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源副總經理楊碩:人生就是不斷的成長
發布: 2010-02-24 19:29:39 作者: 鳴仁 來源: 《直銷》

采訪完楊碩先生,我腦海中顯現出一個智慧飽滿、自信沉穩的身影,雖然臉容模糊,但是臉上那瀟灑的笑仿佛可見。風雨飄搖中巍然不動,泰山崩塌前不改顏色。可敬!可佩!
人生就是不斷的成長——訪清泉源副總經理楊碩先生
回顧楊碩先生的40年人生,有對未來的迷茫,有年少成名的喜悅,有一無所有的低迷,有自己握起拳頭的堅定,唯一不變的是他對個人價值的不懈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惑之年的他已可笑看天地風云變幻。
找準自己的舞臺
教師這個職業和楊碩先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師,他自己也做過三年教師,而且據他所說,對他的人生有著很大影響的人中有他的一位初中老師和一位高中老師。我想在楊碩先生的心里,教師一定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吧,他一定也竭盡全力的想做一個和他的父母、他的老師一樣的好老師。但是有些人他注定不屬于平凡,注定要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在當老師期間,對楊碩先生感觸非常深的一件事是他發現下班后,自己的同事們騎著自行車去買菜,還隨身帶著一桿秤。這一幕生活的背影,讓年輕的楊碩開始沉重的反思,他不想自己將來也是這樣的生活狀態。再加上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沖擊,年輕的他終于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離開教師行業,追尋自己喜歡的路。
離開教師行業后,他毅然下海,做了一個個體戶。很快,他的商業才能涌現出來,短短幾年里就積累了二、三百萬的資產,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新秀商人。他很是慶幸當初的選擇,自己因此找準了自己的舞臺,實現了自己所追求的個人價值。
鳳凰涅槃的重生
1997年底,正當楊碩先生春風得意的要把自己的事業做的更大的時候,亞洲金融風暴席卷而來,經過半年多的苦撐,他最后失去了他的一切。仿佛是一夜之間,他就從一個百萬小富,變成了一文不名的小子。
這個打擊讓年輕的他完全無法接受,他把自己鎖在家里,不愿意和別人說話,徹底封閉了自己。這段時間里,他無數次想從家鄉的大橋上跳下去、無數次想到留給父母的遺書上要寫些什么才好。說到這段經歷,楊碩先生聲音有些低沉了,看來這段時間的確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想象一下,的確,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已經品嘗過成功的滋味,現在被上帝收回了一切,他能接受得了嗎?
但是幸好他有一個溫馨的家,父母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支持。家的溫暖慢慢治愈了他的傷痛,讓他漸漸的走出了失敗的陰影。母親平實的一番話更是讓他如夢初醒,“孩子,你還年輕,你的路還長。要是這點打擊都受不了,那你就徹底廢了。”在父母的鼓勵下,楊碩終于艱難的重新站了起來,決定迎接人生的挑戰,這時他發現自己真正的成熟了。他深情的表示,“都說三十而立,經過這樣一件事情,我發現我成熟起來的不是自己的事業,而是的心靈和心志的真正成熟!”
迎來了心靈的重生,他有了無窮的動力,鳳凰涅槃破繭成蝶!
