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行業有沒有三聚氰胺和官員包庇?
發布: 2008-09-28 22:07:47 作者: 龍傳人 來源: 綠色分銷

直銷行業里也有三聚氰胺,雖然它不會造成嬰幼兒尿道結石,但是會造成成年人生道的結束!那就是——先要直銷員本人投資買單騙取“入門費”,再“拉人頭”他投資、加玩制度設陷阱的毒招結束正常人生。所以說傳銷就是傳騙,騙什么?——騙錢。上線通過欺騙下線投資買單的“入門費”加玩制度來騙錢。
直銷里的三聚氰胺帶來的毒害舉例如下——由于先投資“入門費”“拉人頭”所造成:
毀滅家庭的有多少戶?
戀人變成冤家的多少對?
報復上線他殺傷的多少人?
親人變成仇人的又有多少家?
子女與父母斷交互不再認多少人?
負債無法歸還而走上絕路的多少人?
有家不能歸只得流離失所的更有多少人?
老人的一輩子積蓄全被騙光而悲慘的多少人?
大學生上學費被騙走而不得不痛苦失學的多少人?
害得窮人變“難民”多少人?
由于玩傳銷犯罪判刑多少萬人?
由此在網上全國通緝追捕的多少人?
抵抗公安、工商執法而進監獄的多少人?
被牽連倒霉罰款的房主、賓館老板又有多少人?
血本無歸后,只好跳樓殘廢、喪生和自殺的多少人?
示威堵塞交通、臥鐵軌、成千上萬人,上訪鬧事多少起?
由于騙投資款搞傳銷被判無期徒刑加死緩、死刑的多少人?
誠實人變成職業騙子、變成了騙子高手的又有百萬人以上啊?
——沒有人來詳細統計啊!
直銷里的三聚氰胺,就是“殺熟”。首先帶給我們對社會倫理的沖擊腐蝕,熟是情的前提,人情、鄉情、友情,戀情、親情都在熟人身上。熟,意味著信任、了解、知根知底又知己。如果在本地搞傳銷,他們是絕對混不下去的,他們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母、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提攜過自己的上級、照顧過自己的朋友、一起學習的同學,傳銷人會放棄自己的價值底線,踏上三聚氰胺“殺熟”之路,心里只算計著自己拉來這個人頭后,湊到雙軌制里頭可以升到什么級別、可以賺多少錢。心靈已完全扭曲,不管親友的死活,感情已被三聚氰胺蝕然,所以傳銷人員最后都無臉見江東父老,只能在異地鬼混;這幫職業騙子從來就不敢用“名片”,更無固定電話,全部都是“暗騙”,毫無責任心,成天與法規對抗;也不敢出席光明磊落的會議,也不敢上臺公開亮相講話;只是在陰暗的傳銷網絡中、比三聚氰胺更加地毒害著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坑蒙著親友的錢財。
直銷里的三聚氰胺,原本是在十五年前,來自于山姆大叔流傳至中國的毒藥,把中國人性中的誠實、善良、愛心、道義、良知等等統統給摧殘了,剩下的是赤裸裸的欺騙、自私、貪婪與兇殘,最后害人害己,害公司又害國,是杜勒斯“和平演變”戰略毀我中華的繼續;也是國內反政府份子正在充分利用的毒辣手段。
請問這一切一切的人為災難雖然是慢性擴張,是否嚴重性超過了三聚氰胺?還超過礦難?更超過甕安?
請問又有哪位官員、首長為此負責而引咎辭職?被免職、被法辦?都是老百姓有罪啊!!!也包庇了一批反政府希望大亂的份子。
老百姓有那么大的能耐準許整個城市常年玩傳銷???老百姓不就是看到官員、什么長、主任、書記親自掛帥握手赤膊上陣的大照片、主流媒體大力表彰,才敢把血汗錢往里投的嗎?老百姓也不完全是傻逼,也都是在官員和主流媒體先前在引導領路啊!為什么在直銷行業里,出了這么大的事,遠遠超過了毒奶、毒粉、毒藥、毒礦的傳銷毒瘤,遠遠超過了周老虎、甕安事件,就沒有一個官員出來負責負責呢?
