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非法傳銷調查:徹底根治仍任重道遠
發布: 2009-08-27 09:00:14 作者: 孫勇杰 來源: 時代周報

一度輝煌的小城來賓、夢想發酵的“圣地”北海以及南寧,承載著西南開發重任的廣西,近年一次次因非法傳銷大案,進入公眾視野,也逐步引起高層關注。
2009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公安廳廳長梁勝利發表“恥辱論”,隨后廣西掀起打擊非法傳銷的一系列行動。
號稱參與者百萬、涉及資金數百億的非法傳銷,以及在八桂大地上衍生出的種種灰色經濟鏈條,徹底根治仍任重道遠。
“目前廣西肯定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重災區。”8月24日,反傳銷專家李旭說。
“這是廣西的恥辱!”6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公安廳廳長梁勝利在打擊傳銷犯罪專項整治會議上說,廣西一定程度上成了傳銷者的天堂。
7月9日,梁勝利下令,獵狼行動開始,首府南寧打響廣西專項打擊非法傳銷第一槍。
泛濫廣西境內十余年的非法傳銷,似乎末日來臨。
非法傳銷肆虐后的邊城
在非法傳銷歷史上,來賓是個省略不掉的地名。
“2003年以來,為有力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來賓市共出動人員11.6萬多人次,端掉傳銷窩點2220個(處),遣散傳銷人員37256人次。”3月初,來賓市政法委書記潘金木在來賓打擊非法傳銷的綜述中稱。
這對于市區人口僅30余萬的來賓,是個聲勢浩大的持久工作。
8月11日,空蕩蕩的街道和城區周邊閑置的民房,見證了非法傳銷的瘋狂,也見證了小城狂想的幻滅。
“這座小城就像吸過海洛因,短暫的興奮以后,陷入了更深的萎靡。”2004年廣西大學畢業后到來賓工作的朱寶昌說。
2001年前后,一個叫“深圳文斌”的傳銷團伙在廣東遭到致命打擊后,經南寧、柳州等地進入來賓。這個交通優越、消費低廉的縣城給了他們喘息恢復的機會。
2002年12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柳州地區,設立地級來賓市。隨后,來賓市委、市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各種激勵政策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資商到來賓投資創業。然而,來賓這樣一個新興小城,急于發展經濟的心理,也被傳銷團伙利用。
當年,為刺激基建,政府開始向農民提供10萬-30萬的無息或低息貸款,大量出租房的涌現又進一步刺激了傳銷者的到來。
以“加盟連鎖”、“連鎖銷售”、“直銷”為名進行的非法傳銷活動,逐漸開始橫行這個政策寬松、環境適宜的小城。
2005年前后,“傳銷之都”來賓達到巔峰,官方公布傳銷人員達3萬,在不同版本的報道中,這個數字達到了10萬之多。
服裝店、小吃店、IP電話吧和旅館等一系列“配套”產業迅速發展,小城的消費指數呈直線上升,一毛五的小菜一度漲到了一元一斤。一種制作很簡單,幾塊薄板加四個20厘米高的木腳,加釘而成的“傳銷床”,曾經賣到上千元的高價。2005年前后,來賓市區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月租從不足500元飆升到2500元,比南寧還高。
2006年8月,“全國打擊傳銷專項行動”啟動,其中廣西被列為全國14個重災省區之首,廣西來賓是其中重點督查督辦對象。10月9日,“颶風行動”降臨來賓。
“滿街都是警車,突然就成了一座死城。”親歷了小城幻滅的朱寶昌說。
隨后,來賓市政府對非法傳銷進入長期監控狀態。據當地居民介紹,傳銷在當時還是有,但是早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
相比于打擊非法傳銷的立竿見影,這座城市經濟的恢復顯得更加緩慢。
在鼎盛時期,“傳銷產業”一年在來賓消費據保守估計達六千多萬元,它的退去給這個新興城市曾經帶來過“經濟危機”。時至今日,這座逐漸恢復平靜的城市,依然默默承受著遺留的傷痛。
瘋狂的“資本運作”
“廣西非法傳銷的起點很高,去年還有過傳銷人員集體向災區捐款的事。”反傳銷專家李旭說,目前廣西傳銷盛行的“資本運作”,投資很高。
據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介紹,廣西非法傳銷打著連鎖經濟、資本運作的旗號,其內部實行五級三階制,ABCDE五個級別,CDE是一階,B級是經理,要售出65套,一套3800元;A級是總裁級別的,要銷售600套。
“21份69800元,一般一次就買21份,有些人甚至一次購買66套。”李旭說。
據目前廣西傳銷“行情”,21份就獲得了發展三個下線名額的權限,按照其邏輯,3個下線又可以發展9個下下線, 9變成27,27變成81,依次無限擴張。
加入者均能從這些新發展的下線中得到抽成,具體為:下線交的錢“45%交給國家”,剩下的55%被所有人瓜分。
“一年左右就可賺到最多的1040萬元。”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說,這是“純資本運作”宣稱的可獲得的最高收益,傳銷內部宣稱“到這個限就要出局,不然錢都被一個人賺光了”。
“居住條件很好,就像住在家里一樣,房租都在2000-4000一個月,參與傳銷的人員也比以前自由很多。”李旭說,“資本運作”的迷惑性顯然加強了許多。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大量老板的加入給“資本運作”模式的傳銷提供了強力后盾,參與傳銷的人員素質提高很多。
據李旭介紹,北方的傳銷打的是“網絡經營”旗號,騙的都是年輕人,主要是大學生或者打工者,但廣西的“資本運營”參與者顯然層次較高,不乏博士后、海歸、局級廳級干部、律師、公務員等等,都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在做,又被稱為“金融傳銷”。
“一個家族投入幾百萬進去的例子特別多。”李旭說。
