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勵志書不是大忽悠
發布: 2013-04-26 13:25:18 作者: 佚名 來源: 太原日報

翻看各地新華書店排行榜,勵志書依然是主角。隨便走進一家書店,醒目位置上總擺放著封面或腰身赫然印著讓人亢奮話語的勵志書。
從“勵志”的詞義來看,“勵志書”應該是指那些鼓舞讀者,讓他們奮發向上的讀物。勵志書的外延還是相當寬泛,而筆者在本文想討論的是教導人們如何成功,如何創富的狹義上的勵志書。
不可否認有少數勵志書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就整體而言,數量太多,質量太爛。我們不妨思考三個問題:有多少成功者在寫勵志書?有多少勵志書是成功者自己寫的而非別人捉刀?有多少人是看了勵志書成功的?它們慣用三種伎倆:一是廢話連篇,有本書封面聲稱:違反這些法則,你的人生將經受挫折。而書中所謂的“法則”包括:給自己定位、把苦難視為財富、要充滿自信、要有奮斗目標、要珍惜健康、要勤奮學習、誠信是做人之本、學會珍惜時間等等。這些道理,就是讀者不讀此書也知道。二是胡亂編造,為增加文本的可讀性、可信性,作者往往編織美好品行或勤奮執著的感人故事,然后安在名人身上,特別是已故名人,因為可以死無對證。三是煽情鼓吹,就像傳銷一樣,鼓吹一套理論,鼓吹成功的道路可以復制。正如 “人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時過境遷,一切外因都已改變,誰又能復制誰的成功道路呢?梁文道在其最新文集《我讀》寫道:“我總告誡年輕人,在你事業落敗的時候絕不能讀太多勵志書籍,讀勵志書有時候會把一個人讀傻的。因為此后你會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確,即便偶爾遇到失敗,也會視其為一時的困惑,你堅信最終還是會贏的,這樣的人其實是很可怕的。”
勵志書其實大都是大忽悠,作者自己都沒成功,還在向讀者鼓吹如何成功,作者還沒致富――還在靠寫勵志書發財,就來教授人們創富秘籍。那是否有真的引人成就的勵志書呢?加拿大作家威爾・弗格森的小說《幸福TM》就很值得玩味。小說主人公埃德溫是個專門出版勵志書的編輯,他從垃圾稿件中刨出了一部勵志書稿,陰錯陽差地出版后成為最火爆的暢銷勵志書,書中告訴人們如何減肥、戒煙;如何治療賭癮、酒癮、毒癮;如何獲得慰藉,賺大錢,令人驚奇的是書中講述的一切一一實現。然而,以欲望構架起的城市卻最終像骨牌般瓦解。首先是煙草行業垮了,接著是酒業公司、各種各樣的健康減肥中心。人們不再需要香煙、美酒、毒品、減肥,包括化妝品和生發靈,甚至不再需要工作。社會生活在到處彌漫的幸福感中停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