中國今年也有個值得回味的中國式9.11。9月11日這天早上,三鹿集團的態度是,“沒有證據證明三鹿奶粉有問題”;下午的說法是,“大約有700噸奶粉受到污染”;晚上則是,“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911一日三變。
其實在業內,奶農向牛奶添加三聚氰胺已是一個潛規則,就像通用的傳銷潛規則一樣惡毒;而在奶農分布的一些地區,當地政府大多也知曉此事,正像傳銷那樣為了經濟利益,大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目前國內奶農管理和直銷管理一樣是混亂不堪,不執行統一的標準而有漏洞,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多年。乳品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牛奶,奶農就能通過各種方式來滿足企業需要,這包括添加化學用料。這好比傳銷人喜歡玩什么制度、直銷公司就推出雙軌制滿足玩家,傳銷行業已經被這批玩家“精英”在控制,老板也不得不滿足他們玩傳銷的欲望,否則,沒人陪您開拓經濟來源,餓死你老板。反正國家的直銷條例是個“樣子貨”,直銷公司玩傳銷有人保護、利益共享,也就只能是彼此彼此啦!對于奶農、奶販子們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很多企業、官員早就知道,這是一個不公開的業內秘密。
傳銷在全國各地的形勢不也是這樣欺上瞞下嗎?出了這么多人命關天的大事,他們就是置之不理。失職就要問責,要下決心斬斷官商利益鏈,必須堅決制止、嚴厲問責才行。讓“干部問責”的風暴來得更猛烈些吧。對那些平日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庸官、混官,也應當建立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給這些官員的頭上帶上問責這一“緊箍咒”,讓他們始終不敢徇私、不敢擅權、不敢敷衍,防止出了大事再去處理。
不少官員愿意“親商”而不愿“親民”:自下而上的呼聲從不引起重視,自上而下的監督也就自然失之乏力。這些官員寧愿失職后接受責任追究,也不愿得罪違法搞傳銷的企業,不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其原因就在于:事后受追究的損失遠比嚴格執法得罪企業的要小,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因此,除了新增傳銷罪以外,還應該徹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不作為”“亂作為”等職務犯罪。
市場經濟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誠信經濟”。你貨真價實,運作合法就有市場,你就有品牌,你就有顧客和數不清的回頭客,你的企業就會做大做強,蒸蒸日上。搞短期行為,玩傳銷騙人,你騙得了初一,騙不了十五,你失掉的是市場,失掉的是人心,等待你的是破產、倒閉的命運。到頭來還是害了你自身和依附于你的、替你流血流汗的、可憐的千萬直銷員,你這是何苦來著?!說假話、不誠信,更是成了官場的痼疾。假數據、假政績、……這怎么能使一個地方的民眾信任你呢?說真話,干實事,個人才有前途,企業才會發展,中國才有希望。
可是在咱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為什么各色騙子能屢屢得手,長盛不衰?除了騙子的狡猾,打一槍換一個公司,好心的人往往難以識別外,主要是我們某些制度有漏洞,監管不到位,在這些企業的背后,站著的是地方政府,他們的利益是共同體一致的、太可怕了,傳銷企業的發展,往往就意味著地方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地方利益的實現。更可怕的是還有強大的外資在后面撐腰,三鹿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就是新西蘭食品巨頭恒天然集團,掌控了三鹿集團43%的股份。在當前發展是第一要務的形勢下,要查這些大企業,必然要冒“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破壞招商引資”的風險,這是監管部門極不愿意的。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和外資撐腰,才使得一些大企業有恃無恐,甚至不擇手段,做出違背《直銷管理條例》的傳銷毒招非法勾當。而監管部門不得不投鼠忌器,對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只好是睜只眼閉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監管部門即使接到傳銷舉報也只得無動于衷了!為了各自的部門利益,有時候還競相巴結、討好被監管對象,玩貓和老鼠的游戲;有時候又使用惡意監管以逼被監管對象就范。多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政府形象。中國的機構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職能交叉、職能重疊現象到處可見,之所以出現如此亂象,根子在于“出了問題,無人需要擔責”。從長期看,這是將企業發展引上歧路,為企業發展套上死亡之繩,最終會阻礙地方的發展!
發達國家給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建立了“信用卡”。每個人、每個企業的行為都記錄在案。個人不誠信,就找不到工作,誰愿意要一個不老實的東西壞自己的事業呢?企業不誠信,就被罰得傾家蕩產,永無出頭之日。我們為什么不建立企業誠信制度、給每個人建立“信用卡”呢?
想不想治?愿不愿治?由誰來治?一旦決定,其實是舉手之勞!光靠自身的免疫力是有限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依靠群眾多方位的監督,才能發現問題,保持清醒的頭腦。放任企業肆意妄為玩三聚氰胺、玩傳銷就是瀆職。
很高興聽到了溫家寶總理又斬釘截鐵地說:一些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良心”。我們不僅要追究領導責任,對這樣的企業,也要堅決整頓、處理,一個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