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預防傳銷勢在必行
發布: 2008-11-28 14:42:24 作者: 凌云 來源: 凌云反傳銷博客

一、預防宣傳的首要性
語本《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唐 陸贄 《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非止排難於變切,亦將防患於未然。”
清 程麟 《此中人語·成衣匠》:“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亦作“ 防患于未然 ”。
人生就像窗外的天氣,充滿了不可預測的雷雨、暴風。要想在處處危機四伏的人生海洋中乘風破浪,航行到勝利光明的彼岸,就必須防患于未然,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才不至于一敗涂地。
防患于未然,是對突發危機的預先準備,是對未來各種情況的預測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來先磨刀。中國有句成語,未雨綢繆,說得就是這個道理。還沒有下雨,就先補好屋頂,這樣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就能在溫暖的房中躲避風雨的襲擊。在亞洲金融風暴沖擊世界的時候,在日本、韓國、泰國等鄰國紛紛陷入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泥潭中時,由于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為國家的經濟備下了雄厚的外匯儲備,以應付突發的金融危機,事后又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才使得中國經濟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成為亞洲的中流砥柱,得到了世界各國的一致尊敬。由此可見,防患于未然,可以避免突發的災難,可以使得未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亡羊而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與其在事故發生之后再采取措施來彌補,不如在其之前就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防范。試想一下,如果養羊人在狼來了之前,先把羊圈的漏洞補好,那又如何會給狼可乘之機把羊叼走呢?在風暴之前修補屋頂,在洪水之前修筑堤壩,在荒年之前儲備糧食,比起在風暴之后重建吹倒的房屋,在洪水之后抗洪救災,在荒年之后發糧賑濟,防患于未然豈不是更優的選擇呢?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智者避免災禍的良方,是降低損失的最佳措施。在危機四伏的社會里,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應該牢牢握住防患于未然這把鑰匙,打開通向安全平穩的未來的大門,并把災難和不幸擋在門外。
隨著現代傳銷的手段變異和翻新,以及傳銷的欺騙性增強,做好防范工作已經是打擊傳銷的首要工作,只要保護好未受污染的區域,做好預防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對已受污染區域的整治工作,切斷傳銷的市場擴散。
這就要求各部門對傳銷人員出入相對集中的地區要加強宣傳教育,開展事先防范,加大防控力度,嚴防傳銷滲入和本地人員被騙往外地從事傳銷,特別是防止在農村發展下線,以及在學校誘騙學生參加傳銷情況的發生。
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深入宣傳《禁止傳銷條例》,加大打傳“暴風”行動宣傳報道力度,營造濃郁的執法氛圍,確保集中打擊行動有影響、有聲勢、有成效。要重點抓好對外出務工人員、在校學生、低收入者、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宣傳教育,揭露傳銷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合制作宣傳展板和印發宣傳資料,聯合舉行大型廣場宣傳咨詢活動,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警示提示,曝光典型案例,深刻揭露傳銷的欺詐、害人本質,增強宣傳教育的滲透力,教育群眾不要相信傳銷組織所謂“合法傳銷”、“一夜暴富”的欺騙言論,引導群眾增強防范傳銷、抵制傳銷的認識和能力。
另外,注重提高全社會協助、配合執法機關打擊傳銷的自覺性。要在全社會營造制止、舉報傳銷活動的環境氛圍,形成全社會對傳銷違法行為“人人喊打”、“人人抵制”、“人人揭露”的強大輿論聲勢和氛圍。
二、預防宣傳的必要性
加強宣傳預防傳銷的必要性主要是基于對傳銷打擊難、說服教育難等因素,整治難度大,只有事先下功夫做好預防工作。
首先,政府的打擊傳銷工作難度大,效果不明顯。
