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毒蘋果-讓企業從云端跌落的九大陷阱
發布: 2008-08-27 22:22:47 作者: 羅勃特·赫柏德 來源: 新華商

成功可以摧毀一個組織或一個人洞悉改變的能力,也會破壞創新前進的動力。學習正確的看待過去的成就,才不會耽溺在昨日的做法,還誤以為找到成功的不朽配方。
成功的毒蘋果
——讓企業從云端跌落的九大陷阱
文 羅勃特·赫柏德
組織領導人歷經重大成就或輝煌時期后,往往會認為自己能夠持續保有成功,因此變得自滿、安逸以平庸。事實上,他們應該以過去的成就為基礎,好好經營,努力探索,找出新的策略,改善產品及服務,保持精干與敏捷。
遺憾的是,企業的歷史充滿令人扼腕的故事。曾經盛極一時的組織,在到達顛峰之后往往無法持續前進,保持成功。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目睹這個現象。成功變成企業的致命弱點,它可以摧毀一個組織或一個人洞悉改變的能力,也會破壞創新前進的動力。組織和人會被所謂“因循”的做法與思維給絆住,以為現有的做法會讓你維持贏家地位于不墜。人們會在輝煌時期所采行的做法中迷失自我,無法看清自己并不是在打造最佳的做法,只是一味地重復過去的成功,沒有注意到周遭的世界正在轉變。
在檢視許多企業之后,我認為成功的人及組織往往會掉入九種危險的陷阱中。
【陷阱一】疏忽:固守昨日的商業模式。所謂的商業模式是指你想做什么,以及要用什么方法去做,包括決定要進入哪個產業競爭,以及在這個產業競爭的,要采用哪些做法來執行必要的過程。自己生產或是外包?如何銷售產品及服務?該透過零售管道來銷售嗎?應該如何組織銷售團隊?要進入產業的哪個區塊進行競爭,又要略過那個區塊?后勤人員的架構如何?組織的哪部分要外包?流通與庫存管理的做法如何?組織里各個環節的成本日標為何?現有的模式可以讓我們達成毛利、獲利率及其數字目標嗎?你會認為目前的致勝做法,一聲能永保成功。
組織應該不斷檢視他們商業模式的所有方面,找出體質虛弱、需要全面檢修的區塊。體質虛弱的意思是過時、成本過高、速度過慢或是沒有彈性。商業模式里有哪些區塊是你與競爭對手勢均力敵的部分,在這些區塊里,有沒有什么出色的做法可以取得競爭優勢?
商業模式要維持特色才不會被競爭對手迎頭趕上!
【陷阱二】傲慢:讓產品過時。今天,你可能非常以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為榮,但你必須設想,它很快就會比競爭對手差了。你必須趕快將競爭對手趕進陷阱里,而且一定要再三地做。
成功的副作用之—,就是它會讓人潛意識地衍化安逸心態,以為不再需要到外面去做那些苦差事,像是仔細研究消費者行為、分析不同銷售策略、抓緊最新科技以改良產品,以及落實保持領先所必須做的事情等。因為你認為自己已經做了所有該做的事,掌振全盤狀況,讓所有事情都順利進行。
從通用汽車的例子中,我們也清楚看到了這種現象。它的汽車雖然在上世紀70年代各具特色,隨著時間的演進,越來越失去特色,讓顧客為之瘋狂的因素也就此消失。
【陷阱三】乏味:創新速度緩慢。不斷為品牌打造獨特性與特色,并且—直讓它保有新鮮感、不斷流行,是件相當困難的事。當品牌獲得了一些成就,通常你就會坐下來休息,贊美自己,使得品牌逐漸變得單調與乏味。
成功往往會讓企業將市場調查策略與工具等武器擱置一旁,這些武器過去曾幫助他們判斷消費者對他們們與競爭對手的態度。
這種心態就是:我們已經完成了,而且確定所有事情都進展順利,所以我們可以遠離那個階段了。想要維持品牌的活躍,必須不間斷地努力,因為品牌必須保持鮮度與活力,塑造—個成功的品牌很容易就會讓人跌入陷阱,自以為摸透了產品的市場,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享受努力的果實。
組織要保有簡單與彈性才能因應外在改變。
【陷阱四】復雜:坐視日益繁瑣的流程。成功的組織經常會不斷增加人手來獎勵自己,讓流程變得破碎、不標準。這種事經常打著“淬煉企業管理人才”的旗幟來進行,一方面也可以讓事業單位與子公司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好發展自己的流程與人力資源。
