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危機看常理的重要性
發布: 2008-11-07 16:19:27 作者: 楊謙 來源: 楊謙博客

早上起來收拾廢報紙去賣。收廢品的農民工告訴我,因為金融危機,廢品的價格也跌下來了,據他說,南方已經有一些造紙廠關門了。另外,他說可樂瓶子的價格也跌了,似乎現在只有廢鋼鐵還能有比較滿意的價格。短短幾分鐘的交易時間,讓我感受到現在真的是全球一體化了。過去我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信息,說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倫敦大街的井蓋高度相關。如果中國經濟發展快了,倫敦的井蓋丟失的速度也快。現在,估計倫敦的井蓋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了。但是,華爾街的金融海嘯卻開始影響中國的收廢品的小販了。我們真的要感嘆“蝴蝶效應”的魔力,也要感嘆當我們還在爭論全球一體化的時候,金融海嘯已經在給我們上課了。
這次金融海嘯的發生原因已經在這一段時間里被挖的很深很深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沒有什么發言權。從一般老百姓最容易理解的現象看,美國人利用信用手段消費,造成了消費的過度超前,而華爾街為了支撐這種消費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創新了一堆的金融衍生產品,并且把這些產品說的天花亂墜。很多所謂的金融專家,當然也包括很多做金融衍生產品的企業不斷地吹大這個泡沫,把全世界都忽悠了。眼花繚亂的衍生產品加上無限放大的商業模式,這幾年讓世界有些瘋狂了。但是,無論什么創新的商業模式,只要違背基本常理,它就總有一天要出問題。華爾街五大投行的消失,說明多么大的實力也不能違背常理。所以,金融海嘯不僅讓全世界賠本了,也讓全世界清醒了。我們今天的任務不僅是要恢復市場的信心,更需要做的是使經濟增長模式進一步轉變到符合基本經濟規律的軌道上來。
從金融海嘯,我想到流行于傳銷組織中的各種奇談怪論。雖然傳銷與金融海嘯沒有什么關系,但是有一點卻是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忽悠。最典型的忽悠就是把拉人頭式的傳銷說成是什么二十一世紀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最能夠讓人發財致富的模式,最輕松的賺錢方法,等等。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什么理論來分析這種說法,只需要問問錢從何而來。如果不是以合理的實價銷售產品或服務,任何所謂的商業模式都只是在吹泡沫。更何況,拉人頭根本就是一種違背最基本人性和道德的行為,如果以能否有回報來判斷一種行為是否可行的話,那么幫助強盜打劫銀行的回報率可能是最高的。而欺騙自己的親人、朋友、家人拿錢投入一種泡沫,而這個錢有一部分回到自己的口袋中,這種欺騙行為與打劫銀行也差不多了。
在目前的法律法規情況和執法的狀況下,對直銷和傳銷的區別確實有一些困難。很多人在希望我能夠把直銷和傳銷的區別向社會大眾講清楚,讓一般老百姓避免上當受騙。其實,我覺得所謂講清楚不如讓大家把思維方式回歸到最基本的路子上來。因為最簡單的商業邏輯是你要銷售才能賺錢,而在傳銷組織中要不就是根本沒有任何產品,要不就是把產品當成幌子一套產品可以用來忽悠無數人,要不就是那個產品的價格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壓根不值那么多錢。以最基本的常識就可以判斷,這樣的所謂商業模式是假的甚至是欺詐,就不要相信。這些事情不需要什么教授來說,你在路邊找一個收廢品的農民就會說的很清楚很生動。因此,我一直提倡接觸了各種各樣所謂最新商業模式或類似傳銷的人要從最簡單的角度去看待忽悠,從最簡單的買賣原則上去判斷真假。這樣就不會上當。碰到傳銷組織的人,越是想得多,越容易上當。當然如果想快速致富,就更容易上當。
要特別說明的,直銷是一種產品的銷售行為,而傳銷是一種拉人頭的欺騙行為。這已經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了。在海外,類似國內這種傳銷行為的金字塔欺詐也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中國在修改刑法,在加大打擊傳銷的法律力度。相信法律應該說也是一個最基本的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