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再談關于直銷傳銷判斷的幾個邏輯關系
發布: 2008-08-19 10:50:57 作者: 楊謙 來源: 楊謙博客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直銷判斷的幾個邏輯關系》。很多網友的留言讓我感到還有一些話必須說。因為,在這些留言中,有的人仍然堅信他們聽到的謠言和編造,其理由聽起來十分豪邁,什么如何對待改革,對待新生事物等等,什么行業沒有善惡,甚至還有人用辯證法來教育我們,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分析。更有人表示懷疑,說這個楊謙是真的嗎。我感到十分悲哀的是,很多人對傳銷組織者那些拙劣的編造深信不疑,卻對客觀的分析置之不理。我知道,這里邊的原因很多,也很深刻,確實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所以,我對網友們的答復也很難把每個人的問題從因到果解釋清楚。因此,很多人仍然不理解。對傳銷目前的狀況和打擊傳銷不理想的原因,可以從多個方面去概況。
例如,法律尚不完善,政府部門的系統配套有待改善,地方上有關部門的不夠重視,以及存在的保護主義和腐敗,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擴大帶來的求富心理影響,就業機會不足造成的壓力等等,都使得傳銷組織者的編造很容易擊潰一般人的心理防線,在這個情況下所謂的三商法、五級三階制等等傳銷理論就特別容易被接受。其實,凡是能夠讓人致富的理論這個時候都會有影響力,而可怕的是所謂的傳銷理論正在影響的是一批沒有什么社會知識、幾乎不懂經濟學和營銷學、恰恰又是最沒有錢的人。這些人最容易受到忽悠而上當受騙,而且這些人最容易被洗腦而不能自拔。除了上述的社會問題之外,這些人在思維邏輯上的混亂也給傳銷組織者的所謂理論提供了土壤。所以,我想對有些邏輯關系再強調一下。
第一,對待新生事物的邏輯。傳銷組織者在解釋傳銷為什么被打擊的時候,往往會說社會上對新生事物還認識不夠,而新生事物一開始都會有這種情況。他們還經常拿改革開放說事,拿鄧小平說事,甚至可以舉出多個一開始存在爭議是事情后來發展的實例。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這里邊存在一個極大的邏輯陷阱,那就是什么是新生事物。絕非任何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是新生事物。而傳銷組織者正是在這一點上讓很多人一開始就掉進了他們的陷阱。所謂新生事物,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逐步出現的新做法、新現象,他們的出現可能會引起一定的爭議,但逐步會被社會接受。而傳銷絕非是所謂的新生事物。首先現在傳銷組織者所從事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銷售,而是依靠拉人頭來斂財,這種方式在國外也出現了多少年了,也是各國政府立法打擊的對象。其次,在中國有關于這方面的立法,傳銷違法的性質是確定的。再次傳銷造成的社會危害和影響已經是國外幾十年、中國也至少20年已經證明的了,它何新之有。有些大學生在對待新生事物方面更加可悲,他們自以為學了些知識,就懂得如何對待新生事物。其實,他們只懂得了些抽象的道理,卻根本沒有分析社會、判斷事物最基本的邏輯,所以更容易被傳銷組織欺騙。他們自己還會振振有辭地進行辯解。要知道,拿新生事物說事為傳銷說話是很可笑的。
第二,對待行業的邏輯,F在很多人在留言上和我理論,說行業是沒有什么善惡的,只是做行業的人把這個事情做歪了。他們以此來為傳銷辯護。而這里的欺騙性和誘導性更大,因為所有人都認為自己不是壞人,不會做歪,于是還非常悲壯地加入進去,殊不知這恰好被別人狠狠地利用了,而他自己可能還會把傳銷的危害信誓旦旦地解釋為做歪了。這又是一個非常容易讓人迷惑的邏輯陷阱。首先,這根本不是一個行業,這完全是說出來的行業。一個違法的行為自詡為什么行業,欺騙的是那些根本沒有經濟學常識的人,他們一聽行業的詞就會肅然起敬,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其次,行業無善惡的說法根本就是個邏輯錯誤。