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服務類問題突出
發布: 2009-01-03 21:55:13 作者: 梁素梅 來源: 津報網-天津日報

記者昨日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2008年全年消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067件,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38404人次,市消協網站回復消費者網上咨詢1482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60.43萬元,其中因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26件,獲賠金額達2.62萬元。
在各類投訴中,除手機、空調、冰箱投訴仍然較集中外,服務類投訴呈現出多個新熱點,其中主要反映在,銀行郵政儲蓄網點代售保險過程中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電視、網絡購物維權難,教育培訓問題多,美容服務糾紛多,家庭裝修合同內容約定模糊,消費者權益受損維權無依據等方面的問題。
代辦保險侵害知情權
自今年三季度以來,市和各區縣消協連續接到消費者反映銀行、郵局代售保險業務中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甚至誤導消費者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推銷“保險”不明示。以“利息高”吸引儲戶,向前去儲蓄的客戶極力推銷保險,在介紹產品過程中不明示風險,不講明退保和相關費用情況。以廣告、海報誤導消費者,在廣告、海報上只刊登利率和年限,不標明是“儲蓄”還是“保險”,使一些消費者誤認為是在“儲蓄”,實則購買了保險。
電視網絡購物維權難
電視、電話直銷、網絡購物的侵權行為是銷售投訴中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虛假宣傳,實物與廣告宣傳不符;網絡購物詐騙,有的企業承諾各種證照齊全,讓消費者把錢匯到某賬戶上,結果卻財貨兩空;虛設辦公地址,異地寄送,一旦發生消費糾紛,給維權帶來很大的難度。對通過電視、電話直銷、網絡銷售的經營者資質、售后服務措施等方面不予審查,導致出現糾紛后難以解決。
教育培訓問題多
教育培訓投訴主要集中在一些培訓班、輔導班等社辦非學歷教育及駕校等技能培訓領域,引發糾紛的主要原因是培訓學校作無依據的承諾,夸大宣傳師資及辦學條件,不按協議和規定進行培訓,為求效益,拼湊學員,不按時開課。
美容服務引糾紛
美發院會員卡、優惠卡侵權問題嚴重。主要表現為:會員卡、優惠卡消費周期長,資金總額較大,期間發生變故退卡難;美容院任意制定使用規則,通過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的權利,增加消費者的義務。發生爭議則以“辦卡享受優惠不退”、“本店擁有最終解釋權”為由,拒絕消費者的合理要求。
裝修合同有“貓膩”
主要表現為:對使用的品牌、材質、規格、型號、顏色、價格、交貨日期,違約責任、保修期等約定不明確,出現糾紛后難以找到維權依據。個別裝修公司采用低報價的方法吸引顧客,簽約時模糊項目報價,裝修中不斷增項加價,導致最后結算的總額高出預算許多。裝修過程中,利用消費者自購材料未到或晚到的機會,與消費者簽訂“工期順延至完工”的補充協議,掩蓋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