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遠山:危機下直銷“風景這邊獨好”
發布: 2009-04-29 16:20:40 作者: 常遠山 來源: 中國直銷專業網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民眾之事再大,莫過于有份活干、有碗飯吃。近日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把擴大就業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溫總理表示,應對這場金融危機,我們做了長期的困難的準備,我們預留了政策空間。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蔓延全球,盡管中國并非遭受打擊最劇的國家,但寒流已撲面而來,使我國經濟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國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穩定和促進就業。有專家認為,一個社會如果失業率超過10%,就非常危險。現在,我國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制造業工人、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員工是受失業影響最大的群體。保障這部分群體的就業,不僅僅是個經濟指數問題,更是一個奠定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基礎的政治問題。
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在經濟危機的當下,能真正“促就業、保民生”的行業、企業就是好行業、好企業。在這種大背景下,直銷能否演繹“風景這邊獨好”的精彩篇章呢?
一、風吹金現——金融危機下直銷創業優勢
首先,讓我們看看相關部門發布的權威數據吧: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經濟藍皮書》預計,2008年年底有100萬高校畢業生不能就業,而2009年又將有近600萬大學在面臨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去年11月調查稱,全國1.3億外出農民工已有780萬提前返鄉。中央農村辦最近坦承,金融危機導致我國有2000萬農民工,由于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本次人大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長李毅中表示,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去年底全國中小企業歇業、停產或者倒閉的大概占到7.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工作崗位凈減300萬。
看到以上數據透露出來的嚴峻的就業形勢,估計許多人很難樂觀起來。就業難,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創業。但說到創業,人們的第一反應還是難。首先,人們在創業初期往往缺少經驗和資本。其次,經營者缺少精力,很難處理“人、財、物、進、銷、存、產、息”等各種關系——金融危機下,就業難,創業更難。但回顧歷史,每次經濟危機,總是舊的機會在消失,同時預示著新的機會在產生。
風吹金現,直銷作為一種創業投資思路,具有哪些選擇優勢呢?
首先,直銷創業的資金門檻低、風險小。畢業生、農民工、企業被裁人員擁有的創業資金一般不多、承擔風險能力小。對于很多資金門檻很高、風險高的創業形式,項目再好,這些小資本的創業者也只能望洋興嘆。而直銷創業的資金門檻很低,很多企業的直銷員資格通過自身的消費累計就能獲得,根據自己的銷售勞動獲得合法收入。
其次,直銷創業具有簡單易復制的特點。很多創業項目對創業人員的經驗要求很高,這是一道無形而重要的標準,對創業者最后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在這條標準下鎩羽。而直銷事業具有簡單易復制的特點,直銷企業具有成熟的商業模型、擁有相對完善的培訓和幫帶機制,對參與直銷創業的人員的行業經驗基本沒什么要求。有人把直銷創業同傻瓜式相機相比,就是這個道理。
再次,直銷事業適合多層次的創業群體。我國允許直銷的產品范圍包括化妝品(包括個人護理品、美容美發產品)、保健食品(獲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保潔用品(個人衛生用品及生活用清潔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廚具五類。對于從事其中化妝品、保健食品和器材等直銷的人員,專業知識要求水平高,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顧問型銷售;而對于從事保潔用品、小型廚具直銷的人員,基本不要求特別的專業技能。因此,直銷事業可以吸納多層次的就(創)業群體。
其四,直銷事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直銷產品的銷售主要方式是口碑銷售,注重關系營銷,體驗營銷,團隊銷售,打造互助文化,倡導協作精神。多數產品功能訴求明顯易于營造消費氛圍。健康,美麗,綠色,環保,生態等產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改善人類健康,提高人們生活品質已經成為直銷業的主題。整個銷售過程就是分享的過程,工作就是生活充滿成就與快樂,可以說直銷事業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直銷創業接下來有望成為09年乃至今后兩三年最流行的創業關鍵詞。
