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攜手世博之父助聽障孩子圓世博夢
發布: 2010-05-13 09:54:47 作者: 王柳媚 陸斌 來源: 新華網


5月8日,上海世博會開幕了,正吸引全球觀眾紛至沓來.而林芳純--一個聽障孩子,正盼著7、8月份手術后再次來到上海,參加上海世博會,完成她親身體驗世博的心愿。
林芳純是國際知名保健品公司康寶萊與廈門紅十字會合作挑選、資助的聽力殘障孩子。幫助林芳純達成這一愿望的是“世博之父”蔣一成先生。近日,“世博之父”蔣一成先生舉行新書捐贈儀式,向一位由“天使聽見愛”基金贊助的“聽障小天使”林芳純小朋友送去了他的新書,并送上世博祝福。
本次活動是年屆91歲高齡的蔣一成先生的又一次善舉,為“天使聽見愛”捐贈即將上架的新書200本。受捐的林芳純也來到儀式現場,她將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恢復聽力的手術,7、8月份手術后將再次來到上海,參加上海世博會,完成她親身體驗世博的心愿。屆時,她將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去感受世博、融入世博。儀式上,很多和林芳純年紀相仿的上海小朋友給她送去了禮物。
此次活動由文匯出版社主辦,康寶萊“天使聽見愛”協辦。林芳純的手術費用由“康寶萊”公司旗下的“天使聽見愛”捐贈,蔣一成先生有感于“康寶萊”的善舉,和世博局協調,促成了林芳純小朋友參觀世博的心愿。儀式上,“康寶萊”中國區總裁李延亮授予蔣一成夫婦“榮譽慈善大使”稱號。蔣一成與李延亮共同呼吁,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能夠挺身而出,幫助弱勢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人之首。其中,兒童聽力障礙患者約為200萬人,而且每年新增聾兒近3萬名。這些孩子生活在寂靜無聲的世界里,很多因為喪失聽覺而無法說話。如果聽力殘障兒童在幼兒時期植入人工耳蝸或佩戴助聽器,是完全有可能跟正常人一樣學習和生活的。醫學界普遍認為,植入“人工耳蝸”是迄今為止治療各種極嚴重耳聾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國家對“人工耳蝸”控制較嚴,只有部分醫院和醫生獲得進行這項手術的準許資格。此外,“人工耳蝸”費用較高,花費在20萬元左右,而手術完成后還需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這都是“人工耳蝸”至今沒有廣泛普及的原因。
相關鏈接一:蔣一成簡介
蔣一成1922年出生在中國上海,1941年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美國亞洲協會主席、世界華商聯合會總會長。具有40余年世博成功經驗:于1964-1965紐約世博會及1970年大阪世博會中大放異彩,為國爭光,海內外媒體稱為“世博之父”,近十年來積極參與2010上海世博。
相關鏈接二:康寶萊“天使聽到愛”項目
1、2009年6月,康寶萊中國區總裁李延亮先生曾前往廈門殘疾人聯合會看望那里的殘障兒童。感動于聽力殘障孩子對聲音對正常生活的渴望,李延亮決定倡議公司員工自發捐款,幫助這些孩子。
2、2009年7月,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在廈門成立。用來幫助聽力殘障兒童進行康復訓練,這就是康寶萊中國對聽力殘障兒童慈善的起點。
3、截至2010年初,康寶萊“天使聽見愛”活動從廈門開始,在包括南京、濟南、廣州、蘇州、大連等的全國超過6個城市捐助了超過40萬的款物,幫助有需要的聾兒。
4、2010年,康寶萊將直接出資,幫助這些生活在無聲里的孩子進行耳蝸植入手術,讓他們恢復聽力。林芳純是第一個幸運兒。第二波還將陸續有很多的善款用于耳蝸手術,青島、南京計劃成為接力的愛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