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高遠境界 需要“直升機思維”
發布: 2008-09-21 10:50:14 作者: 李惠森 來源: 新華商

●戴上總教練的帽子
如果把“我們>我”作為對事物的橫向思考,那么,戴上總教練的帽子可以看做是對事物的縱向思考。
【故事區】
球場上的總教練
在體育比賽中,除了場上運動員、場邊那個時刻關注現場情況的教練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的教練——那個坐在看臺上的人——總教練。
場邊的教練,就是直接負責訓練運動員,并指導運動員怎樣進行現場比賽的。而場外的總教練又會考慮什么問題呢?
其實,總教練不僅在賽前會和教練一起研究如何贏得比賽,更重要的是,他還會思考下一場,甚至下一屆比賽中如何獲得更好的成績。不僅如此,總教練還需要去考慮怎么讓教練教得更好。
【解讀區】
這里的總教練與教練有什么不同呢?
簡單地說,總教練與教練的區別就在于:教練教球員,總教練教教練。
●教“教練”如何去教
教練教球員的主要內容,重點在于“怎么做”。
總教練教“教練”的主要內容,重點在干“怎么教”。
教練與總教練,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雖然教練與總教練都是教對方學到知識、掌握方法,但是,他們最大的區別是出發點不同,這就影響到他們思考的重點會不同,思考事情的深度也不同。總教練所思考的不僅是如何持續獲得好成績,而且還要考慮如何讓教練不斷地訓練好運動員。因此,總教練比教練的思考深得多。
像總教練那樣思考,就要清楚“為什么做”,還要明白“做成之后會得到什么”。這包括了——做好這件事情之后會產生哪些影響,怎么將事情不斷重復做好。這意味著,像總教練那樣思考,不僅要找到對今天的事情有意義的規律,還要找到對明天、對以后都有意義的解決方法。
當然,人生中并非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職位上的總教練,但是,我們可以戴上總教練的帽子,學會像總教練那樣思考。
如果讓我們用成語來形容戴上總教練帽子的好處,可以用“高瞻遠矚”、“未雨綢繆”、“舉一反三”等來形容,一旦能夠做到這三條,成就一生的愿望就會“心想事成”了。
歸納戴上總教練的帽子的三點好處:
◆高瞻遠矚。讓我們從事情的終極目的出發,思考事情未來的發展。
◆未雨綢繆。讓我們從事情的變化出發,思考事情未來的變化。
◆舉一反三。讓我們從事情的本質出發,思考事情之間的聯系。
只要你戴上總教練的帽子,就更容易做到以人為本,換位思考,在關注對方感受的同時,還會感受到直升機思維的好處。
正是這些簡單的內容,組成了“思利及人”的文化精髓。
【問題區】
1、 你是如何看待“直升機思維”的,如果遇到一些問題,你是否會使用到“直升機思維”來處理?結果如何。
2、 假如你的組織中有“我>我們”式的成員,你有何方法令其與組織“一體化”?
3、 如果你是一個項目或是組織的“總教練”,你認為該如何做,才能讓這個項目或組織更加完善?就以你為主管賑災項目的負責人為例。
【心得區】
唐明(業務媒體主任):
思利及人,用于企業,會讓企業獲得忠實的顧客;用于做人,會讓人贏得朋友,獲得尊重和信賴。
其實,我們不論身處什么崗位,只要是把日常小事做好了,就是對自己的負責,對他人的尊重。例如在自我管理方面,我立下了“給每天一個句號”的目標,就是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畢。將自己的工作日事日清,這樣做,既是對自己勞動價值的肯定,也是對公司負責任的態度。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要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關注對方的感受,并用適當的方式與對方分享感受,以達到一個和諧共處、相互促進的結果。
許大晟(外事部經理):
其實,思利及人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在南方李錦記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員,并未刻意營造什么氛圍,而是真心實意地想為大家更好地服務。可以說,思利及人文化的不斷灌輸讓我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以客為尊的服務意識。記得一次有位到南方李錦記參觀的朋友贊揚我們的接待工作,其實,這些都是我和我的工作伙伴們應該做的。也許,這就是《思利及人的力量》中所描述的“換位思考,關注對方感受”在起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