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執照,是撿了芝麻還是丟了西瓜?
發布: 2008-08-27 22:10:27 作者: 銳 尺 來源: 新華商

很好很強大!據《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0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53億人,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目前的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6329萬人,有25.0%的網民青睞網上購物,躋身十大網絡應用之列。
很X很暴力!北京工商近日出臺了一個叫做《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的意見》(下稱《意見》)的條文,具體意思是:從2008年8月1日起,如果想在網絡上賣東西,敬請登記注冊,否則不允許交易。業內人士預計,“網店”營業執照注冊先以北京為試點,之后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一時間,“扼殺賣家積極性”等各方言論使這一新政處于輿論的“俯臥撐”當中。
原因在于,如今在網上開個小店,已經不僅是時髦好玩,而且成為很多人謀生的手段、創業的起步點。淘寶十大網商之一、身殘志堅的張云成兄弟就是一例。(《新華商》08年1、2月合刊《引爆財富第六波》專題P20有案例報道)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淘寶網”一家網站就已經為社會提供3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6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就業崗位則在上百萬個以上。而且電子商務提供的就業崗位具有特殊地位,能幫助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獲取生存權與自尊。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最近在“解放文化講壇”上肯定了網商推動就業的模式,他說,當下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是就業問題,網絡平臺讓創業、就業的門檻更低,惠及更多人,更好地解決了公平問題。
如果說電子商務有什么與其他商務模式真正的不同點,那就是方便而低成本的交易模式,這對創業階段既缺資金又缺經驗的新人來說尤為關鍵。就拿其中的C2C模式來說,如果一個下崗職工或沒找到工作的大學生,想在網上開家小店,在《意見》出臺之前,他先期只需要投入網店的建設,上傳些文字和圖片即可開張,費用和時間上的支出都非常有限。如果按《意見》的規定先去辦照,費用上的支出增加先不說,單去主管部門跑手續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就足以令不少創業者“知難而退”。這無疑會增加就業市場的負擔,其結果是創業者和政府都不愿意看見的。
曾幾何時,我們有一句話經典政治語言,叫做“一抓就死、一放就亂”。作為網絡經濟代表的電子商務,放手讓其發展還來不及,如果這時候就打算眉毛胡子全給抓起來,估計弄死這種交易模式還是會很快的。
正如電子商務專家、《財富第六波》作者之一劉勇軍所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歷史機遇:互聯網這一革命性的工具已經開始普及并得到廣泛利用。在此背景下,網店可以極大地減少建設和交易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可以極大地激發國人利用這種資源創業自強的動力,充分地利用閑散的資源。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自己的相關職責雖然無可厚非,但很顯然,用對待實體店的監管方法來對待網店可能會導致“撿了芝麻丟西瓜”,得不償失。畢竟,網絡無疆域,現階段所謂的這個《意見》可控性不高。千萬別光盯著創業者的孔方兄,把他們嚇得退出了市場,實際上是將很多潛在的“馬云”扼殺在夢想的搖籃中。
其實,網店雖小,數量卻大,發展迅速,理應納入監管的軌道。只不過,納入的時機與方式,還有待細考量。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顶一下0
踩一下