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貧不笑娼”究竟是誰的悲哀?
發布: 2009-07-23 08:44:27 作者: 佚名 來源: 世界經理人管家

前些日子,我到中國西部旅行,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里風光旖旎的名山大川,也不是那些原汁原味的鄉土風情,而是窮鄉僻壤和窮山惡水中出現的一個個的“小姐村”。
“小姐村”,顧名思義就是靠村里出去的打工妹用出賣肉體賺取的皮肉錢建設起來的新村落,在這個村落里,凡是住在高大氣派新樓房的村民,基本上都有女兒在外面做皮肉生意或者是在賣淫。她們把賺來的血汗錢寄回家,讓家人蓋起了一幢幢氣派的大房子,并安上了衛星電視,而住在里面的人則通過自己女兒的出賣肉體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我們路過一個叫張家村的地方停車休息,我便隨意地走進村子里,指著那些新樓房和村民隨意聊起天來,言談中,絕大多數的村民對有新樓房住的家庭都流露出了無限羨慕的神情,有的還甚至于稱贊這些家庭的女兒懂事,能夠賺錢回來造屋。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根本就聽不出來他們有絲毫笑話這些家庭靠女兒賣淫發家致富的味道,也聽不出來有絲毫笑話鄰家女兒道德淪喪的語氣,反而聽到了有些村民對自己家里沒有女兒的那種深深地遺憾。
我并不是什么道德衛士,可我還不習慣于他們那種毫不避諱對通過賣淫發家致富方式的贊賞。當我看到這些家庭由于女兒通過賣淫賺錢回家,從而改變了家人貧窮落后生活狀況的時候,當我看到這些有女兒在外面賣淫的村民由此過上了安逸穩定生活的時候,當我看到這些村民由此成為其他家庭學習榜樣的時候,我的心里一時間泛起了絲絲難言的疑問,我一下子失去了思考能力,我真的不知道,在這群笑貧不笑娼村民的背后,我們堅守了幾千年的道德規范是否還有必要存在?他們的行為究竟應該算是單個家庭的悲哀?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或者是我們國家民族的悲哀?
在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歷史過程中,“娼妓”一直是被列為社會機體中的一大毒瘤,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種人就是傷風敗俗和道德淪喪,是在出賣人的肉體和靈魂,而從事這種骯臟齷齪職業的人,自己也會在心理上永遠留下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中對不起父母姐妹,下對不起自己的子女后代的生活陰影。因此,自古以來整個社會對于從事娼妓這種不光彩行業的人都不可能流露出絲毫的寬容,而從事過賣淫的人也會終身生活在社會輿論和旁人鄙視的眼光中,巨大心理陰影會陪伴她們走完人生。而在這里我看不到這些,曾經賣過淫的和依然在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在這里就象功臣一樣得到尊重和禮遇。
這些村莊里出現的笑貧不笑娼現象,在中國的貧窮落后地區應該不屬于個例吧。他們祖祖輩輩守在交通不便的窮鄉僻壤里,守在貧瘠的土地上,守在幾代人仍然無法擺脫的巨大的貧窮壓力下,困頓的生存狀況迫使他們產生出急于擺脫困境的心態,然而,她們缺乏生存需要的基本技能,只能依然父母給予的原始技能謀生并賺錢養家。因此,在這種經濟極其落后地區生活的人中,他們的主要的價值觀就是能夠賺到錢,如何能夠擺脫貧困,如何能讓他們在解決溫飽的同時,能夠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至于是否把貞操當成女人最重要的東西,或者是為了保持做人的道德尊嚴寧愿重復父輩貧窮落后生活,會被絕大多數的村民笑話。在和村民交談中,他們認為女兒如果能夠為家庭賺錢,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大多女孩都會選擇“寧要錢而不要臉”。
問題在于我們如今這個社會真的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道德危機,人們對于從事“小姐”職業的特殊的人群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寬容,整個社會都默認了這個行業的存在,甚至于有的人認為“繁榮必先娼盛”,還有的人就是依靠這個行業在積累財富,因此,打擊賣淫嫖娼也只是一句口號,從來就沒有動真格的,這也以給娼妓屢打不絕,繁榮生存提供了必要條件。
然而,我真的是越來越搞不明白也想不明白,現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真的只認錢而不認老祖宗傳下來的“禮義廉恥”了嗎?這到底是怎么了?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反思這種“笑貧不笑娼”的行為?我們應該如何衡量和看待從事這種職業的人群?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出現越來越多笑貧不笑娼的時候,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他們想得到什么?他們需要的是面包還是在有面包的前提下修補的道德觀念?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了基本的道德規范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如果這個社會里人們無法擺脫貧窮的生活狀況,兩者相比,人的生存遠比空泛的道德約束重要的多。
在這一幢幢新豎立起來新樓房的鋼筋水泥中,在那些還沒有翻蓋的破房子的背后,透射出來可以讓我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是地方官員工作不力無法改變落后狀況?還是這些村委會的不作為,造成良家女子棄良從娼?
面對著“小姐村”現象和這種“笑貧不笑娼”的行為,究竟應該是他們家庭的悲哀?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甚至于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悲哀?
別問我,我真的不知道!
或許你可以告訴我!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