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新 包裝是活廣告
發布: 2009-12-15 10:04:18 作者: 袁修梁 來源: 全球品牌網

包裝不是產品的附屬,而是產品的一部分。
中國有個“買櫝還珠”寓言故事,這個故事在現在看來,故事中的主人公還是蠻有商業營銷頭腦的;當一粒珍珠與其它的珍珠區別不大的時候,裝珍珠的盒子就成了很好的區分手段。
而在現在,許多行業的產品同質化后,品牌的差異化有時候完全只能依靠包裝來區分。許多產品在剔除掉包裝后,很難與一堆競品分辨出彼此來。就如一瓶可口可樂與一瓶百事可樂,倒在杯子里你能否品嘗出差異呢?
包裝界定品牌差異只是基本的功能。在媒介渠道日益多元,資訊泛濫,單一媒體廣告影響力稀釋的情況下,包裝更要起到終端廣告的功能。要做好這一功能,好的包裝在袁修梁看來至少要具備以下三個方面。
一:搶眼
這是一個資訊泛濫的年代,就普通人而言,每天有海量信息可以接觸,有紛繁的信息需要處理。身處這樣的時代,消費者的心智已被填得滿滿,世界最稀缺的也就是顧客的心智資源。而就絕大多數行業而言,市場上都會充斥著各色各樣的品牌。這些品牌不僅產品趨于同質化,渠道也趨于同質化。
一面是稀缺的心智資源,一面是渠道上擁塞的各類品牌,所以,無論是大名鼎鼎的大品牌還是不知名的小品牌,都不要試圖讓消費者去惦記著你,而是應該利用好每個能抓眼球的機會喚醒消費者的記憶。而這種喚醒,最佳時刻就是在消費者購買決策那一剎那。所以說,不管是各類零售店貨架上的快速消費品,還是開辟專賣場地的耐用消費品,搶眼是包裝的第一要務。
正是基于包裝搶眼的目的,搶眼的色彩——紅色就常常被運用在許多品牌的包裝上。如可口可樂是紅色的,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是紅色的。
二:對接與暗示
吸引顧客關注后,好包裝的第二步要做好“對接與暗示”。對接就是要讓人明白產品是賣給誰的,讓看到產品包裝的人即刻明白產品是否適合他自己。暗示就是要將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展示出來,不管這種利益是看的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包裝常見的對接與暗示方式有幾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通過通過包裝的質地與檔次:針對高端消費群,包裝的質地就精致些高檔些;針對一般消費群,包裝的質地與檔次就普通些。
二是通過包裝的圖案與輔助圖形:化妝品包裝一般將女人美麗的一面放在包裝上,讓消費者目光接觸包裝的瞬間即可產生變身美女的聯想;針對特定人群的產品一般會將這類人群的代表印制在包裝上,例如老年人保健的產品一般都是以健康活力的老年人做廣告。
三:辨識與定位
包裝的第三功能是辨識與定位。許多品牌的產品都是系列化推出,為了讓不同的系列產品之間容易辨識,就需在包裝上借助色彩或者輔助型來營造相同的印跡,就如安利紐崔萊系列產品的包裝上都有綠色明亮的圖案,這些不同系列的產品擺放在終端,既容易辨識而且不同系列之間可以共同營造出大品牌的氣勢。
對定位清晰的品牌而言,這種品牌定位從產品包裝上就應該體現出來。就如雅芳定位于女性突破歲月痕跡,護膚品包裝從瓶身線條到輔助型都在營造年輕化的聯想。
好的包裝就是臨門一腳的活廣告,能將產品送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一定要好好珍惜產品包裝這個可以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