這種“高投入、高智商、高學歷”的非法傳銷,具備了更強的傳播能力,出版了大量的非法出版物、電視專題片,官方網站甚至召開所謂項目發布會、論壇會議。
“現在他們又在改頭換面,叫‘合伙思路’,分散到全國各地,成立所謂‘富人俱樂部’、參加所謂‘分錢游戲’等等。” 李旭說,廣西“資本運作”已經成為異地傳銷一個主流模式。
“資本運作”模式,由于具備強勁的經濟實力,操作更為隱蔽,“抵抗能力”也相當強,去年年底,當地媒體曾報道一起傳銷活動,曾一度被相關組織索賠500萬。
而廣西政府的北部灣開發計劃,也成為傳銷組織利用的“重要外衣”。
北部灣的誘惑
據南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負責人介紹,外地來南寧的傳銷人員往往都是炒作“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博覽會”、“泛北部灣經濟圈”和“發展北部灣建設”等這些經濟概念,以介紹到南寧購房、投資為名,拉攏親戚、朋友、老鄉等到南寧進行所謂的“實地考察”。
“北部灣開發”,成為被傳銷團伙不斷提及的一個概念。北海迅速成為新一代傳銷中心地區,跟北部灣開發戰略被傳銷團伙所利用,有直接關系。
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成為廣西政府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而地方政府不遺余力的招商引資,加快北部灣開發進程的策略,一定程度也被“資本運作”的團伙所利用。
“一些傳銷團伙,在北部灣地區‘投資’建設一個簡易的廠房,就聲稱跟政府合作,承擔了重要開發項目,在東南亞具有廣闊前景。”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說,這是部分“資本運作”團伙的常見伎倆。
而北部灣經濟開發區高速經濟增長態勢,也成了傳銷團伙引誘投資者的有力武器。
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GDP增長16.3%,比廣西平均水平高出2.8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2個百分點。
“經濟危機下,如此高的增長速度,讓閑置的民間資本看到了財富增長的希望,也成了‘資本運作’團伙的誘餌。”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表示。
“其實所謂的開發考察,無非就是參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建設中的東盟領事館區、新開發的住宅小區、當地旅游景點。”南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負責人說,這些伎倆往往可以迷惑懷有一夜暴富心理的投資者。
“有很多人都因此變賣家產去做,所以對反傳銷的工作人員或者志愿者來說,勸說的難度更大,因為很多人都是傾家蕩產去弄這個。”李旭說。
“放水養魚”?
“廣西傳銷屢禁不止有諸多原因。”反傳銷專家李旭說。
一個事實,廣西各級政府在打擊非法傳銷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據南寧警方公開資料,首府南寧每月至少有兩次打擊非法傳銷的專項行動。
8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公安廳廳長梁勝利表示,上半年廣西警方破獲傳銷案件302起,搗毀傳銷窩點1530個,摧毀傳銷團伙264個,刑拘犯罪嫌疑人1054人,逮捕234人,教育遣返24046人,收繳2797.475萬元。
據南寧公安局工作人員介紹,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月28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設了“組織領導傳銷罪”,是目前打擊非法傳銷的有利法律武器。
“總體來說,我國打擊非法傳銷的法律還不夠健全,針對非法傳銷的處罰還是相對較輕。”南寧追蹤報道打擊非法傳銷多年的資深媒體人余鋒說。
據余鋒介紹,他參與報道的一些傳銷案件中,普通傳銷人員一般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而在界定組織領導傳銷還是普通傳銷人員上,需要足夠的證據。
“現在一些地方的傳銷組織轉為在市區一些發達城區通過按揭買房或壟斷一些高檔商品房住宅小區出租房,傳銷人員的生活場所,又是他們的培訓場所,給新人的洗腦,很多都是家庭聚會型,執法部門查處時沒有任何物證。”李旭說,傳銷手段越來越高明、制度也越來越完善,組織領導傳銷的高級業務員很難抓到。
“當地經濟能從中受益,大量外地人涌入能拉動經濟發展。當地官員肯定也有問題,據說一個A級別的人被抓進去,3~5萬就能弄出來。”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公安廳廳長梁勝利也曾表示,非法傳銷泛濫,與廣西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執法部門對打擊傳銷違法犯罪存在錯誤認識有關,這些地方低估了傳銷活動的危害性,甚至錯誤認為傳銷活動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個別地方執法部門把傳銷視為罰沒款的重要來源,‘放水養魚’。”梁勝利說。
“直言不諱地說就是官匪勾結,把它當做一種產業來發展,因為當地有些地方經濟比較落后,所以對于打擊傳銷一直在消極應付,包括前一陣子百日嚴打在很多地方也不過是走走過場,收效很小。”李旭說。
“目前非法傳銷造成的犯罪事件主要還是傳銷團伙內部的搶劫、斗毆,還沒有影響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安全。”余鋒說,這也是個別執法部門敢于“放水養魚”的原因。然而,曾經“輝煌”的來賓,已經給后起的傳銷中心地區立起了一塊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