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緣何屢打不散?
發布: 2008-12-01 09:57:38 作者: 鳴仁 來源: 銀川新聞網

我市傳銷緣何屢打不散?有“經濟邪教”之稱的傳銷,在十幾年前傳入我國,近年來不斷為不法分子利用,成為他們聚斂錢財、坑害百姓的工具。雖然有關部門多次打擊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傳銷活動總能死灰復燃,并改頭換面卷土重來。一夜暴富的心理渴求、扭曲的心態和成功觀、形勢嚴峻的就業壓力等是眾人加入非法傳銷組織的內在動因,在執法機關嚴厲打擊之下,傳銷被稱為“經濟邪教”,其主要原因,就是傳銷組織所采取的措施是給被騙入該非法組織的人“洗腦”,讓其堅信騙朋友、親戚、同學是正常的,是事業發展的需要,是將被騙人帶到了“發財致富”的道路上。被成功“洗腦”的非法傳銷參與者,已經達到了癡迷與瘋狂的地步,一心想著的只有發橫財。其給參與者洗腦的辦法,與邪教組織的一些做法同出一轍。
今年我市傳銷活動呈現出多發性和反復性的新特點,銀川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為此特別成立了銀川市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以工商、公安為主力,多方聯動,開展了多次打擊傳銷專項行動。截至目前,我市已創建55個“無傳銷社區(村)”,檢查賓館、飯店、出租房等各類公共場所1922戶,處理傳銷舉報74起,取締傳銷窩點、場所65個,驅散違規培訓人員2000余人次,移送公安機關處理63人。
傳銷究竟具有什么“魔力”能聚集眾多執迷者?為何在如此大的打擊力度下還打之不盡呢?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A年輕人居多專騙親朋好友“從我區查處的傳銷案件中發現,絕大多數是‘拉人頭’式傳銷。這種傳銷采用的方法是,傳銷組織者租用民宅,然后以介紹工作、做生意、邀請參加旅游為借口,將外省市的親戚、朋友、同學、戰友、同鄉甚至家人騙來聚集。”銀川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李建寧大隊長介紹道。
李建寧說,受騙者一旦進入窩點,傳銷組織者便軟硬兼施,先將其身份證和手機等財物扣留,然后強迫他們接受封閉式培訓,灌輸傳銷理念,也就是所謂的“洗腦”,不許看電視、報刊,外出或打電話均有人陪同監視。經培訓“洗腦”并交納一定數額的費用成為下線后,再以同樣的方法發展下線的下線,形成“滾雪球”式的惡性循環。我區已查獲的“拉人頭”式傳銷窩點主要隱藏在城鄉結合部、車站周邊、居民小區的出租房內,實行“家長式”管理,傳銷人員大多來自四川、重慶、貴州、湖南、安徽、河南、福建等地。出租房內男女十幾人混住,多數是農民、下崗職工和未找到工作的學生,年輕人居多。
今年8月份,據西夏區包蘭鐵路雙渠口村羊圈村村民舉報,該村聚集傳銷人員近100余人,在閑置的出租房內進行傳銷活動,時不時晚上大肆吵鬧,盜竊毀壞村民家電表及其他用具,已經危及到當地村民的正常生活。在村民馬學強的閑置出租房內,執法人員現場控制傳銷人員73人,其中一名年僅22歲的廣西女孩正給傳銷人員進行“業務講座”。
工商人員告訴記者,組織這樣一起傳銷活動,其中每人的入場費為2900元。通過黑板上講課人員所表述的數字分析,工商人員告訴記者,該傳銷組織設有業務員、主管、主任、經理等級別。業務員按15%%進行提成工資是525元;主管按20%%提成工資是700元;主任按30%%提成工資是1050元;經理按42%%提成工資是1470元。據傳銷人員自己介紹說,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親朋好友介紹到寧夏來旅游的。B上午驅散下午聚合在采訪中,許多執法機關都備感打擊的法律依據不足。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對非法傳銷的參與人員予以驅散。然而,眾多的非法傳銷人員就像蝗蟲一樣,上午驅散,下午又聚合,這間屋子被查封,又轉移到另一間屋子。