在民眾眼中,政府作為一個權威的象征,政府力量是一個不容忽視、撥亂反正的力量。從目前我國政府打擊傳銷的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在打擊傳銷這一塊的力量不可或缺,對傳銷、變相傳銷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整肅作用。
現階段政府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打擊傳銷行為,尤其是對傳銷企業、傳銷團伙的打擊;二是規范直銷行為,主要體現在對企業、團隊、系統等組織的規范,并且通過對他們的規范來達到規范市場直銷員的目的。然而因為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到,政府的打擊力度遠大于規范力度,遣散、責罰力度遠大于改造的力度。市場上“迷不知返”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受“傳銷思潮”的影響根深蒂固,對其進行的短期的、不系統的思想規范教育效果不明顯或非常微弱,傳銷組織灌輸給傳銷人員的觀念是“國家暗中扶持”、“打擊是嚇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是為了維持行業的生態平衡”。以至于遣了又來,散了再聚的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使得地方執法部門打擊傳銷的工作陷入極為尷尬的局面,造成極大的困難,導致大多數執法部門對打擊傳銷工作感到厭煩,付出了人力、物力和財力,花了極大的力氣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后形成的是“傳銷的欺騙性、煽動性強—執法機關打擊沒有明顯效果—執法機關沒有了打擊的積極性—親友求助報案無助—傳銷癡迷者更加癡迷—傳銷組織更加猖獗”的一個惡性循環。
在本書前面章節說到政府打擊傳銷工作始終未放棄,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還在不斷地深入,但是事實上并沒有遏制和消減傳銷的蔓延,面對傳銷的擴散速度和極強的欺騙性、煽動性,以及打擊傳銷工作的復雜性,政府的全面打擊傳銷也顯得極其蒼白。可以說,讓傳銷難民“改邪歸正”,政府力量永遠挑大頭,但是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來達到規范市場的目的,又太過消極。
其次,傳銷癡迷者家屬親友的勸說解救也是蒼白無力。
親情、友情,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之一。親友力量,是社會上拯救傳銷難民力量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效果亦不理想。當個人或極少數人遭遇“系統”時,個人如果“妄想”要挑戰團隊,個人智慧要迎戰“歪曲的成功學”,無疑是螳臂擋車,困難重重。原因在于:
1.這些傳銷人員,在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就被打了防疫針,“潑水不進”,外界的真理和常理都無法與其進行溝通。
2.親友不了解直銷、傳銷,常會出現無孔可入、無力可使的局面,傳銷癡迷者也堅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于沒有接觸過傳銷的親友來說,勸說的話語都沒有說服力。
3.并不是口才見長的親友,很難“以理服人”,救不出親人,解救傳銷人員的關鍵不在于口才,而在于如何把社會被封閉的信息展示給他們,在于如何用理性的專業認識去剖析傳銷的內幕和騙術,反洗腦是一個系統而科學的工程,難度非常大。
4.即使想“以理服人”,也會遭遇“秀才遇到流氓兵”的情況,傳銷癡迷者不會和你講道理,常常有求助者反映,說他們一家人都說不過傳銷人員,其實不然,傳銷癡迷者的說法只是一種狡辯。
5.“散兵”對抗“集團軍”轟炸,比“雞蛋碰石頭”差不了多少。家屬是散兵,而傳銷組織那是一個團隊,以個人的能力去與一個集團詐騙組織較量智慧和謀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親友解救傳銷事件中,成功的極少,失敗的居多,更多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或是鬧得反目成仇。他們的親友在痛心疾首,痛哭流涕之余,卻依舊于事無補。在他們已經不能“正常思考”的境況下,親友的影響力也已經是微乎其微的了。
再次,民間公益反傳銷組織和反洗腦水平雖專業,但是生存環境不容樂觀。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自成立2年來,解救6000多名傳銷癡迷者,開展實地解救和電話勸說,通過聯盟的反洗腦教材引導他們走出迷局。聯盟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反洗腦經驗,也自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也培養了幾十名優秀而專業的志愿者,正如某市工商局領導對求助家屬所說“最好的途徑是尋求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的思想勸說”。
