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楠:關于直銷的獨家辯證法
發布: 2009-12-18 08:46:53 作者: 秦永楠 來源: 中華直銷網

近日,第十四屆直銷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秦永楠教授是第一個發言的嘉賓,他的發言為研討會定下了“求新、求變”的調子。熟悉秦教授的人都知道,秦教授一直在倡導用創新思維來研究直銷,本人更是以身作則,親力親為,不論在復合型營銷系統還是直銷業的轉型研究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而秦教授在此次研討會上的發言的不同之處在于,這次的發言不僅可以讓人見識到他新穎的觀點,還能讓人體會出他何以能不斷創新。秦永楠教授的創新,除了一直以來的堅持關注和研究外,還有他的辯證思考方式。觀點如下:
辯證思考一:創新是把雙刃劍。
在第一點里,秦教授講到直銷這種營銷模式或者叫做銷售模式,是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誕生的一種創新的銷售方法。同時,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的金融危機,說明創新既能帶來發展和進步,同時也可能帶來風暴、颶風和危機。所以說創新是一把雙刃劍。
其實,創新是把雙刃劍在整個直銷傳入的過程中表現的也是十分明顯的。想當初未和傳銷做過區分的直銷模式所到之處,都迅速在當地發展壯大,但虛幻的金字塔倒塌之后造成的嚴重后果,導致了政府和大眾對直銷事業的“另眼相待”。創新是直銷企業突破困境,求的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只要有創新就會有風險,到現在都未能脫下被傳銷污名化的包袱的直銷企業在創新之路上更要時刻注意規避風險才是上策。
辯證思考二:企業發展與市場經濟環境的辯證。
第二點里,秦教授由人和自然環境的關系聯想到了企業和經營環境的關系。人類對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已經從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改造自然環境到人類應該尊重保護自然環境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企業的良好發展是離不開良好的經營環境的,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所以,企業在發展的時候,應該在自然的環境中注意維護自己企業的經營環境,甚至包括投資環境,這樣,企業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從而使發展環境也進一步完善起來。
當前金融危機雖然給直銷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直銷事業總體的發展環境真正的黃金時代還并沒有到來。對于這次機遇,直銷企業如若能好好把握,將會使黃金時代的更早的來到,秦教授在用他辯證思想法提醒直銷企業,抓住好的機遇,不僅僅在于要好好利用,還在于要好好維護這種機遇環境,不要“得意忘”,提早將它破壞掉。如今,整個社會大眾及政府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直銷事業上,這個時候的直銷企業更是松懈不得,甚至應該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行事,以維護好這種得來不易的“關注”。
辯證思考三:不審勢則寬嚴皆誤。
第三點里,秦教授引用了成都武候祠的對聯“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好的管理不在于有寬有嚴,有賞有罰,而在于寬嚴適度,賞罰分明。在管理上。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去考慮問題,就像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先生說的那樣,“管理只是對分寸的把握”。
秦教授的這個觀點是值得政府和企業深思的。政府合理規范市場和行業秩序,是有利于行業快速發展的,稍后發言的嘉賓中華直銷管理學會的常務理事,如新公司臺灣區前總裁周由賢周總裁也以自己實際研究數據證明,不論是在臺灣還是大陸,相關打擊傳銷規范直銷的管理條例政策出臺后,直銷事業不論是在量上,還是在質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時隔大陸的直銷管理條例出臺已將近四年的時間,直銷企業一方面與傳銷做斗爭,一方面努力發展,至金融危機發生,其不俗表現終于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關注,隨著后危機時代的到來,政府應該看到“時、地、人”都和四年前不同了,這管理的尺寸也該有所變化了。
另一個應該深思的就是直銷企業了。直銷企業與直銷員的關系是有些微妙的,管理的分寸可謂緊不得松不得。過緊,就會喪失掉直銷事業作為一項“人”的事業本應有的優勢,過松,就怕被別有居心和自制力不強的人所利用,擾亂市場。對于這一點,很多企業已經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公司制度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德治和法治相結合,雙管齊下,對于松緊的把握便會有更大的調試空間。
秦永楠:現正從事復合型營銷系統的研究和直銷業的轉型研究工作。任中國直銷業研究課題組的組長。在國內學術界很多人不認可直銷這種行銷模式的時候,秦永楠教授就開始把直銷作為一種正常經濟現象展開研究工作。他極力倡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關注直銷,并認為直銷模式尚未發展完全,提出了“直銷在中國還是幼稚產業”的概念,極力主張直銷領域的創新思維,在探索中尋求直銷出路。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