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模板和“中國式直銷”
發布: 2010-04-04 22:23:50 作者: 許黎珊 來源: 人民網

作為“中國式”直銷的模板,雅芳的中國發展道路可謂一路綠燈。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雅芳第一個登上中國大陸開始,現代直銷模式開始映入大家的眼簾。在這種新型的銷售模式和高額利潤的刺激下,各種規范的直銷企業、不規范的非法傳銷組織紛紛出現。在政府管理的空白期內,截至1993年,全國誕生傳銷公司近200家,從業人員不少于100萬,并迅速在30多個城市擴張。
1998年4月21日,國務院頒布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傳銷活動的命令,這是對整個傳銷業的全面封殺。此后不久,國務院發出了要求原有傳銷企業全部轉型為傳統批發、零售銷售方式,從而實現一個過渡性的轉制工作。由此,中國傳銷業開始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時期。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開始全面導入, 2004年12月中國公布《直銷法》,正當其他企業在為申請牌照的具體細則不明確、為保證金繳納、遞交申請材料等困惑時,2005年4月,雅芳突然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直銷試點企業,2006年2月,雅芳正式獲得第一張直銷牌照。它在32個省的74家分支機構都獲得了審批,服務網點有上千家,其中包括香港的服務網點。
當時,雅芳打敗其他競爭對手獲得的這張通行證,在業界頗有微言。雅芳如何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完成報批程序?或許這次鄧湛的落馬可以解答兩年來大家的疑惑。
“當時,雅芳的終端網點數量成為位居中國郵政及柯達專賣店之后的中國第三大終端系統。”談到雅芳的經營情況,一位直銷企業的內部人士辛女士對《市場報》記者表示,不能否認,在拿到中國直銷第一張牌照后,雅芳采用“直銷+專賣店”的經營方式曾取得巨大的成功。以“6萬非農業人口一個點”的標準把中國市場細分5000個區域,以“500米之內不允許有兩家店”的策略完成了專賣店的密集分布。至此,雅芳迅速通過專賣店打響了知名度,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中贏得了不少市場。
綜觀全球,直銷95%以上都是多層次直銷,中國直銷企業企盼的直銷立法也是開放多層次,但雅芳的單層次直銷卻成為了中國直銷開放的模板。
進入2008年,幾大國際化妝品直銷企業的競爭突然升級。安利的體育營銷、玫琳凱的電視營銷、雅芳將保健食品納入其直銷經營范圍,又一次掀開了在華直銷事業全面發展的序幕。
“作為‘中國式’直銷的模板,雅芳曾經輝煌的品牌效應,會隨其賄賂風波大打折扣。而這種負面影響,將在目前直銷化妝品企業競爭異常激烈的背景下被放大,而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北京百融信通首席營銷官王新業嘆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