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和保險都有可能產生道德風險
主持人:很多人認為,直銷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做直銷注定只有2%的人成功;而保險則沒有這個問題,做保險只要肯跑肯努力80%的人成功應該沒有問題,只是消費者愿不愿意花錢的問題。
李振華:作為行業來說,不存在哪個行業更具有欺騙性的概念,只存在行業從業人員是否規范操作的問題,當然,也和行業法律法規本身是否健全有關。另外,任何行業賺的多的都是少數,直銷和保險概莫能外。
陳柏澄:我認為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太主觀,成功法則注定是少數人獲得成功,成功的比例都是一定的。直銷領域的欺騙性倒是很普遍,因為準入門檻低,監管不夠,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隱蔽性強,因此很容易導致道德風險。
劉鷹:保險資金一方面要運用于向保戶支付,另一方面主要是投資獲利,西方發達國家保險公司的主要盈利來自于此,其承保業務基本上是虧損的,原因是國外保險業競爭激烈,費率較低,用投資較高的利潤來彌補保險獲利的不足,而國內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比例和范圍由于受到國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僅投資于銀行存款,債券等少數領域,范圍較窄。
直銷是以直接銷售產品(或事業機會)作為牟利方式和經營目的,因依賴于靠人際傳播和銷售人員的自動復制發展,從而必須設置高額獎金以提高銷售動力和吸引力,因此所出售的產品大多價格都嚴重高于其制造成本,價格中包含有較高的獎金撥出率,有時會出現較大程度的價值偏離。
主持人:我所了解的情況是,對于商業保險來說,其重要的一個功效就是把較低的錢(保費)放大成為較大的保額。這個放大倍數不會很小,當然也不是無窮大的。所以,我們大部分消費者的保險開支和家庭收入來說是有一個適當的比例的。通常來說,純粹保障型的保險費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以8%到12%為宜,結合強制儲蓄型和分紅型的保險費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一般在15%以下。而直銷則不是這樣。
陳柏澄:一般整個家庭保險支出占家庭收支的5%-15%比較合適。保障性險種是最有必要購買的,一個是費率低,一個是體現保險的本質,而儲蓄和分紅型保險則要看具體情況。
劉鷹:以從業人員的傭金制度來看,保險公司在分配原則上盡管采用了級差制(有時是以團隊津貼的名義出現),但層級很少,一般只有兩層左右,離職后沒有任何傭金,中層保險業務人員收入相對穩定。
直銷是通過形成穩定的直銷員的推薦網絡,繼而以這種穩定的成代際關系的銷售網作為傭金分配的依據,普遍采用了級差制的分配方式,上下兩級直銷員(即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分配關系是固定的。根據我國直銷法律,只允許企業實行單層次的級差制獎金的分配方式。即上級直銷員只擁有對直接下級直銷員獎金級差額度,跨代際關系的級差制,即多層次直銷模式在我國是非法的。
主持人: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公司?保險是一個需要陪伴呵護終身的長期計劃,需要及時的賠付和快速的資金的融通。所以優秀而強大的保險公司應該具備下列幾點:雄厚的資金實力、投資運作經驗、公司運作時間長久、信譽好口碑好、快速而強大的服務系統。又如何選擇一家合適的直銷公司?正常情況下,只要選擇一家正當的公司并且采取正確的方法開展業務,自始至終確實不需要像做傳統生意那樣投入大量的資金,也就自然不需要冒資金投入的風險,這也確實是直銷是適合普通人獨立創業的原因之一。
陳柏澄:這個觀點我是比較贊同的。
劉鷹:保險的銷售增長是由廣大保險代理人努力推銷完成的,其工作模式帶有較強的個體操作性;而直銷是以產品消費加事業機會為導向,以不斷增員下級直銷業務員為手段,一般情況下設立有入門性質的消費額度作為經營資格條件,更多依靠下線人數的增加來完成銷售業績的增長,因此價值取向上非常強調團隊理念和對團隊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