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040工程”原是高級陷阱
發布: 2010-04-29 13:35:33 作者: 唐東麗 安文元 來源: 大連晚報

市民張先生近期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邀請他到廣西去做買賣。張先生手里有些閑錢,正在四處尋覓投資項目,聽朋友這么一說,他動了心,訂了機票就飛去了廣西考察。沒想到這一去,差點掉入了傳銷窩,“談生意”變成了“傳銷游”。
廣西“大項目”向他拋來橄欖枝
張先生人到中年,手里有一定的積蓄,希望尋找一些好的投資項目。今年2月,他接到一位朋友從廣西南寧打來的電話,邀他去廣西,要給他介紹個大項目,張先生便乘飛機去了廣西南寧。朋友親自到機場來接他,直接把他接到了家里,這讓張先生感到十分親切。他環視朋友的家,小區看起來很高檔,房子也有上百平方米,裝修很豪華。張先生說,他的朋友來廣西也沒幾年,能打拼出這種局面當時讓他很佩服。
第二天,朋友家來了一位“朋友的朋友”,來人“偶遇”張先生,向他推薦了一個投資項目——資本運作。首先,你需要在推薦人的帶領下,到當地的工商銀行,用自己的身份證進行申購,每人69800元,次月銀行返還19000元,剩下50800元,其中45%上繳國稅,剩下55%用來資本運作,但是運作時需要再找3個合作伙伴,當有兩個伙伴時,你就晉級為經理,并從每人身上賺取6000元,而當你的“傘下”人數到了28人時,你就晉級為“總”,三年后收入可達上千萬。
張先生說,聽來人介紹,締造這種神話的地方就在北海,這也就是許多人口中的“北海1040工程”。接下來的幾天,“朋友的朋友”陪他在南寧閑逛,并宣傳這種投資如何好,還勸說他去北海走一走看一看。“美其名曰看城市發展,其實就是游說我拿錢。”張先生道破其中玄機。
真相:傳銷手段升級
升級版手段一:租豪華公寓做幌子
起初,張先生被對方口若懸河的講解唬住了,一度認為這是一種金融投資項目。可當他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拿6.98萬元入門費,然后靠拉下線賺錢,完全屬于傳銷模式。
認清了對方的本質后,張先生留意觀察這個傳銷網絡。他發現,朋友的房子其實是租來的,朋友其實也是被套牢在此,無法自拔。張先生說,每個從外地來這里的人,大都是被騙來的,而現在的傳銷講課人員不再像以往那樣囚禁聽講者,而是給你自由,拿一些表面很成功的東西吸引你主動出錢。當你一旦出了這筆錢,想要“收回成本”,就得留在廣西,做同樣拉下線的工作。張先生意識到,朋友的豪華公寓其實就是一個幌子。
升級版手段二:參與者多是高學歷
張先生介紹,在南寧待了大約1星期的時間,跟朋友見了一些他們的“生意伙伴”,其實就是傳銷人員,他們有許多都是大學畢業生,有些年齡大的人也是退休知識分子。高學歷成為傳銷授課者的一個砝碼,用來搪塞那些對此有懷疑的人,“你看***,以前是老師,現在都不干了,來參加這個項目。”這樣的話,張先生在廣西的朋友處總能聽到。
投資者要警惕此類騙局
張先生回憶,好在對方沒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他抽空打電話給廣西公安廳和南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此進行了咨詢。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未聽完張先生的詳細介紹,便表示這是傳銷,勸張先生不要加入。工作人員提醒他,進行任何投資都要多看國家的法律、法規,多向政府部門了解情況,以防陷入騙局。隨后,張先生借機離開了朋友的租住房,乘火車回到了大連。
記者發現,在網上只要輸入“廣西6.98萬”或是“北海1040工程”,鋪天蓋地的揭露信息就會涌出來,全國各地的上當者不在少數。張先生說,雖然他已經回到大連2個月了,可始終覺得后怕,因為他身邊有人已經被騙交了6.98萬元。他希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提醒廣大投資者千萬別上當受騙。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