從豐田的個案研究中,我們看到了這家公司如何積極不斷的改善每個流程,要保有不斷改善的心戀是很難的事,成功往往會減弱你因應挑戰的候的力道。此外,成功還會造成一種想法,就是既然我們做得這么好,那么也許需要獎勵組織里的人,同時擴充人員設備。遺憾的是,所有這些額外的成本都會讓完成工作的流程膨脹與破碎。
【陷阱五】自大:為緩慢與遲鈍找借口。成功的組織與個人有讓事情越變越復雜的傾向。他們經常雇傭過多的員工,因為事情看似都很順利進行著,每個人也都有事可做,卻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階層體系的層級,重復組織內部已存在的功能,以至對外在變化無法快速反應。
盡可能讓組織運作的系統與流程越單純越好,并且要求公司的所有基礎系統可以長長久久地運轉下去。這可以讓你快速進行改變,整合新的體系。只不過,要成功的企業這么做恐怕很難,因為他們總是傾向以更大、更貴,并且會增加復雜度與喪失靈活度的做法來獎勵自己的成功。
【陷阱六】平庸:寬恕拙劣的表現,讓杰出員工凋零。
組織成功之后,通常不愿再做困難的事,然而處理拙劣的表現確實是件困難的事。此外,讓新人接受既有的工作也會變得很困難,因為讓新人進入狀態是項沉重的負擔。同時,你也會認為
自己失去了寶貴的專家人才,真正表現良好的員工則會受到忽略。因此,許多成功企業都會發生同樣的狀況:員工在同一個位置上工作太久,公司也沒有果斷處理績效不佳的員工。遺憾的是,
這會讓能力強的員工無法持續接受挑戰。
成功的組織特別容易掉進這個陷阱,因為成功的企業往往士氣高昴、得意自大,誰會想處理對多數經理人來說都很麻煩、棘手的人事問題,因而破壞了愉快的氣氛?所有能將這件事撇下不管的任何借口都會被接受。
【陷阱七】了無生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成功,以及后來演變成的自滿,往往會讓組織及個人認為自己很行,什么都懂,對所有問題都有答案,不需要再進戰壕去弄臟雙手。他們失去了危機感——亦即問題就在眼前的感覺。
看看通用與豐田,兩者的文化反差極為明顯。通用似乎散發著一股傲慢以及“我們是這個產業真正的專家”的心態;相對的,豐田不斷尋求改善的性格就謙虛多了。
團體的領導人會為這種文化的自滿定調,對自己的成功感到非常驕傲,并對于那些讓自己成功的做法產生保護的心理。這種心態會造成孤立、自負的文化,使得人們以為自己待在一個必勝的團隊里,實際上。他們可能與世界潮流擦身而過了。
【陷阱八】膽怯:無力招架競爭者。
成功往往會讓企業雇傭過多員工,組織因而分裂。事業單位與子公司會努力讓自己越獨立越好,因此往往會產生中央資源重復的事業群。不同事業單位出現職能相似的員工,不久之后,就會出現地盤戰爭與混戰,爭論模糊不清的地帶該由誰來負責。
管理、決策要明確,否則會讓組織元氣大傷。
更糟的是,文化會變的孤立,大家過度關心像是誰獲得升遷、為什么我沒有得到適當獎勵等,還有一堆瑣碎的問題讓組織元氣大傷。
另一個地盤戰爭的原因是組織缺乏清楚的方向,對重要問題的決策過慢。企業出現這些管理上的缺陷后,人們會慢慢深陷其中,最后走向不同的方向。事業群爭取走自己的路,各擁山頭,往往會讓企業平白浪費時間。
【陷阱九】混淆:傳遞矛盾的訊息。
組織在成功或穩定之后,經理人通常會陷入無法明確說出組織將何去何從的陷阱。有時,這是因為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卻
又不愿意承認,而且沒有試著決定公司的方向。他們盡可能讓所有可行的方向都懸而未決,沒有清楚做出決策與發展計劃,讓部屬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做臆測,而往往這些意見都是領導人未經深思熟慮所提出的。或者,屬下也會聽到來自不同領導階層所發出的矛盾意見。
來自組織領導人的訊息非常重要。人們想要知道他們將被帶向何處,事情會怎么進行。言行不一會讓部屬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