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就業模范涉傳銷 自稱蝴蝶夫人發展6萬會員
發布: 2009-06-03 10:08:44 作者: 李增勇 來源: 新京報

蝶變之實體經營→觸電傳銷
陶醉“成功學”
有人稱何躍蘭渴望迅速成功,她在美容院經營不善后去了廣州,接觸到境外傳銷人士
在何躍蘭下海經商的那段日子,郴州街頭流行起一門“成功學”的講授活動,其要義是“迅速成功”。
一名何曾經的同事對媒體說,何每每陶醉其中,激動時甚至登臺講述自己的“成功”經歷。
何躍蘭開始經營美容院,發展連鎖經營,成為“羅蘭·青黛”湖南總代理。
大哥何躍雄說,美容院經營并不成功,賠了不少錢。
2006年9月26日,何躍蘭以“羅蘭·青黛”湖南總代理的身份,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美博會”。
“在廣州美博會上,何躍蘭認識了一些境外傳銷人員,這些人員把一套所謂的法國‘蝴蝶夫人’傳銷方案灌輸給何躍蘭,”參與偵查案件的郴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陳峰曾對媒體說。
根據警方的調查,何躍蘭認識了境外傳銷人員中一名叫“陳博士”的。在“蝴蝶夫人”公司其后的宣傳中,陳博士成了公司“商務部的王部長”。
劉志鵬說,妻子何躍蘭去廣州的決定并沒有征求他的意見,“她嫌我幫不上忙。”
大哥何躍雄支持何躍蘭的想法。
隨后,何躍蘭賣掉了其在郴州的美容院,到廣州發展。
蝶變之十佳公民→蝴蝶夫人
自封蝴蝶夫人
何躍蘭稱她獲得一法國化妝品公司在國內的唯一代理,而該法國公司是何自己注冊的
2007年7月17日,何躍蘭的“廣州市博蘭化妝品有限公司”在當地工商局登記注冊。
這家看似樸實無華的公司,對外宣傳時,則散發著炫目的光彩。
何躍蘭稱,她取得“法國蝴蝶夫人國家化妝品有限公司”國內總代理資格。
在公司宣傳冊上說,這家“法國蝴蝶夫人公司”成立于1928年,是世界500強企業,公司背后還有一名拿破侖皇宮頂級御用調香師“安德莉·普特蘭”。她在觀看《蝴蝶夫人》歌劇后,獲得靈感,發明香水和一系列世界頂尖級化妝品。
宣傳冊上還稱,當時有126個企業代表參加“大中華區總裁”職位爭奪,包括最具競爭力的還有“香港美容皇后彭玉蓮”和“資生堂中國總代理”,然而最終何躍蘭勝出。
何躍蘭的身份也就變成“法國蝴蝶夫人大中華區總裁”。
記者調查后發現,所謂的“法國蝴蝶夫人國家化妝品有限公司”,是何躍蘭于2006年11月21日在香港自己注冊的。
香港政府公司注冊處網上查冊中心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5萬元,為私人公司。公司注冊編號為1089240。
公司宣傳時,對何躍蘭也進行了包裝。
何躍蘭成為“蝴蝶夫人”總裁后,在自己右肩文了一只蝴蝶,并拍照宣傳廣為傳播。
宣傳冊上,她被寫成“被國家領導人欽點的‘十佳公民’”。
記者了解到,“十佳公民”只是當時《焦點訪談》策劃系列報道時所使用的策劃名稱。
記者就此詢問了何的大哥何躍雄。
何躍雄承認,這樣的宣傳確實有些過了。
隨后,何躍蘭贊助出席了一系列的商業活動,獲得了“公益形象大使”、2006年度“中國美妝業企業CEO卓越貢獻金獎”等一系列“榮譽”。
除了完成對“公司”、“產品”和“總裁”的包裝,在“蝴蝶夫人”的宣傳中,“愛心”被提到極高地位。
“讓美麗唱響中國,讓愛心感動天地。”此口號被廣為宣傳。
蝶變之傳銷模式→復合商務
100萬只為打個擦邊球
何躍蘭稱她為公司的制度設計花費百萬,公司沒有從事傳銷,是復合電子商務
在相關人員的幫助下,何躍蘭為公司完成了一套“完美”的制度設計。何躍蘭曾對外宣稱,這套制度設計就花了100萬元。
首先,人們要購買7000元、3500元和2100元不等的產品,成為金卡、銀卡和銅卡不同級別的會員。會員再向外宣傳60個人,若其中有2人購買產品,可獲得他們消費金額的5.7%,作為獎勵。
這被公司稱為“消費提成獎”。而且下線所發展會員,上線也能再次獲得5.7%的消費提成。
并且,如果一個金卡會員若能再發展2個金卡會員,那么他此前支付的7000元,就能全額返還。
