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妮蕾德加盟門檻越來越高 經銷商被迫放棄
發布: 2012-05-30 23:10:21 作者: 張慶申 來源: 法制周末

摘要:面對朝令夕改的經營制度,仙妮蕾德的經銷商叫苦不迭。在新的經營制度下,數百家青島的仙妮蕾德門店被迫關閉。仙妮蕾德的這種過于頻繁的制度更迭,也使其經營陷入了一種“謎局”。
近幾日,雖然山東省青島市的氣溫持續攀升,但仙妮蕾德經銷商的心卻漸漸轉冷。
直銷乎?傳銷乎?連鎖乎?記者調查發現,仙妮蕾德不僅僅是簡單的制度“朝令夕改”,背后更隱藏著一個大大的經營模式“謎局”。
經銷商亂象
在青島仙妮蕾德的經營業界,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很多經銷商家里窮得幾乎揭不開鍋了,債臺高筑,甚至賣掉房子租房住,但是,這些人口里吃的、身上臉上抹的,卻是價格昂貴的仙妮蕾德產品。
“為了拿工資,拿獎勵,我們只有從公司瘋狂進貨,如果賣不出去,貨物越積越多,時間長了怕變質,只好自己和親戚朋友用掉這些產品。一瓶威力寶濃縮液就600多元哪,是我們家一個半月的生活費啊。”在記者面前,很多經銷商說到動容處有些哽咽。
“原來,仙妮蕾德規定每個經銷商每個月必須銷完20600萬元的貨物,才能獲得積分9%的獎勵,完不成任務獎勵就免談。”經銷商趙女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很多人連續進貨,到最后連首飾,甚至房子都賣掉了”。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青島一位經銷商,連續進了18萬元的貨物,大部分自己用掉了;青島一個姓林的經銷商,因為必須連續進仙妮蕾德的一種組合包,家里仍有40多支牙膏供家人用。前前后后,總共進了30多萬元的貨,最后欠了一屁股債。為還清債務,老公只好到韓國進行勞務輸出賣苦力。
“離婚的,賣房的,這樣的事情常常聽說,甚至聽說還有得癌癥的、自殺的。”一位經銷商向記者投訴。
加盟制度朝令夕改
讓經銷商更難以接受的是,很多經銷商花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裝修完店面后,仙妮蕾德方面突然改變經銷策略,抬高門檻,宣稱該經銷商的店鋪不合格,致使經銷商的裝修錢款瞬間化為烏有,這也是這次經銷商集體上訴的導火索。
2007年起,仙妮蕾德就不斷提高門檻,提高保證金,增加加盟費……2009年后,公司更是突然宣布要實行大店政策,壓縮店鋪總數量,要求經銷商投資的店鋪必須開在各地城市繁華街區的一樓。以門店面積為例,現在仙妮蕾德規定經銷商的門店面積在50至100平方米,50平方米的為形象店,100平方米的為旗艦店。“而在早期,只要有12平方米的面積經銷商就有資格開店。”
“這樣的話,很多店面在社區里或者二樓的店鋪就被迫關門。”經銷商趙義英對此表示,“以前,我在青島仙妮蕾德界也算佼佼者了,紅火時有40多家門店,每個門店下面都有20個以上的‘下線’,一年銷貨額有數百萬元,純利也有數十萬元。最后,卻落得個欠債8萬元的落魄下場”。
仙妮蕾德抬高連鎖門檻后,與趙義英一樣,大批青島仙妮蕾德門店紛紛關閉。據了解,青島市仙妮蕾德鼎盛時期店鋪有五六百家,現在僅剩下了不到十家。
“仙妮蕾德不但出爾反爾屢變政策,至今還違規扣留了我們每個人一定數額的保證金。我們其中的70多名簽名經銷商準備在離開仙妮蕾德前討個說法。”趙義英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集體投訴狀。
勤變制度打壓經銷商
“銷貨量在增加,但利潤卻沒有變化。”與趙義英一樣,很多經銷商都有這樣的感覺。
