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鄭鳳強:從政府官員到直銷企業的管理者
發布: 2008-09-30 12:39:01 作者: admin 來源: 人民網

海灣的遠處停泊著幾艘漁船。
幾個孩子在沙灘上你追我趕地奔跑,孩子們突然停下來對著大海興奮地說著各自心中的夢想,“我們由大到小說”,“我長大了要當大科學家”、“我長大了要做大詩人”、“我長大以后要做飛行員”……輪到最后那個年紀最小的孩子,他撓了撓頭又想了想,看著都比自己高一頭小伙伴們,對著大海喊道,我的夢想是不輸給你們!
30多年時間過去之后,兒時幼稚的面孔,已經被成熟面容所代替。站在海邊,當鄭鳳強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心中還有著無限的慷慨。也許我們每個人對自己兒時的夢想都是那么的深刻。也許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是在為自己兒時的一個夢想而追求。可是真正又有幾個人能將自己的夢想堅持到最后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童年時的夢想,都是那么簡單而樸實,我就是有股不想輸給別人的勁。”鄭鳳強感嘆道。在位于寧波市區的一棟五層辦公樓上,如今的他已經先后擔任過國內知名的天獅(中國)和寧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兩家直銷企業的大中華區總裁了,更被媒體譽為“中國最具潛力的直銷企業CEO”。
再面對兒時的那些小伙伴,他可以說已經實現了當年海邊的夢想。但在他自己眼里,現在的這一切,已經成為過去,新的人生理想才剛剛開始。
走向社會
1991年大學畢業的鄭鳳強,被分配到天津市委辦公廳。
“其實剛去辦公廳的時候,在外人看來,你是一個天津地方最高領導機關的干部,會高看一眼,自己也感到很自豪,但實際上機關工作是很艱苦的,大學時很多理想化、個性化的東西都不能表現出來,每月工資很低,才200多塊錢,工作量很大,自己又是個新人,一開始有很多的不習慣。”鄭鳳強后來回憶說。
幾乎所有的新人到機關都是從做內勤開始的,鄭鳳強也不在例外。
每天早晨8點上班前他就會第一個來到處里,處里有4間辦公室、8支暖壺,到機關第一件事就是擔起暖壺打開水,接著就是把4間房的地都擦一遍,再接下來去取文件和報紙,然后才能開始一天的正式業務工作。
鄭鳳強是個很好學的人,政府機關也像個大學校,一個工作人員有3個基本功:“辦文、辦會、辦事”,僅這些要學精通就不簡單,有的人會學一輩子。在班上,還有很多眼前的工作,于是他就晚上加班學,經常就住在辦公室里熬通宵,鄭鳳強的這種堅持和韌勁,逐漸被處里領導和同志們認可了接受了,一些更重要的工作開始交給他了。
市委工作要求高,特別是它需要既使你是一個普通干部,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和市委領導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一個剛入社會的大學生簡直不可想象。鄭鳳強很善于動腦筋,一下子站不到市領導高度,那就先學習廳局級領導的高度,于是他在很短時間里就跑遍了分口管理的60多個廳局級單位,與廳局級領導班子成員建立了常態工作機制,從各部門領導針對所分管領域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建議中吸取大量營養。
鄭鳳強非常注重實踐,溝通信息渠道打開了,于是他會經常到各領域的一線和重點項目中去調研,代表市委了解進度和問題建議,及時提交內參報市領導。當時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正在重大轉折時期,急需要市領導去親臨一線給予指示和慰問,鄭鳳強迅速了解到這一一線實際需求后,馬上呈交報告,當時的天津市委書記高德占非常重視,立即批示,沒幾天高書記就到了園區,作了重要批示,進而他又參予了《天津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天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發展正式走上快車道。
在天津市委辦公廳的這段時間,他先后起草了內參性行業調研報告200余篇,近三分之一獲得過各級領導批示,許多建議在天津市委的決策當中被采納,甚至有些觀點還列入了市委年度工作要點。
就這樣,從一件件簡單的事務性工作、文字性工作開始,鄭鳳強也在政府機關這個大學校里快速成長,從新人變成了老人,從新手變成了強手。
重大轉型
