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夫人”引來“一夜暴富”神話瘋狂流行
發(fā)布: 2009-06-04 09:21:14 作者: 鳴仁 來源: 東方早報

5月17日,“蝴蝶夫人”何躍蘭以非法經(jīng)營罪被批捕。她通過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方式開展網(wǎng)絡傳銷,發(fā)展會員6萬余人,遍及全國29個省市,涉案金額3.35億元。郴州警方稱此案為“2009年傳銷第一大案”。(6月3日《新京報》)
何躍蘭和其他傳銷人員不同的是,她曾是一名下崗再就業(yè)者的“典范”,《焦點訪談》于2002年以自強公民為主題,報道了她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是:《焦點訪談》播出當晚,郴州原市委書記李大倫就去何躍蘭家,看望其家人。此后,郴州街頭打出了“向何躍蘭學習”的橫幅。而在何躍蘭經(jīng)營的公司宣傳冊上,有何躍蘭和很多人的合影,冊子注明這些人分別是全國工商聯(lián)、全國婦聯(lián)、原國家工商局的領導。
毫無疑問,何躍蘭的蛻變令人唏噓,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果說對個人成功的偏執(zhí)追求是何躍蘭蛻變的主因,那么某種程度上,很難說權力在其間沒有扮演幫兇的角色(從報道中可以看出,何躍蘭與因腐敗已落馬的郴州市原市委書記李大倫等人私交較好)。
當今社會,機會主義甚囂塵上,“一夜暴富”的神話瘋狂流行,許多人都在尋找短平快的發(fā)財機會,為此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與此同時,百姓手頭可支配的資金日益增多,加之合法的投資渠道有限,就給傳銷、非法集資等提供了土壤。然而,審視諸多傳銷、非法集資等大案要案,僅有這兩個條件還難成氣候,權力的“東風”此時便成了最好的助燃劑。當然,拉大旗、作虎皮,很多時候并不全然是“旗”的錯,但值得反思的是,為什么何躍蘭會搞到那么多與領導的合影?單憑一個下崗再就業(yè)“典范”,何躍蘭怕也沒那么大魅力吧?在一個權力本位的社會,一張與重量級官員的合影,價值可想而知。如今,無論在官場還是商場,與領導的合影照片,在某些時候甚至能成為一種神秘的護身符。
我并不是要說,官員不能與人合影,而是想提醒,官員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和公眾人物,不要隨便與人合影,以免淪為騙子的道具。要知道,一旦騙人者倒臺,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損失就很難找回了。
鳴仁注:那么隨著“蝴蝶夫人”的被捕及以后的判刑,是否能夠讓那些追求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的人們冷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