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商壓力報告
發布: 2009-11-04 09:41:02 作者: 佚名 來源: 直銷雜志

二、調查數據分析
1 、您做直銷多少年了?
從統計結果顯示:十年以上的直銷人占 17%,十年以下占 20%,五年以下占 24%,三年以下占 39%。這組漸進的數據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這是一個根基厚實(十年以上占 17%)、 發展穩定( 17%、 20%、 24%)、未來強勁(三年以下占 39%)的事業。
不錯,中國直銷業走了一些彎路,經歷了一些曲折,導致了一些誤會。但是,無論怎樣,這個行業是在逐漸壯大;無論怎樣,這個行業是在逐漸清明,這一點,無論是從這組數據上,還是從大家的感覺中,都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2 、您做過幾家直銷公司?
這是一組既有“趣”又有“味”的橄欖形數據。說它有“趣”,是因為只做一家公司的直銷人數比率( 18%)和做了多家公司(五家以上)的直銷人數比率( 16%)非常相近;說它有“味”,是因為這個有趣的數據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行業主流是做了三家公司左右的直銷人( 66%),或者說大多數直銷人在經歷三家左右的公司后就找到了自己的歸屬,甚至可以說,這也是一個最佳的心理階段。只做了一家直銷公司,往往會因為缺乏參照坐標而失去對企業優劣、對自身價值的衡量標準,使自己變得盲目、被動,對未來顧慮重重——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也不排除“一見鐘情”的機遇。“橄欖”的另一端,是做了多家公司的直銷人,我們承認,這個 16%中成就了許多行業大腕,但我們同時也知道,這個 16%中,除了少數大腕就是即將淡出直銷行業的“難民”。這意味著什么?是不是意味著經歷過多的直銷公司雖然預示著博取眾長的更大可能,但更容易滑入眼花繚亂和三心二意的窮途末路?
回答是肯定的。不論從人的心理角度還是從生理角度,過多的“漂移”都容易耗盡我們的熱情和斗志,讓我們的身心疲憊不堪,除非您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和毅力成為“大腕”。
3 、您覺得目前公司的各項制度是否科學、公正?
無論是從行業自身的發展還是從國情的角度,中國直銷行業的規范化和法制化都是必須的。中國直銷行業的商業回歸動搖了直銷業由來已久的“行業理念”——致富的捷徑、一夜暴富的游戲—— 直銷已經成為一種需要辛勤付出的長遠商業項目。這一點,大家應該十分清楚。但是,受先入為主的行業意識影響,理性上的“清楚”并不代表意識里的認同,加之受身邊那些活生生的暴富先例的刺激,許多直銷商,尤其是基礎直銷商會感到“事業艱難”、“成功遙遠”,甚至最終退出了直銷行業。
其實,任何一項規則和制度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比方說雙軌制每個人名下只能安放兩個名額,發展多的只能往下放,影響了自己的直接受益;太陽線雖然不受此限制,無論發展多少人,他們都以你為中心,視你為 “領袖 ”,但相互協同差,網絡難以保持平衡。大家只能根據自己的資源實際和心理需求進行調整,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好在 66%的直銷商都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受挫。
4 、您覺得自己的興趣與特長能在工作中發揮嗎?
興趣和特長是決定我們會不會熱愛某個事物,會不會對它專心執著的決定性基礎。
相對于傳統行業,直銷是一個具有較大主動性和自由度的事業,包容性極強。所以,直銷商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樂觀的,僅僅只有 5%的直銷商覺得自己的才華難以施展。當然,這個 5%在直銷人這個龐大的基數里也涉及兩百萬之眾,而且這是一個直接關聯自身發展的重要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仔細分析,是公司原因、是團隊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公司、團隊的原因可以通過溝通和協商解決,個人原因則需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來彌補——如果三者都難以奏效,離開直銷行業也是一種解脫。
5 、您開拓市場的投資從哪里來?
