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臨桂“南派傳銷”探秘 地方是傳銷最大受益者
發布: 2009-07-15 11:08:03 作者: 張宏偉 來源: 華商網

■網絡“臨桂傳銷甲桂林”
廣西臨桂縣距桂林市只有6公里,全縣人口4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萬人。臨桂縣既沒有特別發達的工業產業經濟,也沒有很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但在桂林通往臨桂的公交車上,隨時可以聽到來自中原、東北的方言。
自2006年開始,這里陸續成為傳銷者的聚集地,網絡上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臨桂傳銷甲桂林”之說。
據民間的中國反傳銷聯盟估計,目前在該縣的傳銷者在10萬人左右。
臨桂縣金山廣場旁的天下桂林步行街上,店鋪一家挨著一家,以小超市、服裝餐飲娛樂業為主,由南到北以散步的速度走完整個步行街,大約需要15分鐘。步行街中段的酒吧、KTV約有30家,其中的“同行緣”、“行業大本營”招牌明顯帶有暗示成分。
在步行街南段,一個小飯館門上掛著“陜西人家”的招牌,小老板王濤來自陜西。
王濤自稱是涇陽人,當兵復原后留在一個駐京辦事處,“因為曾在北京當兵,很早就知道中央即將開發北部灣的消息,所以就辭職趕了過來。”他說,除了開飯館外,也搞“資本運作”。目前他已經上了平臺,就等著出局分錢。
王濤介紹說,目前在臨桂的陜西人并不多,大概有500人左右,以咸陽、渭南和寶雞的居多。
步行街上,隨處都能聽到河南、湖北和東北口音,人們三五成群聊天。金水路上,成群結隊的男男女女們由東往西走去,聚集的重點就是金山廣場。
華燈初上,夜幕中的金山廣場甚為壯觀,高大的臨桂烈士紀念碑下,人們已經將足球場大小的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大約有4000人,數百個人圍成一堆,每個人堆里總有一個人唾沫星子亂飛地講解,內容從國際形勢到近期的新聞報道甚至到寓言故事,態度和藹有問必答。
7月6日早7時30分,在當地反傳銷志愿者李大姐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位于金山路和桂康路的兩個農貿市場。在這里,記者發現,凡是大宗購買蔬菜的,基本都是操外地口音。
李大姐抱怨說,因為外地人的大量涌入,當地的物價已經高過了桂林市。這里肉攤上的標價顯示,五花豬肉的價格是16元錢一公斤,雞蛋的價格是8元一公斤。
桂康路農貿市場更大,記者大約數了數,市場的攤位至少有500個,規模超過了桂林市的樂群市場。在路邊豎立的牌子上,分別是發往湖北武漢和河南南陽的長途汽車廣告。
在金水路一家房屋中介的櫥窗上,貼滿了房屋出租廣告。
李大姐說,臨桂房屋出租的價格已經超過了桂林。中仁路、桂康路和陽光水城的出租房,居住的全都是外地人,許多都是舉家居住在這里。
人民路口,電信的促銷柜臺擠滿了人,工作人員講解,客戶只需預存360元話費,就可獲得入“騰達網”的手機一部和600元話費,網內手機互打免費,長途話費低至每分鐘0.09元,較此前網通的大靈通節省1分錢。
對于異地傳銷的參加者來說,“邀約”電話費用是他們日常最大的開銷。
促銷的小桌上,3名男子正在填寫登記表,其中一人手中的身份證顯示,該男子來自北京市。
當晚,金山廣場依舊是人山人海,天下桂林步行街也幾乎寸步難行,原本不寬的步行街上,擺滿了一張張桌子,人們興高采烈、高談闊論。
■“行規”
不限制人身自由
自稱曾經在“行業”做到A級的老范說,劉媽媽在廣西的所有遭遇,都是按照“行業”的規范套路操作的過程。
經過十多年的打擊,傳銷已披上了“連鎖銷售”、“資本運作”的新馬甲,其運作方式也有了更多的改進。傳銷者自稱“連鎖銷售”、“資本運作”為“行業”,全國的“行業”有南北派之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南派不再限制參加者的人身自由。隨著廣西傳銷越做越大,加入的富人也越來越多,很多做法也在改變,生活條件跟家里并無二致。
而兩者最大的相同點就是,謊言是維持“行業”發展的唯一法寶。
無論南派北派,上課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加入“行業”之后,如何“邀約”新朋友和提高留人率,就是學習中的主要內容。
記者從老范手中獲得一本《操作指南》,這是傳銷者的內部資料,其中寫道:初級業務員開發市場,首先從列名單開始,就是將所有認識的人的姓名寫出來,具體可分為同宗、同族、同學、同鄉、同行、好友等類別,然后本著先親后疏、先近后遠和先強后弱的原則,進行“布局規劃”。
