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劉備發家史
發布: 2010-04-05 15:56:28 作者: 劉興亮 來源: 新華商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此傳聞在古今坊間流傳甚廣,可見劉備權謀之高深(狡猾狡猾地)。如今我們嘗試以現代人的眼光來解剖劉備的發家史,以期從戲說中以古喻今。
戲說劉備發家史
文 劉興亮
夜來思史,發現劉備同志的發家創業經歷和今天各行業的創業者們有很多相似之處:
1、炒概念。
劉備創業初期,重點下功夫炒作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宣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一個是“光復漢室”。其中第一個是炒作自己,第二個是炒作自己的項目。一千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很多創業者還這么干,無店鋪行業的創業者們尤甚。
不管是劉備,還是今天的創業者們,或者說其他想出名想瘋了的人,打響知名度的最好方法自然莫過于借用名人的旗號了,而且最好是相關領域的名人。比如要造反,當然需要是皇帝的旗號。比如要做互聯網,當然最好是在美國的NB學校畢業、NB公司做過。炒概念炒到這個份上,足矣。
這個時候,概念的真假,就不重要了。而且,筆者竊認為,假概念也要比沒有概念強,尤其在創業的“偏忽悠”階段。
2、拉攏幾個合伙人。
創業的時候,什么最重要?首屈一指的應該是團隊。團隊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合伙人。項目能不能做起來,初創階段全靠合伙人。
劉備深諳此道。他用幾分鐘的時間便搞定了張飛,讓張飛信誓旦旦地要賣了家產跟他打天下;喝酒的時候幾分鐘內又“征服”了關羽,讓這個殺人犯真心誠意地跟他跑路,接著又以桃園結義的方式順利結成了三人小組的創業班子。
3、借力使力不費力。
高級創業者從來不花自己的錢,錢都是花天使投資人的,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
劉備也是如此,他總共有三個天使投資人:張飛、張世平、蘇雙。“某還頗有些家資”的張飛出錢宰牛設酒,買兵器,聚鄉中勇士,得三百余人;中山大商張世平和蘇雙投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
4、找一個優秀的CEO。
創業者即使再優秀,管理公司都不如職業經理人。這個時候,聰明的創業者便會重金聘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來做CEO;或者是自己做CEO,讓職業經理人來做總裁,管理具體事務。
劉備就是這樣的優秀創業者,諸葛亮就是這樣的優秀職業經理人。就如盛大的陳天橋也是這樣的優秀創業者,唐駿也是這樣的優秀職業經理人。他倆曾經的合作堪稱經典。
5、找準定位,稱霸一方。
定位很重要,否則只會迷失自我。當發現做大而全的市場很困難時,那就尋找細分市場吧。
所以,劉備選擇了偏安于西南。同理,一些網絡的創業者也在經營思路上擇機“分眾”,如孔夫子網選擇了舊書的電子商務,愛幫網選擇了生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