記者在采訪中,就見過這樣的場面:正在上傳銷課或開“分享大會”的非法傳銷組織頭目和參與人員,面對前來驅散的執法人員,非但不顯驚慌,反而起哄用暗語交流統一口徑。在一次查處過程中,傳銷人員用“最高警戒”、“注意煙火”等言語串供,始終保持同一口徑。當工商執法人員,向傳銷人員講解傳銷的危害性及嚴重性時,傳銷人員竟嬉笑著與執法人員開玩笑,不予理睬。C
執法部門感慨“法律不夠用”
非法傳銷真的不犯法嗎?執法機關除了驅散,就沒有別的執法手段了嗎?據記者調查,事實并非如此。近年來,隨著“打傳”斗爭的不斷深入,傳銷犯罪正呈現新特點,當前“拉人頭”式傳銷正成為主流,傳銷組織者往往采取精神、人身、財物三控制的手段,欺騙性更強、手段更加惡劣。
首先從“傳商品”向“傳人頭”轉變。傳銷組織者打著做生意、就業、創業等旗幟,以“高額利潤、快速致富”為誘餌,再利用一些公益活動裝點門面,誤導群眾認為這些公司是合法公司,誘使不明真相的群眾和學生參與傳銷。其次,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傳銷人員為了逃避打擊,化整為零,將居住點選擇在城鄉結合部或者農村,以逃避公安機關、工商部門的視線。再次,以文化層次不高的群體向大學生等高文化素質人群擴展。近兩年經常有大專院校學生被騙加入傳銷組織導致學業荒廢前途被毀的案例。
面對非法傳銷屢打不散的現狀,記者了解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轟麻雀”式的打擊方式,以致屢打不絕、久打不散。尤其基層對于反傳銷的宣傳教育針對性不強,在傳銷組織的“洗腦術”面前,“反洗腦”工作顯得蒼白無力。銀川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李建寧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現在與傳銷分子是在打一場“思想陣地爭奪戰”,對于他們的“洗腦術”,我們顯然還沒有找到一套切實有效的“反洗腦術”來應對。
基層民警和法律專家則認為,當前,法律規范缺失,“打傳”方面的刑事法律“不夠用、不夠狠”,也是傳銷屢打不絕的重要原因。
對此,執法人員表示,最主要的是“法律不夠用”。當前,國家對打擊傳銷犯罪尚未出臺專門的法律,通常以“非法經營罪”進行認定。但近年來,各地公、檢、法機關對單純“傳人頭”的傳銷是否定性為非法經營常常看法不同,導致批捕難、起訴難。此外,由于傳銷動輒成千上萬人,單線聯系,資金傳遞無憑證,取證也很困難。
直擊———
傳銷者的“洗腦”內容
問:這么好的行業,為什么被說成騙人?
答:這個騙,只是你們的看法而已,在我們看只不過是一種技巧,技巧絕對不等于騙。為什么要行騙呢?因為1998年之前的非法傳銷弄得人心惶惶、談銷色變,要是和你直說你會來嗎?那么你不但不來,反而讓你失去了考察今天這個行業的機會。
問:這個行業犯法嗎?
答:我保證是百分之二百的不犯法。我們今天只不過是一個賣貨的行業,沒有涉及到國家禁止的槍支、軍火、毒品、色情行業。問:這個行業會不會被禁止?
答:我國自從有買賣關系以來,已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你不妨仔細想想,從古至今有哪種賣貨的行業政府不允許?
問:為什么說這個行業犯法?
答:如果說我們這個行業是犯法的,那么他們為什么不把我們繩之以法,只是口頭上說說呢?大家有沒有仔細去分析過,公安、工商是國家行政部門,代表著政府的可信度,國家靠媒體來調控,阻止一些人不來從事這個行業。
注:提問者為新進傳銷者
回答者為傳銷組織者
在傳銷者天花亂墜的語言背后,絕大多數人都成為了爭奪財富的群眾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