在此環節中,先成功后失敗的商人、人緣好的、創業投資意識強的、掙錢欲望高的、膽子比較大的人被列為“最適合”。而生活貧窮、自以為是、優柔寡斷、兒女情長、違法犯罪和特別膽小的人,被列為“不適合”。在校學生、教師、在職公務員、現役軍人是被嚴格禁止發展的人。“行業”也不允許廣西人進入,對外宣稱“項目的意義在于讓外地資金流入廣西”。
初級業務員制定好布局規劃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邀約”,邀約前必須準備好電話稿并且通過上線的審核。電話稿就是投對方所好,編好一個謊言,諸如給老板開車,投資做生意等等。教材里還特別強調“在同一個朋友圈子里都用同一個謊言”,是為了避免謊言穿幫;“一次只邀請一個朋友”,是為了減少朋友間相互商量的余地。
第一次邀約電話也要求嚴格控制在3分鐘以內,一般方法都是問候之后,以聊天方式很隨意說起前一天請某某朋友吃飯花了八九百元,或者又換了一款嶄新的手機甚至汽車等,讓對方產生想象空間,朋友自然會對他所從事的工作產生興趣。
接下來就再找機會,向對方發出邀請。
“行業”還特別規定,新朋友來考察行業,在7天內的吃、住、行,不能讓新朋友花錢,所有開支的費用由叫新朋友來的業務員承擔。
一旦朋友應邀而來,接下來就進入“揭謊言”程序,一般是單獨聊天的時候,“語氣真誠,眼睛直視著對方”,最好一兩句話就帶過去,“揭謊時自己的心理要鎮定、放松、平靜、自信。”當朋友情緒激動時,要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要和他爭執理論。等他平靜的時候,告訴他說,這個行業是國家為了應對WTO,暗中支持的抵御西方經濟入侵的“秘密武器”,個中內幕不是一個電話所能表達清楚的,“我們是最親近的人,以我的為人,我還能騙你嗎?”
南派傳銷內部的《生活經營管理二十條》明文規定,每個人必須養成良好的禮節禮儀,注意儀態儀表,嚴禁酗酒、大吃大喝、不正當男女關系和賭博,避免行業內借貸關系等等,甚至有“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規定。
老范解釋說,所有這些看似嚴格的制度,都是為了避免引起矛盾,影響“行業”的順利發展。
據介紹,“行業”里有句話叫做“前三天感情留人,后三天行業留人”。一旦新人留下來,所有不斷接受專業訓練的“家里人”,都開始相互配合忽悠新人。偷換概念是傳銷者的看家本領,他們會用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企業的加盟費,來混淆傳銷中的盈利模式,即使在著名的“百度百科”,連鎖銷售的條目也被修改成傳銷的內容,誤導著許多不明就里的人以為此“連鎖銷售”就是彼“連鎖銷售”。
不同于北派傳銷,南派傳銷為了說明“連鎖銷售”、“資本運作”的合法性,已經把傳銷產業化,還公然印刷了《資本運作贏在觀念》、《連鎖銷售成功指南》、《無店鋪連鎖經營》、《中國體驗經濟》、《風生水起北部灣》等非法出版物。書中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刊用大量國家領導人的照片,杜撰了很多領導人的講話。鼓吹自己做的是利國、利民、利己的好“行業”。他們以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博覽會和泛北部灣建設為幌子,欺騙親朋好友到廣西來。鼓吹“行業”是為了“解決產銷瓶頸化問題、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增長”、“解決就業問題、減輕社會壓力”、“發展區域經濟、縮短東西部貧富差距”、“以點帶面、讓更多的人富起來”等。
傳銷組織還宣稱,為保證連鎖行業健康有序、穩步發展,防止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廣西各大城市,國家和政府必須實施“宏觀調控”。所以每年政府有意識至少花費1000萬以上在電視、報刊、車站及交通要道宣傳,負面報道“廣西傳銷組織猖獗,騙親戚騙朋友……”
很多傳銷組織都流行一則據說來自香港某衛視節目的語錄:“在祖國的大陸上正發生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支不穿軍裝的部隊,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一個打造百萬富翁的搖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有志之士,他們在媒體的掩護下,忍辱負重,成功地構筑著祖國的經濟長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