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商壓力報告
發布: 2009-11-04 09:41:02 作者: 佚名 來源: 直銷雜志

9、您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發展步驟嗎?
這組數據給我們的同樣是欣慰。除了 7%的直銷人對自己的未來懵懵懂懂外,其他 93%的直銷人,不論達成是否有困難,他們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發展步驟。擁有這樣高的職業覺悟,是任何行業都無法企及的。
在我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沒有真正了解和正視自己究竟需要怎樣的生活,也沒有考慮過什么樣的職業發展才真正適合自己,以一種完全“自然”的狀態得過且過地延伸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碌碌無為地終其一生——從本質上說,他們并不是沒有具備成功的潛能,只是他們成功的礦藏沒有一個成功目標來嫁接,被他們自己遺忘了,沒有開發罷了。
的確,人是具有極大價值彈性的動物。幾乎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特別是在直銷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又充滿挑戰的特殊行業中,我們不僅需要清晰自己的職業方向,更要弄明白每一個階段目標,直至每一天的工作進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10、你認為所在的系統或者團隊是否有待完善?
這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81%的調查對象覺得所在系統或者團隊需要完善。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是不是還有這樣的可能:這 81%的直銷人對他們所在的系統和團隊有意見?或者不滿意?甚至不滿?
如果這種假設有存在的可能,問題就相當嚴重了。 81%是一個多么龐大的基數啊,這說明當前的系統或者團隊們已經到了亟待重構的階段。說實話,這組數據令本刊編輯記者大吃一驚:銷售伙伴相見時熱情洋溢的擁抱、團隊領袖演講時激情澎湃的掌聲,難道僅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嗎?難道團隊領袖言而無信、說一套做一套?難道銷售伙伴間相互猜疑、相互搶線、相互使絆子?難道所謂的系統和團隊只是一個爾虞我詐的烏合之眾,一有風吹草動,頃刻土崩瓦解?
問題應該沒有這么嚴重,或者說有這樣嚴重問題的團隊(其實,這樣的群體只能稱作團伙了)只是極少數。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團隊才是中國直銷最根本的主力;如果這個主力癱瘓了,這個行業也就癱瘓了。
關于團隊建設,業內外專家的專著林林種種,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多么科學的道理、無論怎么先進的觀念,都必須由團隊領袖來理解和實施。所以,從團隊領袖來說,是不是真心幫助成員成長比較關鍵;從團隊成員方面說,是不是跟對了人需要三思。
11、 您覺得還有更好的公司或者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嗎?
如果說上一個問題便于我們從根本上認識當前直銷系統和團隊的真實狀況,那么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對當前直銷公司或者說整個直銷行業的一個真實觸底——有沒有更好的公司或者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實際上折射的是調查對象對公司、對行業的深層心態。
記得在我們收回的許多問卷中,一部分調查對象將其它問題都填了最積極、最樂觀的一項,但在本題中卻回答的是“有”。這種自相矛盾的答卷自然是無效的,但給我們專題組的感覺卻是沉重的……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有 35%的直銷人不覺得還有更好的公司或者更適合自己的工作。這說明,他們當前的工作得心應手,最起碼信心百倍。遺憾的是,“覺得還有更好的公司或者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的人占了 29%,這就意味著有近三分之一的直銷人不大看好自己當前的工作,隨時都有跳槽到其它公司或者其他行業的可能。
對于 36%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直銷人,我們可以有多種假設:比如他正做得風生水起,大腦里沒有這樣的意識;比如他是一個目標堅定、心無旁鶩的人;比如他是一個“順其自然”,過一天算一日的人;我們也不能排除他沒有想過,是因為他不敢想……
三、數據綜述
策劃和實施本期專題,我們耗費大量心血。本意是為了客觀“統計”直銷人的壓力,準確理清中國直銷的壓力源,讓大家對這些壓力的枝枝蔓蔓看得一清二楚,變被動為主動,從根本上避免和化解我們的工作和生存壓力,讓我們的心變得輕盈一些。
當統計數據出來之后,我們的心情卻變成了孩子的臉,忽陰忽陽、冷暖交錯。
最讓我們歡欣的是直銷人不用再背負親情的壓力了,這就是說,直銷人的身份壓力已經微乎其微了,大家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了。最讓我們忐忑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直銷人“覺得還有更好的公司或者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不明白,經過近 20年努力才得到行業環境為什么讓那么多的直銷人徘徊?
在我們這次調查問卷的最后,是一道問答題:你認為目前最苦惱的瓶頸是什么?——下面,我們順手摘錄的幾則,與大家共同交流——
1、對產品認識不足,對銷售流程不太熟悉;
2、教學課程不清晰、銷售邏輯不嚴謹,難以開展市場;
3、保健品不太受歡迎;
4、收入不多,溝通客戶的成本不少;
5、缺乏團隊支持,業績壓力大;
6、只注重發展新人,不注意扶持新人,言而無信;
7、遇人不淑,領導人差勁。
8、賺錢快的命不長,拿牌的項目又難賺錢,團隊流失嚴重;
9、感覺政府的條條框框多了,市場空間小了;
……
我們原原本本地把本次調查的各項數據,以及這些有代表性的問題羅列在這里,是因為我們既沒有高深的認識也沒有智慧的見解;如果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受到一些脾益,那么我們心中的愧疚感就會少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