因為對行業的評價根本就不能用什么善惡之說。行業的存在首先看其經濟行為,再看從事有同樣經濟行為的企業組織,然后再看法律的規定。經濟行為是存在的,企業組織是足夠的,法律是允許的,才談得上行業。再次用善惡說來迷惑更是一個邏輯陷阱。經濟發展的判斷絕對不是用善惡來做標準,而是用法律來做標準的。當然,法律必須遵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一個違法的行為里我們也可以用道德來判斷,例如一個很好心的人出于慈善目的也可能違法,這個是個好人,但最基本的問題是他違法了。所以,用所謂的善惡說來欺騙群眾,其用心十分險惡。因為絕大多數人在社會中的判斷都是用善惡標準觀的。因此,按照法律,傳銷是違法的,但不能說從事傳銷的人,特別是那些受騙上當的人是不好的。可惜的是他們的善良被別人利用了。
第三,對待打擊傳銷行為的邏輯。有很多人問,既然傳銷是違法的,為什么很多地方都存在,甚至有的地方有關部門管理的還不嚴格。傳銷組織者造謠說說這是政府在暗中支持,政府的打擊活動是造負面,是怕所有人都去做傳銷而影響了經濟發展。這種荒唐的說法因為有些地方存在的現象,卻讓很多傳銷者認為這是真的。甚至有人以這樣的邏輯來和我辯論。我真的是無語。傳銷組織者利用了人們思維上的一些錯誤,竟然使這種荒唐的說法大行其道,一方面說明政府打擊傳銷的力度的確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打擊傳銷的宣傳也要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也說明一般大眾在思維方式上存在極大的問題,給人提供了可鉆的空子。其實,政府打擊傳銷的態度是明確的,打擊的行動也是積極的。但是,中國這么大,各地方的情況不同,工作上會有很大的差異,而且,目前傳銷組織者在選擇發展地區時也很講究,一是比較偏僻的地方,減少被打擊的機會,二是盡量找比較落后的地方,便于他們打著所謂發展經濟的旗號騙人;三是找經濟剛剛發展甚至曾經有過頭腦發熱、資源浪費極其嚴重的地方,便于他們與地方政府部門討價還價,求得保護。而在這些地方,他們所謂的政府暗中扶持便似乎有了證據,使他們的欺騙更容易得手。本來所謂政府暗中扶持是一個極其荒謬的說法,但是因為有些人對政府的管理完全不了解,對直銷的法規完全不了解。他們一方面心理非常理想化,似乎法律禁止什么就應該什么都沒有了,所以,既然還能看到,就應該不是禁止。他們不想想,其實法律打擊的很多犯罪活動在社會上我們依然常?吹;另一方面,他們又很幼稚,無法理解打擊傳銷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把打擊傳銷過程想的過于簡單,于是才會有這么簡單的事情不去做,一定是暗中支持了。
總之,傳銷組織者的所謂理論本來是根本不值得一駁的。但是,由于參與傳銷的群眾對經濟學不了解,對政府管理不了解,對法律不了解,再加上思維方式存在這樣和那樣邏輯上的偏差,所以無法識別傳銷組織者的破綻。有的人甚至自以為是,用自己錯誤的邏輯為傳銷組織者的理論繼續發揮和辯護,在錯誤的邏輯上越走越遠。當然,還有一點可能是使人犯錯誤的重要環境,那就是很多人是在所謂的課堂上聽課,有看到很多所謂的成功者出面做說明才相信的。這恰恰說明,你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是多么的重要。
要識別這樣的錯誤邏輯,其實并不難。
第一要多方面去求證,不要自以為是;
二是要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
三是不要對一群人反復向你證明的所謂行業感興趣。你可以用他們自己的邏輯來思考一下,假如這真的是一個掙錢的絕好機會,假如誰知道了誰都會來做以致連政府都怕做的人太多,假如真像他們說的投入2900元可以拿回幾十萬,他們會這樣的告訴你嗎?他們為何不秘而不宣地自己去掙錢反而會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來幫助你掙錢。只有一個原因,因為他們的錢是必須從別人餓手中騙來,否則他根本沒有錢掙。
所以,識別拉人頭這樣的傳銷組織最好的辦法就是問清楚,錢到底是怎么出來的。他們的回答中會有無數的邏輯錯誤。因為,一個謊言要用100個謊言去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