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質量——完美(中國)的發展之路
發布: 2009-05-12 16:50:11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國質量報

步入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美公司),切身感受到“完美”人對食品質量安全的高度重視。
“人人參與,環環控制,持續改進,滿足客戶更高、更新的要求”的質量方針,伴隨著企業走過了15年的發展歷程。
質量意識+質量理念+科技強企的發展之路,不僅使“完美”成為中國保健食品行業中的佼佼者,而且也使完美牌蘆薈礦物晶打破了“中國保健品旺不過10年”的宿命。
走近“完美”,探尋其發展軌跡。
質量意識
用責任塑造“完美”
完美公司老總說:“食品安全責任重大,食品質量關系著天大的事。”
此喻甚當。
“質量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這是完美公司建廠時的“座右銘”。因此,公司在成立之初,即確定了“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及“質量第一”的質量意識和承諾。
為此,“責任意識決定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這個經營理念牢牢地主導和見證著“完美”的15年發展歷程。
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公司先后通過保健食品GMP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四項國際權威認證。
2005年10月,完美六種營養保健食品全部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興奮劑檢測中心”的興奮劑檢測,產品不含刺激劑、激素類藥物等任何國家及國際禁止運動員服用的違禁成分。
“完美”的質量觀,也是從日常質量意識灌輸開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醒目的標語在廠區隨處可見。“完美”人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是因質量責任關系著天大的事,食品質量安全使其感到責任重大。
幾年前,發生在完美公司生產線上丟失“鋼勺”的故事,體現了“完美”人的質量意識。
在完美公司的車間流水線上,專門設有一個人工“檢重”崗位。為確保每一罐“營養餐”產品計量合格,都要進行稱量檢測,發現有重量不足的,工人就要用一把小鋼勺將“營養餐”補足重量,才可放入流水線進入下一道工序封罐。有一次換班時,接班的員工發現檢重崗位補重專用的鋼勺少了一支,這就意味著這支鋼勺有可能被裝入“營養餐”的罐中進入下道工序。如果這把15cm鋼勺,隨著成品流入到市場,再到消費者的手中,將會使完美公司的形象受影響。發現問題的員工不敢怠慢,立即報告了上級主管,生產主管迅速作出反應,果斷隔離了該時間段生產的800多罐產品。通過檢討分析,排出了其它可能的因素,最后判斷此丟失的鋼勺很有可能是被封入了“營養餐”的鐵罐中。為了找到這把鋼勺,公司發動員工對800多罐產品用逐個搖動方式進行查找。通過搖動,在一罐中發出撞擊聲響,找出了被封入罐中的鋼勺。然而,公司事后對此事并未了結,而是由生產部門組織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才能杜絕類似的事故的發生。通過集思廣益,將鋼勺換成了26cm長,即便勺子不慎掉入罐中,也會被下一道工序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都得到了解決。
這個小故事,充分體現“完美”員工對產品質量一絲不茍地對的追求。
質量理念
完善質管體系打造“完美”
民以食為天,食無小事。“完美”人深知這個道理。
從原料的采購到生產過程的每一的環節,完美公司按照ISO9001∶2000國際質量標準管理體系和HACCP食品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的操作規范執行。
“完美”對質量的“三不原則”,更體現了對質量的追求。一是對檢驗不合格的原料不能驗收入庫;二是檢驗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三是對檢驗不格的產品不能流入市場。
“三不原則”使完美公司對原材料的采購是慎之又慎,建立了規范的操作規則。一方面,制定了嚴格的供應商選擇制度及原輔材料的質量標準;另一方面,對供應商,公司除了要求對方具備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證書和檢驗報告外,還要對其安全衛生保障體系、規模、技術水平等進行實地考核評估并分級、建立檔案,符合標準者方可獲得供應商資格。
“三不原則”也使公司上上下下在原料采購階段的質量管理上擯棄了傳統采購中以尋求最低價格為目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