機關是個大熔爐,它鍛造了鄭鳳強的戰略眼光和全局思維,它鍛煉了鄭鳳強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的工作風格和果敢堅毅解決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它培養了他扎實肯干、穩健堅韌、紀律忠誠的良好作風。
就在鄭鳳強在機關一步步快速發展,成為希望之星的時候,在外人眼中他的位置顯得多么的讓令人羨慕的時候,鄭鳳強突然向機關提出了辭去公職的申請,這一信息震動了他身邊所有的人,這一消息,很快在市委大院里傳開了,包括他的家人、同事、領導都對鄭鳳強的舉動,表現出不能理解,畢竟在市委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幾乎在所有人的眼中,他在機關當中的未來仕途是一片光明。
“當時如果不提出離職的話,我在機關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處級到副廳級再到正廳級再往上,發展線路已十分清晰,可是我感覺自己還有很多想去償試的領域,還有很多想要達到的人生目標,還有很多實踐能力,需要我去開辟新的生活”
這時各級領導都找到鄭鳳強談話,希望他能再仔細地考慮一下自己的決定。開弓沒有回頭箭,鄭鳳強知道一旦他提出離職,就沒有任何的考慮余地,最終沒有人能說動鄭鳳強。他在沒有尋找任何工作的情況下,離開了他熟悉的市委大院。
離開工作近十年的機關,對鄭鳳強來說是十分感慨的,畢竟他在這里了奉獻了一生中最好的年華,也學習到了一年最寶貴的財富…..
離開公職后,鄭鳳強并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去一家公司工作,拿著高薪過日子,他在家里靜靜地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規劃。在他的日記本上,現在也依稀的可以看到他當年思考的痕跡。這些年在機關的經歷讓鄭鳳強學會了沉穩的處事風格、嚴謹邏輯思維,同時也讓他的視野格局遠遠的超過了同齡人。
就在休息的這段時間,很多熟悉鄭鳳強的人或企業找到他,希望能與他合作創建新一公司,自己挑攤干,可他的選擇這時卻變得異常冷靜。
他在思考,企業的做事風格和商業行為與政府機關還是有很大差異,“是自己干當老板還是打工學習”、“是在家鄉發展還是到北京發展”,這些問題他思考了很久,最后他的長遠戰略眼光幫了他的忙,他決定離開了天津,選擇到北京出任國家首席科學家助理,從自己相對熟悉的科技領域入手,開始從商下海。
緣份安利
2001年,春天來的很早,四月中旬薔薇便開遍了京城。
這一年也是安利(中國)在大陸發展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受到政策的影響,安利(中國)在經營方面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最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安利(中國)作為一家外資跨國企業,很難理解中國政府在直銷管理上的政策調整。
安利的高層也知道,如果想在中國將自己的事業做起來,安利(中國)的管理層必須進行本土化。而本土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尋找到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
當時安利總部的高管主要集中在北京辦公,通過朋友途徑和鄭鳳強開始了交往,鄭鳳強因為其特殊的政府背景,加之他對國家政策非常熟悉,經常會和安利的領導們一起溝通交流,大家很快成了好朋友,鄭鳳強也就很正常地成為了安利看好的對象。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后,安利正式向鄭鳳強發出了邀請,邀請他出任安利高級業務營運經理,主管天津市場。本來是件好事,可以有機會去安利這樣的外企學習在很多人都是很難得的,可這卻難住了鄭鳳強,第一次正式談這個事,他就很直率的對高管講,“第一,我雖然學的是商業,但沒實際作過生意”,“第二,我對外企一點都不了解,英語也不行”、“第三安利是怎么經營的我一點都不會”,其實他是擔心人家一下子把一個市場給你了,怕做不好對不起朋友。這種義氣是鄭鳳強天津人個性中的一部分,一直保持到現在。
安利的回答是很正式的,“我們相信你能干好這項工作”,這簡單的一句話,既普通又富于感染力,這是一句典型的富有安利企業文化的話語,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句話,讓鄭鳳強在這個企業一干就是五年。
2001年的6月15日,鄭鳳強正式加盟安利(中國),出任安利天津分公司高級業務運營經理,全面負責安利天津市場對外事務、業務、店鋪營運和內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