二、乍暖還寒——金融危機下直銷業迎來人員暖流
美國及歐洲等國紛紛出臺救市政策,我們國家國務院出臺擴大內需十措施確定4萬億元投資計劃,眼下大家都在談論著經濟寒流的影響。有經濟學家的預言說這次的寒流將影響到各個行業。金融危機雖然給直銷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但同樣帶來了政策暖流、資金暖流、競爭暖流、營銷暖流,溫總理說:“心暖則經濟暖”。筆者在《金融危機下的直銷“危”與“機”》中對這些機遇已經作了很多闡述,本文不做贅述,這里只結合本文題旨,集中談談金融危機下,企業開展直銷將迎來市場的人員暖流。
幾百萬大學生、幾千萬返鄉民工、銳減的300萬就業機會,這么大的待就業群體,對于社會來說,是巨大的就業壓力。但對于廣大直銷企業而言,這是一個讓人怦然心動的巨大的市場蛋糕,極其豐富的新鮮血液。
歷史證明,每次社會危機過后,一定有不在少數的借危機發展起來的行業和企業。在全社會都面臨著挑戰的時候,借助于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直銷企業發展過程的難得的機遇。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新的機遇,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許多企業把握了機遇而一飛沖天,讓人印象深刻。筆者預言,在這一次的金融危機中,直銷行業一定會誕生一批成長型直銷新秀企業!政策暖流加上市場人員暖流,“好風憑借力,借我上青云”,期待有更多的直銷企業借上這股東風,脫穎而出,危機過后成為中國直銷行業的中流砥柱。
三、滄海橫流——財富洗牌下直銷彰顯英雄本色
馬克.庫珀有份時薪12美元的工作,每天賣力擦洗門把手、清理地毯并打掃走廊。沒人會想到,這名小時工9個月前還在美國西部一家財富500強企業負責監督多達120萬美元的預算,年薪7萬美元。美國《紐約時報》1日以庫珀等人為例,講述失業高管在經濟衰退時期變身小時工、遭受經濟心理雙重打擊的歷程。
經濟危機,從某種角度上講,實際上是財富的洗牌和再次分配,舊的富豪成為過去式,新的富人馬上會脫穎而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這個經濟危機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景象。目前,企業壓縮編制、裁員、降薪、延長工作時間等現象幾乎普遍存在,招聘的企業大量減少,造成本科生就業率低于10%,企業很多在艱難度日。 有人呼吁2009年千萬別出來創業,筆者覺得有必要進行一下糾正,在高風險和高成本創業岌岌可危的狀態下,適合小資本創業將會煥發生機,特別是低消費品和生活必需品行業的直銷創業正當時。
大家應該清醒的知道,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某種程度上得益于我國的體制,對我國家沒有產生動搖國民生活根基的重大傷害,另外我國也沒有非常大資本流出,國家控股所有重點企業、能源,其宏觀調控基本屬于穩定正常,所以,現在的危機是對大財富者的危機,更是勇敢者的機遇,中國也必將因為這次“危機”再次刷新富豪榜。古人云“富貴險中求”滄海橫流,財富新一輪洗牌下,直銷事業定顯英雄本色。
四、疾風勁草——金融危機下直銷將演繹“促就業、保民生”精彩
充分就業,生活穩定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因此,開闊就業視野,摒棄狹隘的就業觀,樹立新的科學就業觀是我們應對危機下嚴峻就業的重要課題。千方百計抗擊金融風險,促就業、保民生將是接下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果把抗擊金融風險、“促就業、保民生”比作一場大考,直銷事業在這場大考中將讓人刮目相看。
我國獲得國家商務部直銷許可證的企業有20余家,而借鑒國際直銷精髓原理的創新分銷企業有千余家,以每家可以再吸納2000名從業人員計算,就可以提供2百萬左右的工作機會。這個數字,對于整個全國嚴峻就業形勢的緩解無疑是雪中送炭。
也許有人會問,幾乎所有企業都在裁員,直銷企業憑什么能吸納這么多人就業?問題的答案正是直銷的魅力之處——直銷企業與直銷員的關系是合作共贏的關系,而不是簡單的勞動關系。我們能從法律角度對這一區別進行理解:直銷企業與直銷人員之間簽訂的合同是一種勞務合同,區別于普通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簽訂的勞動合同。也就是說,直銷員不從直銷企業那里領取工資。因此,直銷員不僅不會成為負擔,反而是直銷企業珍貴的市場資源。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直銷企業吸納直銷人員就業,完全符合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的擴大內需式的促進就業模式——直銷本身具有創業投資和消費的雙重屬性,直銷在促進就業的同時,也擴大了消費,拉動了國民經濟增長。
誠然,直銷在目前還不是我國主流的經濟業態,政府對直銷行業的發展還有很多顧慮,多數社會民眾對直銷也還沒有完全的理解。但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直銷事業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如果能表現出來承擔行業與企業的社會責任,無疑是為“促就業、保民生”做出突出的貢獻,相信會讓政府、帶有偏見的部分社會民眾對直銷重新審視、刮目相看。
直銷事業本身能否借此機遇,成為社會經濟主流,讓我們所有直銷人一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