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中國20年美容革命 直銷體系獨擋一面
發布: 2010-03-18 09:13:27 作者: 雅歌 來源: 21世紀網

在中國從事美麗行業多年,經常會在與人聊天時,或繁或簡地回溯中國20年美容革命。當我所帶領的品牌參與其中,體會時代變革,改變生活方式,那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
對于美容產品,國人最初的理解就是護膚品。從計劃經濟年代的百雀羚、蛤蜊油;到改革開放后80年代末以“滋養肌膚、潤而不膩”深入人心的夏士蓮,以及其后護膚單功能被提升的典型產品玉蘭油;隨后90年代中期,潔面產品也開始講究起來,國人開始不再是用肥皂來洗臉了,護膚講究起步驟來,市場上各種美容產品的品類也豐富了起來,價格上也開始分化;到了90年代末期,越來越多來自歐美和日本的美容品牌為國人灌輸了更為新鮮的美容觀念,比如化妝水、精華素、眼霜等功能更為細分的護膚品,近幾年來,從日本而來的崇尚自然“無添加”的美容產品概念也滲透入中國市場。而美容市場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彩妝呢,它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要晚于護膚品——1995年美國的美寶蓮的彩妝上市之前,只有雅芳在賣,但它的直銷體系卻讓一般顧客在市場上買不到它的彩妝產品。當我們的巴黎歐萊雅品牌在1996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時,它因為趕上了一個變革的年代而很快以合理的大眾化價格,成為市場中的優秀品牌;1997年彩妝產品的推出,更令中國市場上的彩妝品牌逐漸豐富起來。
說起美發這一部分也很有意思。對于美發產品的認識,國人是從80年代的肥皂、洗頭膏用來洗發開始發展起來的,后來有了洗發水,但品牌只限于蜂花、美加凈之類國貨。隨著寶潔的到來,飄柔、力士、海飛絲這些洗發產品逐漸搶占中國市場,盡管它們的價格是國產品牌的2-3倍。和別的國家的美發產品中洗發產品的花費只占60%相比,中國市場這一數字至今還是80%,可見以洗為主的需求格局沒有改變。
那么染發呢?盡管化學家歐仁·舒萊爾早在1907年就發明并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安全染發劑。在中國市場,我們曾于1996年做過一件有革命意義的事兒,就是推動Excellence Crème卓韻霜護發染發霜上市,它開創了中國家用染發的第一步。巴黎歐萊雅對于頭發的研究已逾百年,對中國頭發的研究也逾十年,如果把我們研究過的中國人頭發一根根連接起來,長度已然相當于巴黎到上海的距離,因此成功解開的中國人頭發的奧秘是:中國人頭發天生強韌,卻容易受損。與此同時,中國人的頭發表皮層對化學處理更為敏感,而中國人卻最少使用護理產品。我們最近正在以專業修護受損秀發系列來試圖告訴消費者,頭發的美麗有賴于正確、合適的護發方案——而不僅僅是清潔去屑而已。
改變觀念也許不容易,但專業有效的產品總是擁有至為強大的說服力。眼下,巴黎歐萊雅在中國已擁有五大產品線,它在中國的發展史,可謂是近20年中國美容市場發展的一部縮影。我喜歡它對社會、生活的記錄和改變,那確是做品牌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