但是作為一個純粹的志愿者聯合,沒有合法的社團手續、沒有政府的支持、沒有資金來源。維持運作都是靠志愿者的家用補貼,出門解救的開銷都由求助者負擔,也不收取勞動報酬,在需要執法部門的幫助時,靠的也是與執法機關的相互信任關系,志愿者時常還要受到一些行政不作為執法人員的謾罵。
無論是執法機關對聯盟的認可度、政府對聯盟的支持力度,還是聯盟運作資金的來源、志愿者的保障、志愿者的后續力量培養,都表現為這樣的公益組織生存環境差,整個社會對傳銷的關注度不高,缺乏社會對聯盟公益的認同,導致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步履維艱。
所以,綜上所述,對傳銷人員的說服教育、思想矯正工作難度非常大,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非常大卻常見不到效果,最好的辦法只有從源頭上遏制,切斷其發展源,通過宣傳和預防,普及相關知識教育,增強群眾的識別傳銷能力、提高群眾的警惕和預防心理,從而使廣大群眾能做到自覺抵制傳銷。因此,開展宣傳預防傳銷的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
三、預防宣傳的社會性
開展宣傳預防傳銷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整合社會資源,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才能將宣傳工作推向各個角落,不留死角。
從陷入傳銷的成員結構來看,開展宣傳工作的主要陣地為:校園、社區、農村、企業、部隊。隨著傳銷的日益猖獗和快速擴散,傳銷向農村蔓延,導致許多農民群眾深陷其中,農民群體文化知識結構比較薄弱,對一些新鮮名詞缺乏辨別能力,傳銷的相關信息來源也比較少,再加上農民群眾對翻身的急切渴望和窮則思變的迫切,使得廣大農民群體極容易上當受騙。這就要求農村的基層管理組織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村民接受宣傳預防傳銷教育。傳銷另外一大變化特點就是不斷向校園蔓延。大學生深陷傳銷的案例日益增多,大學生群體成為傳銷大軍的一大主要群體,校園擁有良好的開展宣傳預防傳銷工作的條件和環境,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通過在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宣傳活動,接受相關知識的教育,有的專家甚至提議將反傳銷教育納入思想道德教育課程。退伍軍人陷入傳銷的案件也時有發生,所以部隊文化建設也應該將預防傳銷的宣傳工作列入,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軍隊的有利人力資源,將預防傳銷的宣傳工作推廣到社區。
從陷入傳銷成員的地域分布來看,現在大到繁華的都市,小到窮鄉僻壤,都能看到傳銷欺詐活動的身影。“傳銷無處不在”的形容不是危言聳聽。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必要開展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許多人對傳銷的認識非常淺淡,也毫無一種緊迫感,總是認為傳銷離自己太遠,沒有必要關注那么多,其實這就是一種大錯特錯,許多深陷傳銷泥潭的人們,醒悟之后也總會說:我們知道傳銷的危害很大,絕對不能參與,但是進去了,就覺得那不是傳銷,可是到了最后自己才幡然醒悟,那就是在不斷變異的傳銷。很多求助者家屬也時常和我們說:原本以為傳銷離自己很遠,所以也就沒有關注過這方面的事情,但是當自己的親友陷入傳銷而不能自拔的時候,才發現想拉他們一把是如此艱難,令人感到恐懼的是深陷傳銷的群體居然如此龐大,讓人擔驚受怕。
從宣傳工作的難度上來講,預防傳銷的宣傳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任何一支單獨的力量都難以將此工作順利而圓滿地完成。政府雖然是挑大頭的力量,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但是政府不是萬能的,政府也有失靈的時候,也要受到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各事業單位的宣傳工作主要是缺乏專業的宣傳知識;而民間反傳銷力量卻主要缺乏開展宣傳工作的資金。所以,只有整合社會的各方資源,發揮各方力量的優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和號召力、有效利用企業單位和社會的資金、結合專業反傳銷機構的專業知識分析,形成合力,才能將預防傳銷的宣傳工作更深入、更廣泛地開展,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效用。
通過宣傳普及相關法制教育、通過宣傳使群眾增強對傳銷的辨別與認知能力、通過宣傳使大家懂得如何去預防保護自己。這就是開展預防傳銷宣傳工作所要達到的目的,從源頭上遏制傳銷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