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區帳篷中飛出千紙鶴
發布: 2010-04-22 16:05:40 作者: 文遠竹 楊明 來源: 廣州日報

玉樹兒童福利院79名孤兒擠住5間帳篷?樂觀自立的糊口狀態令人動容
“我們固然20多個人擠在一個帳篷里,但是也算有帳篷了,還有好多人沒有帳篷呢。”
玉樹州懷德兒童福利院13歲的孤兒桑博卓瑪和她的79名小伙伴全是孤兒,現在住在玉樹賽馬場二級公園草地的5個帳篷里,自己挑水、做飯,還用彩色紙疊了很多千紙鶴。
福利院的一名老師和兩名廚師家里都有人在地震中去世,匆匆趕回家料理后事去了。孤兒們只能大的照顧小的。
桑博卓瑪所在的福利院坐落在離賽馬場500米之遙的山坡上,地震時被震成了危房,所幸沒有職員傷亡。“地震那天的早上5時多,有過一次地震,震感很強烈。于是我們趕快將小朋友們叫醒,讓他們洗漱完后去一樓教室自習。7.1級大地震來時,我們趕快將小朋友們全部叫到福利院的露天操場。因而大家躲過了一劫。”扎西老師向記者回憶地震當天的情景。扎西老師說,因為福利院是鋼筋混凝土的屋子,受損并不嚴峻。而福利院旁邊的幾棟土木結構的民宅幾乎全塌了。地震過后,福利院幾名大一點的孩子還自發去旁邊的民宅廢墟救人。18歲的達娃朋措從一棟倒塌的屋子里背出了一名30多歲的小伙子。
福利院收養了105個孤兒,地震后有79個孤兒留在了臨時安頓點,其余的被親戚暫時接走了。福利院的一名老師和兩名廚師家里都有人在地震中去世,匆匆趕回家料理后事去了。留下來的孤兒們只能大的照顧小的。達娃朋措便成了孤兒們的大哥哥,暫時充當了家長的角色。
現在孤兒們有了帳篷住,但吃飯的題目怎么辦呢?記者發現,他們食品極度缺乏,目前只能靠院長在西寧的幾個朋友送來的幾袋米和幾箱利便面緊巴巴地過日子。他們中間大一點的孩子天天早中晚三次輪流去五六百米外的小河邊挑水,歸來燒開了喝。
我們這些孩子們都知道糧食很寶貴,寧愿自己吃少點,(把碗)舔干凈點,將米飯省給其他人吃。
——18歲的孤兒達娃朋措
就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孤兒們仍舊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做游戲。14歲的阿梅和15歲的南松躺在帳篷里翻看幾張“飛輪海”的海報。記者問她們最喜歡這個組合里的哪位明星,她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歡吳尊!”隔壁帳篷里的幾個孩子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幾張彩色紙,疊起了千紙鶴,在帳篷里飛來飛去,引來帳篷里的其他孩子樂呵呵地搶著玩。
中午開飯時,12歲的桑周卓瑪搖起一個小型鼓風機為臨時架在草地上的柴火灶鼓風。桑周卓瑪穿戴一件縫有羊毛邊的綠色小夾襖,頭上扎著幾十根小辮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非常可愛。中午他們吃的是一種名叫“阿呀達呀”的食品,用米和著酥油和糖煮成半稀的粥。記者嘗了嘗,味道有點澀,但孤兒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后,很多小孩還捧著飯盒舔得一干二凈。達娃朋措告訴記者:“我們這些孩子們都知道糧食很寶貴,寧愿自己吃少點,舔干凈點,將米飯省給其他人吃。”孩子們吃完午飯后,還將遺留在草地上的塑料紙、礦泉水瓶等撿起來,同一放到垃圾袋里。
懷德兒童福利院院長白日代勒兼任玉樹州兒童救助協會會長。他告訴記者,全州共有4家像懷德兒童福利院這樣的孤兒救助機構,收養著160多名孤兒。他們的資金主要靠廣東等地的慈善人士捐助。懷德福利院去年才建好的1000多平方米的樓房震得多處開裂,已經不能再讓孤兒們住。白日代勒現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夠得到募捐。“我想把懷德兒童福利院擴大一點,讓更多在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孤兒能夠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