿難渡汪洋海,萬人劃槳開動大帆船。如果沒有這些風雨同舟的三生家人們,今天也不會取得如此成績。
直銷人生路
結緣三生情
呂雅民是個敢做敢為、雷厲風行的人。1996年,她進入直銷行業。在這之前她打過十年工,從過十年政,下海經過十年商,所以歷練了她如今的豁達。呂雅民說,世上最怕認真二字,所以自進入直銷行業以來,呂雅民一直用生命在做事業。這點,倒是與黃金寶董事長不謀而合,也許,這就是冥冥中與三生的緣分吧。
其實早在三生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田肅老師就找到過呂雅民,希望與她一起分享這個事業。呂雅民說,田肅老師是個非常堅持而執著的人,最終她被田肅老師的真誠所打動,在2007年6月25日加入了三生。呂雅民表示,“從田肅老師第一次來找我時,我就覺得三生務實的風格和長遠的規劃很符合自己的事業理想,但我覺得要對這份偉大的事業負責,所以我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來考察。”
而今,呂雅民在三生最佳事業平臺上可謂是如魚得水,把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但事業剛開始的時候,千頭萬緒,她也經歷過親戚朋友的不理解,也面臨過不少的困難和問題,“那時候,有朋友半開玩笑地說我蒼老了,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不過幸好有三生產品可以調養身體,這也給了我更多的信心。”
呂雅民打小就是不服輸的個性,困難反而讓她愈挫愈勇,既然認定做三生了,就一定要做出個樣子。她說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首先得成為這行業的專家。于是,她一心撲在市場上,出差對她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就是一個念頭,要把事業做好。那時候經常晚上回到家,家人都已經睡了,既感到疲憊又覺得挺內疚的,但一想到將來,就像充了電一樣,又覺得有了動力。”呂雅民娓娓道來,讓她感到欣慰的是,老公非凡沒有任何埋怨,相反卻不斷給予她鼓勵、給予她信心。
呂雅民說,做任何事業都必須要有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逢山則開道,逢河則架橋。就是這樣的信念讓她戰勝了事業起步時期的所有困難和挫折,也迎來了成功的曙光。
生活更美好
別樣幸福時
付出總會有回報。自從呂雅民加入三生后,生活發生了別樣的變化。呂雅民說她三個沒想到:
一沒想到的是患有惡性淋巴腫瘤的愛人服用了三生的產品后,身體逐漸轉好,越來越健康。而在這以前她愛人做了28次化療,35次放療病情都不見好轉。頭發因為做化療都掉了一大半了,可因為三生,現在她愛人長了一頭黑發。說起這個,呂雅民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她說這是在以前自己做生意做老板時體會不到的幸福。
二沒想到的是不但自己收獲了物質財富,更幫助很多人一起走向了致富之路,從溫飽走向了小康。
三沒想到的是自己從事的三生事業帶動了家人一起加入。呂雅民的妹妹呂亞君曾做生意傾家蕩產,甚至連房子都賣了,但后來跟著她做三生,現在已經晉級為五星級經理了。就連呂雅民89歲的老母親在過壽的時候也都感激呂雅民,這也是呂雅民認為的用再多金錢都換不來的家庭滿足感。老師,她對筆者說:“激情是成功的法寶,自信是成功的階梯,專注是成功的需要,大愛才能演繹人生的精彩。”
呂雅民還笑著用一首詩來總結她這些年的經歷,十年打工還是工,十年當官一場空。十年商場風雨中,十年直銷大富翁。
更上一層樓
當筆者問起她成功的經驗時,呂雅民笑言:“世界上很多事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你指定的目標是什么,并朝那個目標奮斗,F在很多人生活之所以會空虛迷茫,就是因為大家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給自己的目標加很多類似應該、也許、可能之類的虛幻詞,以減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你希望成功,最重要的要做到兩點:一是明確自己奮斗的目標,二是愿為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付出。制定目標一定要有最終目標和階段目標,并且為每一個目標設定衡量標準,不要制定那些空的、或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潮起潮落,望未來任重道遠。呂雅民說與其達到首富,不如齊富,她要讓她團隊的伙伴們與她一樣過上好日子,一起去實現和諧人生。而三生就能給她這樣的平臺,讓她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的和諧在于對事業的奮斗,在于家庭的美滿。她和她的伙伴們將一起攜手三生,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感動的每一瞬間,我們更能體會到的是呂雅民與三生事業火花的碰撞和對于三生未來的憧憬。驕人的成績并沒有讓呂雅民感到心滿意足,她猶如一位人在旅途的行者,只是把過去留在昨天,心里裝的只有面對明天的希望。
“三生讓我得到太多太多了,不僅僅是讓我物質上富裕了,精神上更是富裕了。只有做好三生事業報答三生的情緣,讓人生更加圓滿。如果有來世,我還選擇三生。”在簡單而又真摯的話語里,深邃而又真實的道理里,蘊涵著的是一份對三生濃濃的情誼,剪不斷,更割不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