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天獅集團70億背后的艱難轉型
發布: 2012-01-11 11:57:14 作者: 未知 來源: 南方都市報

2003年便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天獅集團堪稱國內名氣最大的“準”直銷企業,繼2007年投資2.5億美元進軍零售業之后,其掌門人李金元本月又表示,將投資70億在天津打造“365天的世界博覽會”,建成后實現高達300億的產能。
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企業會有多元化的嘗試,未拿牌企業更可能存在模式的搖擺。但從直銷業界多年經驗來看,所有的創新離不開兩大前提,一是立足于現有的渠道優勢,二是立足于直銷模式,離開這兩點的創新都是高風險的。”
70億投資旅游謀求二次轉型
記者注意到,這并非尚未正式拿到直銷牌照的天獅的首次轉型,早在2007年其便高調宣布進軍零售業,投資2.5億美元成立百亮超市,展開三年開千店的計劃。但在2008年下半年,百亮的門店相繼謝幕,僅剩下寥寥無幾的幾個。天獅高薪請去的操盤手也相繼離開。
“天獅全年銷售額在70億左右,其中國內只有20多個億,主要面向俄羅斯、南非等市場。”該人士向記者透露,作為本土直銷老大,天獅一直沒能拿牌的原因可能在于其表現一向甚為高調,令商務部覺得不如外資公司容易監管,發牌后內資申請的節奏將難于把控,擔心走上1998年的老路。“目前本土拿牌的哈藥和新時代都是大型國有企業,隆力奇也是原先知名度較高的民企,不過業界始終認為,天獅應該還是有機會。”
仙妮蕾德轉型特許經營遭遇困局
因遲遲未拿牌而艱難轉型的不僅僅是天獅一家,直銷業的開山鼻祖仙妮蕾德所面臨的問題甚至更加嚴峻。日前有報道稱,自轉型特許經營后,青島仙妮蕾德的數量急劇降低至一成。
“1998年仙妮蕾德全國業績第一,做了28億,安利同期不到10個億。現在安利發展到200億,仙妮蕾德不過5億(也有數據稱其有13億)。”鼎盛時期仙妮蕾德有5000家店,現在不過七八百家,廣州6個月之前的數據只有30家左右。
這個曾經一家就相當于“安利+雅芳”的公司在中國市場戰略搖擺不定,一方面想多元化投資,在酒店和地產的投資分散了內部資金優勢,一方面又在特許和直銷之間搖擺了長達五六年。“且其店鋪加直銷員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上與安利和雅芳都有區別,安利一般是自己投資,雅芳一年有2億多廣告投入,在門店管理上有大量配套,仙妮蕾德則是既交給銷商開店,又缺乏精細化管理,因此造成了其‘門店困局’。”
有業內人士預估,天獅眼下更重要的不是一次接著一次的轉型,而是重新梳理自己的戰略定位,是做專業化的全球直銷品牌還是做連鎖形態的零售服務商,并且解決自身品牌定位尚存的結構性缺陷。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顶一下0
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