“經銷制度簡直是月月改,年年改。”很多經銷商把創業失敗歸罪于仙妮蕾德公司的經銷制度頻頻變動。記者查看仙妮蕾德發布信息的《企業家信息》發現,仙妮蕾德公司從開始的幾個月、一個季度左右調整一次制度,發展到近幾年幾乎每個月都在改變制度和規定,甚至發生多次“宣布改制在后,考核時間在前”的情形。
2009年5月,仙妮蕾德將以前“每月可以返利兩次、拿七層店獎金”的制度更改為“每月返利一次,拿三層店獎金”,而對經銷商的要求更是在不斷調整。
“仙妮蕾德的勤變制度、屢抬價格招數真是絕,把所有層級的經銷商全部打壓,董事會高層瘋狂吸金。”一位深諳內幕的經銷商說,“一個金牌拓展顧問劉教授,高峰時月薪達到幾千萬元,拿幾百萬元的經銷商也很多。但是,現在他們的月薪一下子降到幾萬元”。記者致電青島市仙妮蕾德的最高線楊冬梅女士,一個自稱她丈夫的男子接電,稱楊冬梅這幾年連續虧損。青島市仙妮蕾德經銷商共有九個層次,楊冬梅是最上一層的,“老大”的日子如今都不好過。
經銷商維權困難重重
打開搜索引擎,仙妮蕾德因為聚眾傳銷等被各地媒體曝光的稿子非常多,但仙妮蕾德依然我行我素,經銷商們的維權之路卻極其艱難。
“我們經銷商大都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財力薄,知識少,法律維權意識差。如果我們打官司,連訴訟費都拿不出。再說,現在正在掙錢的經銷商、我們的上線,他們為了保住飯碗,誰會承認仙妮蕾德的黑幕?誰會幫助我們?”這成為低層次經銷商們最大的心病。
“掛著羊頭賣狗肉。”業內人士認為,陳得福夫婦創辦的仙妮蕾德從1993年開始進入中國內地,成為最早涉足直銷的企業之一,并一度成為國內直銷龍頭。但記者發現,在去年的中國已獲取直銷企業名錄里邊,根本沒有仙妮蕾德的身影,中國直銷企業2009年排名的前20多名里邊,也不見仙妮蕾德的信息。
記者假裝打算加盟的業戶致電仙妮蕾德山東分公司,客服部劉主任告訴記者,仙妮蕾德從來不做直銷,只做特許經營,與肯德基的模式一樣。對于記者問到的仙妮蕾德分層計酬、用傳銷模式經營問題,她連稱“不知道”。與劉主任的說辭截然不同的是,“仙妮蕾德想直銷牌照都想瘋了,這是我們干仙妮蕾德的都知道的事兒”。經銷商趙義英直言不諱。
業內人士認為,這與陳得福的經營思路有關。在申請直銷牌照的關鍵時刻,直銷業績驕人的仙妮蕾德卻走起了多元化經營路線。后來,陳得福又把仙妮蕾德從直銷往特許經營上轉型,還曾經頻頻涉足酒店業,要做酒店王國。所以,仙妮蕾德不管有多少店鋪,走的一直是類似于直銷的“三結合”擦邊球路子,并被國內很多工商部門查獲涉嫌分層計酬搞傳銷。“但你工商來查我,我有合法注冊的店鋪。直銷?傳銷?連鎖?這種‘四不像’的經營模式,導致工商部門很難取證。”
“并且,仙妮蕾德的很多制度、財務報表等都做得幾乎天衣無縫。例如經銷商反映說仙妮蕾德要求上層店主給下三層店主出保證金,第一層2500元,第二層1500元,第三層1000元,新店主自己出保證金5000元,即每個新店要繳納10000元保證金,看似店鋪之間存在投資關系,但這些錢并沒有投入到店鋪里,而是都上繳到公司了。凡此種種,導致了經銷商的取證難,維權之路更加艱難。”這位人士認為。
其實,不只是青島市,全國的仙妮蕾德也遭遇了類似的經銷商大規模抗議的事情。
為此,一位資深營銷專家認為,仙妮蕾德走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迷失,同樣問題也不是出在戰術上,而是仙妮蕾德在利益的誘惑下違背了直銷的商業倫理,老板文化取代了企業文化,從而無法去踐行向外界宣傳的商業價值觀,最終導致企業行為與經銷商行為嚴重偏軌,這就是一種自毀式的運作模式。
國家打壓傳銷的風聲日緊,仙妮蕾德的神秘面紗正在逐漸被揭開,沒有廣告支撐卻要做特許經營。仙妮蕾德,是否已經走入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