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傳銷怪獸是怎樣越滾越大的
發布: 2009-04-20 09:58:28 作者: 甘麗華 來源: 中青在線

發展會員42萬余人,騙取所謂“訂單”82萬份,涉案資金12億余元,橫跨26個省區市。近日,湖北警方向社會通報了特大非法傳銷案件——湖北林楓商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楓公司)非法經營案的破獲過程和細節。
系出“名門”,分工嚴格
這起傳銷案中,以邱鋼、劉武彪為首的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不少是“資深傳銷人”。
早在2000-2002年間,林楓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劉武彪就在河南參加了傳銷,并擔任傳銷公司的高層領導,后來該傳銷公司解散。2002年,劉武彪在湖北孝感注冊成立林楓服飾公司,掛靠在邱鋼的公司下。2005年,兩人合作,虛假注資成立了林楓公司。劉武彪在河南參加的原傳銷公司的骨干力量被劉武彪挖來,參與到林楓公司的傳銷“大業”中來。
林楓公司總部設在孝感,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河南、山東、新疆、甘肅等26個省區市開設了200家專賣店,發展會員42萬余人。公司開始“賣”的是彪王牌西服,后來變成號稱“蜂系列”的保健品。
會員以千余元認購服裝和保健品的方式變相繳納費用,取得加入或發展他人入會的資格。一旦成為會員,就得按兩條考核線發展下線會員,從而形成一個具有層級關系的塔狀網絡。網絡上層的會員以下層會員的數量為依據,計算報酬。
林楓公司組織傳銷有著嚴格的分工,邱鋼和劉武彪負責整個傳銷的策劃和監管,總經理助理駱紅喬負責組織各地的會員到總部培訓,市場部總監李存良負責為會員授課洗腦。市場部經理王洪學除了負責發展會員外,還有一項專職任務,就是負責解救被公安機關查處的傳銷骨干。專賣店管理中心經理張紀堂負責對全國各地的林楓傳銷網絡進行管理。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邱鋒和財務總監劉海橋則負責指使出納劉雪梅、會計邱萍和電腦結算員余衛紅等人,執行劉武彪、邱鋼對傳銷資金的分配。劉武彪獲利3944萬元,邱鋼獲利3285萬元。
款項全部匯入私人賬戶
林楓傳銷案涉及傳銷人員42萬余人,涉案資金12億余元。會員繳納的購買產品的錢款全部匯入蔡臘鳳、王麗等52個私人賬戶。號稱“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高科技現代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為9000萬元,總資產約2億元”的林楓公司未做一套財務賬。
湖北警方透露,為查明涉及傳銷數額,專案組只能一戶一戶查、一筆一筆辨,光查賬就花了9個月時間,取證拍攝憑證4萬余張,翻閱查找相關原始憑證6萬余份。
按照傳統的通過復印紙質文本的證據固定方法,此案的證據固定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堆積的證據資料至少要裝滿4間辦公室。為提高效率,本案專案組采用了電子數據、數碼拍照、超鏈接數據處理等現代取證方式。
在發展傳銷會員方面,林楓公司采取的是“點對點”私下傳銷的模式。在大課上,講的是人人都能發財的“勵志”課,私下再由骨干成員召集3-5人進行講授。
林楓公司還以慈善、贊助活動等多種方式,提升公司形象,至今在網絡上還能查閱到林楓公司“關愛貧困地區的孩子”捐款30萬元、“林楓集團冠名2005中國警察汽車拉力賽”、“林楓集團斥巨資發展蜂產業”等新聞。邱鋼和劉武彪分別是孝感市孝南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參與者趨于年輕化
據湖北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政委肖洪祥介紹,僅去年湖北省公安機關就破獲傳銷犯罪案件68起,治安拘留260人,刑事拘留215人,移送起訴184人。
肖洪祥還透露了一個數字,近4年來,湖北有6人為逃脫傳銷網絡,不幸因跳樓等原因而身亡。
他還分析,目前傳銷具有從人際傳銷向網絡傳銷、從公司傳銷向非公司傳銷、從境內向境內外勾結發展的趨勢,具有不少新特點:地域多選擇管理不嚴的城鄉接合部;非公司傳銷越來越多,三五個人聚到一塊就能做起傳銷來,游離性很大;參與者趨于年輕化,過去多為下崗職工,現在則不少是辨別力差、自控力不強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其中部分為大學生;作案手段更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比如以找工作為由,以電子商務為名等,有些甚至將賬戶和服務器設在境外,逃避打擊,有些以現金進行,難以追查源頭。
據悉,湖北警方將展開專項行動,并有望建立傳銷參與者的“黑名單”,加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