這是一個比較感傷的問題。無論做什么工作,或者做什么生意,如果沒有利潤,我們的價值是很難體現的,直銷行業應該也不會例外。但是,根據這次統計數據看,僅僅只有一半多一點的直銷商( 54%)的市場經費來源于市場利潤,還有 37%、 9%、共計 46%的直銷商,還得向家里伸手、向朋友伸手……
在這個事實面前,其他的一切似乎都輕如羽毛了。顯然,這是直銷人最不愿面對、而又必須面對的痛。如何化解這個問題,應該整個行業共同來思考:制度是否科學?教育是否合理?協同是否到位?甚至包括發展經銷商隊伍時,是否應該充分把握對方的素質和能力?只有弄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的伙伴、我們的團隊、我們的行業才會更有活力!
6 、您常常遭遇客戶質疑和拒絕嗎?
這應該不是一個壓力問題,而是一個心態問題。這組數據告訴我們,經常被客戶質疑和拒絕的直銷人數比率達到了 28%,許多直銷人為此頻頻遭遇挫折,屢屢敗下陣來,將一個正常的、必須克服的工作問題變成了心理問題,這個認識是極其錯誤的。市場經濟階段,現代商業范疇,無論直銷行業還是傳統營銷行業,遭遇客戶拒絕都是家常便飯。
面對客戶滿臉不耐煩的拒絕,很多直銷人都會感到難堪,甚至會感到不知所措,于是逃避成了本能。的確,逃避比直接面對種種尷尬和難堪更輕松得多。可是,認真想一想,當我們為了暫時的 “輕松 ”而放棄時,那些尷尬和難堪是不是還會隨時回來?我們會不會面對更為沉重的業績壓力?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客戶的拒絕靠逃是逃不過的,即使今天倉皇逃避后不必面對客戶拒絕,可是明天客戶一樣會提出拒絕 ……只要市場經濟存在,客戶的拒絕就不會停歇。所以說,如果想要成為成功營銷人,必須先做一個快樂營銷人;而做快樂營銷人的前提就是首先要直面客戶的質疑和拒絕,并相信自己——你就是專門化解客戶的拒絕的專家。
7 、你目前的收入是你曾經的理想嗎?
如果單單只是從統計數據本身看,似乎有些悲觀: 59%的直銷商感覺理想與現實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另有 22%的直銷人認為有很大的差距。奇怪的是,據本刊相關資訊,這個 59%和 22%里,許多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所以依然距理想有一定的距離,想必也與我們這個行業特定的文化有關——比如夢想、比如信念,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中國直銷依然沒有走出“夢想 +信念”的窠臼。不得不承認夢想和信念的巨大力量,正是他們的鼓舞和鞭策,將成千上萬的普通直銷人送進了成功人士的行列,成就了無數直銷人。與理想有距離說明我們目標清晰、上升空間大,需要更加勤奮的努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理想不能脫離自己的客觀實際,不然,疲于奔命不說,還加重了自己的失落感。再說了,現代意義上的直銷是一個長久性的事業,它需要我們把眼光放高一點 , 把姿態放低一點——也許,小小的改變就能將你送入理想的境界!
8 、您的工作對您的親情或者友情有損傷嗎?
記得九十年代中期,因為缺乏行業監管,直銷行業魚龍混雜,使許多不明就里的人誤入歧途,最終血本無歸;導致夫妻反目、親戚相傷、朋友相恨的鬧劇時有發生——倘若誰家里有人涉足直銷了,莫說街坊鄰里會如臨大敵,連親戚朋友都會避而遠之,仿佛直銷是瘟疫一樣,一旦沾染便萬劫不復。
隨著行業撥亂反正后的日漸清明,隨著那些“萬劫不復”的人衣錦還鄉——今天的這組數據變得十分欣慰了: 53%的直銷人認為自己的直銷工作不會對親情和友情產生負面影響; 44%的直銷人覺得影響比較小;僅僅只有 3%的直銷人親屬和朋友還不夠理解。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據,它說明曾經令萬千直銷人肝腸寸斷的問題得到了充分的化解,這說明直銷這個富有活力的營銷模式正越來越廣泛地被中國民眾認同,這說明中國直銷行業已經一步步地走到了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