十年磨一劍
帶著重新崛起的信念,1998年下半年的一天,楊碩背著行李毅然踏上了去往廣州的火車,他希望自己能在改革開發的前沿陣地,找到重新崛起的機會。
一切從頭開始自然無比的艱難,他打過工、坐過馬仔、吃過剩飯、睡過公園......,但是這讓他像一把劍越磨越利,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追求。經過磨練,他已經蓄勢待發,唯一缺的是個崛起的機會。金秋十月的一天,他偶然接觸到了直銷行業,不禁怦然心動,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人命運的行業,敏銳的他馬上發現這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機會。經過仔細的研究,這個行業潛在的發展力深深吸引了他,雖然自己對這行并不了解,但是他還是毅然加入了進來。
在直銷公司里,他苦練基本功,不斷學習他人的經驗,不斷加深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他也在不停的思考,這個行業要如何才能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如何符合中國本土市場的發展、如何才能貼合社會人群的心理,何為正確,何為合情,何為合理。思索中,他不斷給自己定位,給行業定位,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楊碩先生能取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有些成功,絕不是偶然。
2003年,他和他的合作伙伴,隨著歷史的節奏,到了他在行業行進中的第二家公司。在這里,他繼續對整個行業做著自己的認知。這一干又是五年,慢慢的,他充分理解了直銷在中國的發展規律,也促使他自己做出一些較為科學的選擇,他開始尋求建立一個從相對混亂到相對理性的認知,希望能符合行業規律,符合政策方針,符合企業發展之道,符合市場消費群的需要。
1998年到2007年這十年里,楊碩先生一直在苦修內功,期望有朝一日能一飛沖天,成為行業領頭人。有句詩寫的好,正可拿來比喻,“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一劍光寒十九州
2007年底,因為原來效力的公司退出直銷行業,楊碩先生不得不帶著自己的伙伴們另謀生路。這時,清泉源公司進入了他的視線。當時的清泉源還很弱小,正是求才若渴的時候。楊碩先生和伙伴們敏銳的發現清泉源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潛力,而且這里適合他去做一些思索已久的行業探索。雖然有很多朋友質疑他在這里能不能做出來,但是他和他的伙伴們只是笑了笑,然后毅然投身進去。他們相信自己的眼光絕不會看錯。
說到清泉源,就不得不提到楊碩先生的恩師熊和平先生。對于恩師,楊碩話語中滿是感激之情,“我一走進這個行業,就極為慶幸的認識了恩師熊和平導師,他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并且無比器重我,可以說是我的父兄、我的導師、我的朋友,這樣的友誼也許一輩子都難以找到,我慶幸我能擁有這樣寶貴的人生財富。”
在熊和平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中,在一群有著共同理想的伙伴相互攙扶下,在日漸成熟起來的國際121系統的實施下,楊碩先生在清泉源公司的舞臺中,開始展現自己非凡的商業才能。這讓他無比興奮,他終于有機會把自己十年來的思索結果都一一展現出來!
有了這樣的環境去戰斗,還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楊碩先生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拿到了一系列令人羨慕的榮耀——2007年度“華人10大杰出經銷商”、2008年度“亞太區營銷10大杰出人物”、2008年度“亞太區20佳金牌培訓師”、2009年度“行業價值人物100”、2009年度“自主創業明星”、2009年度“卓越團隊領袖”......!他的光芒如此耀眼,就像一個絕世劍客亮出了劍,讓人動容。
很快,他被委以重任,成為主管清泉源教育的副總經理。他能感受到這其中的責任有多重,但是他也相信自己能給那些渴望成功的直銷人帶去通往成功的寶貴知識。當然他還肩負著建立企業文化的使命。他深深的知道,企業文化是所有市場運營系統在執行過程中的基點和核心。在楊碩先生和各位同仁的共同推動下,秉承著“傳播健康理念,探索營銷新模式;創造就業機會,提升大眾生活水平;弘揚中華醫藥文化,樹立打造民族品牌”的三個核心理念,打造出了清泉源龐大的的文化體系,真正展現出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
當然,對于商業運作模式,楊碩先生和他的同仁們也從未停止過思考,可以說他們是一批行業的“實踐者、研究者、探索者”。經過董事會和行政最高層的大力支持,在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環境和行業發展導向的前提下,他和同仁們進行了一系列商業模式探索。“跳出直銷看直銷,我們希望建立一種不僅僅局限在直銷行業的商業模式。在特種營銷的范疇內,打破傳統直銷企業獨立的商業結構;打破傳統直銷單一的推廣模式;打破人員結構在直銷行業的傳統定位;打破產品結構傳統的供應鏈。我們把清泉源定位于聯合通路模式,這是一種全新的產業鏈。”在他們的不斷思索中,聯合商務模式不斷得到完善,為清泉源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
在清泉源的舞臺上,楊碩先生瀟灑的揮灑著自己的青春,無意間,他已是不惑之年。不過,他的舞臺才剛剛拉開序幕,未來還很遠。展望未來,楊碩先生如此表示,“現在的我,就是要和我志同道合的戰友們全心全意的去扶持清泉源,給整個行業帶來一種全新的思路。從物質財富上來說,那只是個數字,現在到了為更高遠的行業價值、團隊價值、個人價值而奮斗的時候!在本土,不缺乏三年以上的企業,但缺乏三年以上的共同成長的團隊。我們正在打造以企業為基礎的文化魂魄,以系統為依存的忠魂!”我想,現在的中國需要他這樣的人去不斷的思索、不斷的改變。
楊碩先生如此評價自己的前四十年人生,“做了自己想做的,順便在路上獲得了財富。我的目標清晰,在過程中我享受到了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