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倫】安利,應承擔起行業老大的責任
發布: 2009-05-25 09:25:22 作者: 吳培倫 來源: 中國直銷專業網

現在,只要我們提起直銷,很多人想到的還是安利。從1992年算起,安利,用17年時間,以180億的銷售額,當之無愧地坐上了中國直銷行業老大的交椅。不可否認,17年來,安利為直銷在我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在,隨便找一個國內直銷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來問一下出自何處,他一定會告訴你,不是“安(利)大(學)”的就是“爽(安康)大(學)”的。爽安康早就消亡了,只有安利還穩穩地坐在老大的位置上。甚至有的企業一直跟在安利的后邊,安利做什么他們就學什么,甚至有時我們做一些專門的調查,也會有企業問安利參加了沒有?當然,安利也一直以行業老大的形象自居。不管是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安利,都是直銷行業的老大。所以,我們只能希望安利能夠承擔起行業老大的責任來,為直銷在我國的健康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近來,我們發現安利的一些做法,不但沒有承擔起行業老大的責任,而且還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如前一陣曝光的安利培訓模式,受到很多行業人士和專家學者們的置疑。最近《全國商情·分銷時代》記者在中國直銷專業網發表的那篇《5分鐘抄出個安利直銷員》文章,直接反應出安利公司在直銷員的培訓及考試上違反《直銷管理條例》第十八條關于“直銷企業應當對擬招募的直銷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考試,考試合格后由直銷企業頒發直銷員證。未取得直銷員證,任何人不得從事直銷活動”的規定。也間接反應出其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態度。這,或許不是安利公司的意圖,或者公司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嚴格的規定,而且那些規定都是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的,但這種情況的出現,如果不是公司所為,只是個別分公司,甚至是個別人所為,但這至少反應出安利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反應出安利公司的部分工作人員根本不把《直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當回事。
如果這樣的事件出在其他一些小企業身上,出在一些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還在發展中的企業身上,我們覺得還可以諒解,因為那些企業畢竟還有一個規范與發展的過程,但是,出在安利這個行業標桿企業、行業老大的身上,我們就不得不感到遺撼了。因為,安利的任何一個舉動,都將會對行業企業帶來影響,無論是好的舉動還是不好的舉動。比如,安利對直銷員的行為規范有嚴格的要求,企業能夠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起好模范帶頭作用,那勢必在行業形成一種好的風氣,也會對那些違反規定的企業起到遏止作用,相反,如果安利在這方面有所松懈,一些歪風邪氣,一些不規范的做法必將在行業泛濫成災。
也許,這對安利有些苛刻,也許,這不是一個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既然安利坐在了行業老大的位置上,就應該當之無愧地承擔起行業老大的責任。因為,安利的所作所為都會成為新進入的外資企業和國內的中小內資企業的榜樣。
我們希望安利在中國直銷行業,想到的不只是怎樣去突破180億元人民幣和銷售額,而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要做誠信經營、照章納稅、維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模范。不只是將在我國所賺取的利潤帶回美國去,而且是加大在我國,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投資,保護環境,促進就業,積極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特別是在突發性災害事件發生時,更要身先士卒。總之,我們希望安利能夠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也要承擔起行業老大的責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