“消費提成獎”采用日結周發的形式。為了防止因支出過高而造成崩盤,公司還對各會員的每日消費提成,做了限定。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于那些拉人頭和發展下線來騙取資金的傳銷,一直以來是實行嚴厲打擊。
“蝴蝶夫人”為自己的模式找到的名稱是,“復合式電子商務”,既通過美容院連鎖加盟,又有人員進行無店鋪銷售,還有網絡銷售。
“蝴蝶夫人”網站對于這種模式的解釋是“如果做直銷,中國人不接受。單純做傳統銷售和網絡銷售又做不大。”
何躍雄說,他也曾經擔心“蝴蝶夫人”是不是傳銷,他反復問過幾次。何躍蘭答復說,不是。
何躍蘭還告訴何躍雄,“蝴蝶夫人”已經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電子商務牌照”。但誰都沒見過這個牌照,有據可查的是,“蝴蝶夫人”向會員提供的僅僅是一張打印了網站IP備案的信息。
蝶變之振翅高飛→蝴蝶折翼
在“非法經營罪”名下折翼
5月8日“中國市場學會”組織專家論證“蝴蝶夫人”性質,19日,何躍蘭等被批捕
高額回報,成為“蝴蝶夫人”迅速擴張的法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蝴蝶夫人”會員迅速擴張到29個省市。
2008年,開始有媒體質疑“蝴蝶夫人”的傳銷性質。
那年的9月11日,《分銷時代》雜志刊發了調查報道,揭露“蝴蝶夫人”騙局。
今年1月16日,青海的《西寧晚報》報道:發現大量聾啞人從事“蝴蝶夫人”,涉嫌傳銷,被西寧市工商局城中工商分局處理。
同年3月24日,浙江《杭州日報》和《永康日報》同時爆出,當地聾啞人從事“蝴蝶夫人”涉嫌傳銷被處理消息。
何躍雄說,何躍蘭公司前期的幾個高管利用“蝴蝶夫人”搞傳銷,被何躍蘭開除了。其后,“蝴蝶夫人”便被大量舉報,他懷疑是其高管所為。
今年3月12日,何躍雄說,何躍蘭已意識到危機,她組織“蝴蝶夫人”高層開會,討論轉型。
4月10日,何躍蘭被警方控制。
警方調查認為:“何躍蘭家族瘋狂斂財,購買了豪宅名車。‘蝴蝶夫人’在全國進入了瘋狂擴張的階段,其中在浙江杭州、甘肅等地還利用聾啞人群做非法傳銷,在當地造成了極不穩定的社會因素。”
父親何才高接受采訪時稱,女兒何躍蘭對他說“公司是合法的。”
何才高說,女兒公司還是“中國市場學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家委員會”授予的“重點服務單位”。
中國市場學會(China Marketing Association)是經國家民政部批準于1991年3月在北京成立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學會上級主管部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市場學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家委員會(簡稱保企會)是由中國市場學會領導。該委員會資料顯示,他們是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在全國范圍內從事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并以其研究成果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團隊。
躍蘭被抓以后,該委員會與家屬簽訂了一份協議,受委托辦理何躍蘭等人的取保事宜,并收取了20萬元。此外約定,每成功確保一人收取30萬-100萬不等的費用。
5月8日,該學會通知家屬在北京召開“專家研討會”,稱將通過專家論證,給國務院遞交報告。
該委員會稱將請公安部、人民大學等專家和領導出席。記者提出入會采訪,被拒絕。
此后,“蝴蝶夫人”組織相關的博客出現消息,稱“2009年5月8日,國家高級律師和企保會在湖南郴州對‘法國蝴蝶夫人非法傳銷一案’舉行鑒別聽證會已圓滿結束。鑒別認定結果,法國蝴蝶夫人傳銷罪不成立。”
但這條消息并沒有改變什么。
5月19日,郴州市檢察院對何躍蘭等9人以非法經營罪批捕,另有15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