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良好聲譽后 談雅芳(中國)賄賂丑聞危害
發布: 2008-10-31 10:41:25 作者: 鳴仁 來源: 第一財經周刊

雅芳的直銷生意不止需要很多直銷員,還要足夠好的聲譽—在中國發生的“賄賂門”事件會損害后面這一點么?
1990年進入中國的美國雅芳公司還未在這個市場獲得多大的商業利潤,但好在口碑尚可。這一次卻可能因為賄賂事件而陷入真正的尷尬境地。
10月20日,雅芳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一項聲明,稱接到一項舉報,其在中國的經營機構可能存在著不適當的差旅費、招待費和其它費用,公司內部正對雅芳(中國)有限公司進行商業行為的調查。
目前還沒有任何明確的信息表明此次事件是否會發展成后果嚴重的商業丑聞,雅芳方面強調是自愿進行,自今年6月開始,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任何調查結果可以對外公布。雅芳即將發布其2008年第三季度財報,此負面消息發布當天,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不跌反漲6.6%,但隨后一周內即持續下跌至每股24.42美元,周跌幅為15%。
雅芳在2005年年底開始了一項扭轉銷售頹勢的全球重組計劃,同時逐年大幅增加廣告投入。2007年比上年增加48%至3.68億美元,中國是其主要投入的市場。2008年,雅芳簽約中國跳水隊以及持續的招募廣告都表明了它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但8月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表明,作為直接對紐約總部負責的全球六大獨立業務區域之一的中國是雅芳惟一未實現贏利的市場,虧損額為790萬美元,主要歸咎為高額廣告支出和低產品毛利。超過66萬的中國銷售代表并沒有為公司帶來比例相當的收入。2007年,雅芳全球銷售額接近100億美元,而中國市場只為此貢獻了2.8%。
花旗集團分析師Wendy Nicholson認為,鑒于中國在雅芳全球業務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本次內部調查對公司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或許比重并不能說明一切。能否對雅芳公司產生重大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從中國開始的調查是否會發展為一次真正的“賄賂門”事件,并波及到雅芳全球的其它子公司。
雅芳公司涉嫌觸犯的是美國于1977年頒布的《反海外腐敗法》,針對美國公司和個人賄賂國外政府、國際組織或任何有政府職能的機構官員的行為。該法案的執行機構是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對違法的公司最高處以200萬美元的罰款,對個人可處以最多10萬美元罰款,或最高5年的監禁。
在此之前,相似的有美國朗訊公司中國賄賂丑聞。美國證監會公布調查細節顯示,朗訊公司在2000年到2003年間邀請了約1000名中國國有電信公司官員赴美國或其它地方旅游,為此花費超過1000萬美元。最終4年后此案以總計250萬美元的罰款達成和解。不過,在4年后,朗訊的業績和口碑都已經無法與4年前相比。
雅芳方面表示已經就此內部調查主動知會了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及美國司法部,但對于舉報者身份、涉及的事件及金額以及調查將持續多長時間等細節內容,近期正在中國出差的雅芳全球企業傳訊副總裁Victor Beaudet都未對媒體做出正面回答。
盡管目前還處于公司自查階段,可是一旦調查結果表明雅芳獲得中國第一張直銷牌照與向官員行賄有關,那么無論對于生意本來就不那么好做又需要靠聲譽來立足市場的雅芳,還是對其它在中國直銷業打拼的公司來說,可能都會是一個足夠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